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代表基层官兵对《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我们要认真学习胡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学好用好军报,加强部队建设。长期以来,我旅坚持开展“读报、评报、用报”活动,从常委到营连都有军报剪贴本,把重要文章纳入党委  相似文献   

2.
兵法云:“军无百疾,是谓必胜。”健康对于军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俗语说,伙食搞好了,能顶“半个指导员”。军报《生活与健康》专版创办以来,就如何增强报纸的服务功能,如何为官兵健康服务、为提高战斗力服务,当好官兵的“编外保健医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新闻窗     
某师出台措施鼓励 官兵参加军报函授学习   本刊讯 王林清、孟祥林报道:北空导弹某师针对新闻骨干普遍采访能力较差、文字功底较弱等实际问题,今年年初他们把参加军报第十一届新闻函授学习当作提高新闻骨干业务能力的契机,广泛发动基层新闻报道员、信息员和喜爱新闻写作的官兵报名学习,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师、团报道组成员 2001年在省级以上报刊每发表一篇文章,给予 30元函授学习经费补助,发表 7篇以上者,报销全部学费;参加函授学习的营、连报道员及其他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 2001年在省级以上报刊每发表一篇文章的,给予…  相似文献   

4.
3月8日,笔者在沈阳军区某部电教室看到,30余名参加军报第19期新闻函授的官兵正在听新闻干事李大勇讲解《新闻的采访》一课。据了解,该部通过建立集中授课、重点辅导、体会交流等制度,有效提高了参加新闻函授人员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贝骁 《军事记者》2007,(6):30-31
刊发于《解放军报》2007年1月3日《现场短新闻》专栏的《元旦,我们在边防踏雪巡逻》一稿,因其选取节假日某边防连官兵踏雪巡逻的真实感人故事,彰显了广大边防一线官兵不畏艰险,保卫国家安全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博大情怀,受到社领导和部队基层官兵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军报和全军各军兵种报纸,刊登了许多原汁原味反映官兵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原生态新闻”,大大增强了报纸的贴近性和可读性。“原生态新闻”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新闻品种;编辑“原生态新闻”,业已成为编辑探讨的一个话题。如何编发“原生态新闻”,从而使我们的报纸宣传更加生动感人?相信这篇编辑体会,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广州军区驻桂某部坚持在官兵中开展群众性新闻报道“练笔”活动,连续多年被军区联勤部、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今年以来已在《解放军报》、《战士报》、《广西日报》等军地报刊、电台发表稿件20余篇。为给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的“练笔”环境,该部筹集资金10余万元,建起了一个有藏书6000余册、报纸40余份的图书室,并随时向官兵开放。同时,该部依托局域网,建立了电子图书室。为提高官兵的写作能力,他们邀请驻地和上级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来部队辅导授课,使“练笔”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解放军报》新闻摄影宣传曾经创造过辉煌:军报刊发的抗洪救灾新闻照片曾被《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大报和香港报纸大篇幅转载;军报发表的众多优秀新闻照片曾经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或者在国家级摄影比赛和展览中获得大奖;军报的许多新闻摄影佳作曾经被全军官兵传为佳话,被基层部队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军报曾参加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被评为“报纸要闻版运用好新闻照片”一等奖;军报推出的新闻摄影新人很多成为全国新闻摄影界的新星……荣誉已成为历史。荣誉只代表过去。在荣誉和成绩面前…  相似文献   

8.
每次回到老连队,在学习室一隅看到贴着“军报之家”标签的学习柜和里面存放的一摞摞整齐的军报,我便会感慨万千。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军报之家”的建立,有一个令我永远难忘的故事。5年前,我在连队当文书。由于喜欢写写画画,我对连队订的各种报刊很珍爱;尤其是军报,每一期我都要认真阅读,而且经常把看过的报纸用一个小柜子保存下来,以备日后查阅资料。那时连队的军报比较少,每次我到各班发报纸时都要亲自交到班长手里,还要特意喊上一声“军报,这是今天的军报”,生怕大家不重视。但由于缺乏管理,一些战友看完报纸后随手乱扔的现象时有发生。一…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反空袭作战能力,65448部队防空导弹连突出了“瞄准、截获、跟踪”等针对性训练。图为官兵正在进行战术演练。(刊于2004年4月21日)张玉玺邓天军报沈阳军区某“神枪手四连”官兵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锤炼夜战硬功。(刊于2004年7月19日)廉洁谭长俊摄某部在冬季适应性训练中,敢于在恶劣环境里摔打部队,培养顽强的战斗作风。图为该部官兵夜宿雪窝棚的情景。(刊于2005年2月16日)何成桂摄边防某部积极研究边境防卫任务的特点,开展针对性训练,提高了部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图为官兵们进行雪野追捕训练。(刊于2004年1月5日)张华峰摄某机械…  相似文献   

10.
凸为激励广大报道员“写中心’、“报中心”,多出新闻精品,某要塞区今年设立了优质稿件奖励基金,对重要稿件实行重奖。(陈但对陈世全)分驻疆某部最近拿出5000多元,为所属各营连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的人员报销了学费,有效地激发了官兵学函授、多写稿的积极性。(田标)凸福建省军区某团常年坚持稿件“三见面”制度,严把审稿关,较好地杜绝了失实报道。10年来,该团在省以上报VJ电台刊播稿娜多篇,无~失实,受到上级的表彰。(徐林刘小亮)rt某汽车团政治处采取每周四晚对稿件集体“会诊”的方法,提高了稿件质量和刊稿率。该团第一季…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的原则体现在军报中,就是我们的报纸宣传要贴近基层、贴近战士。2001年3月,军报三版开辟专栏《战士视点》,专栏创办的宗旨是:替战士说话,为战士解忧,帮战士明理,让战士发言。这个专栏已得到基层官兵的认可,受到广大战士的喜爱,战士们形象地称它是军报给他们开设的“焦点访谈”。2003年中宣部《新闻阅评》第201期说,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紧跟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面向全国、令军及武警部队”的报纸叫军报的话,那么面向一个战区、一个兵种(武警)部队官兵的报纸就应该称作“兵报”。兵报在我国的报业大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党军事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兵报比起军报,除了它的“家族”共性之外,还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个特点就是紧跟党委、围绕中心、贴近基层、服务部队。  相似文献   

13.
《解放军报》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经过47年的办报积累,以其独特的地位、浓郁的“军”味和中央大报的风范,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在党报发行市场普遍萎缩、军队员额递减等客观形势下,军报发行量仍基本保持稳定,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也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军报读者群的主体为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在这一群体中,军报的“喉舌”和导向作用发挥得尤为突出,有着其他任何媒体不可比拟、不能替代的优势。毫不夸张地说,很少有像军报这样拥有一批如此忠实的读者,也很少有像军人这样忠实于自己所喜爱的报纸。如果我们把目光越过军报的…  相似文献   

14.
“给新闻干事设个座”在该部党委会议室,有一把沙发椅,被同志们称为新闻干事的“铁交椅”。说起来,这里面还有段小故事哩。有一次,党委召集营以上领导在会议室开会,请新闻干事殷正勤列席。当新闻干事带着采访本进来时,已经没有空位了,只好折身回办公室抄了一把木椅带进去。这时,部队长陈为如开了腔:“除研究干部问题的会议外,其他会议都需要新闻干事列席,所以应该再给新闻干事设把椅子。”陈部队长一句话,便有了这个同会议室内其他沙发椅一模一样的新闻干事“专座”。“等一等报道员”今年年初,该部组织工作组下连蹲点、这天,…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一家军兵种报上刊登一幅图片吸引了我的目光。不是说这张图片拍得多么精彩,而是这张图片拍得有点滑稽:图片的主体是前排中间的一位军官,他双手拿着一张打开了的报纸,正在聚精会神的盯着面前报纸的版面,连牙齿都笑露出来了。那位军官的左右后侧众星拱月般围着一群官兵,有十几人,个个笑容可掬,眼睛都望着中间那位军官手中的报纸。围着的官兵中有1人手指着中间军官手上的报纸,还有几个人手中拿着依稀可见“大会开幕”字样的报纸。图片的文字说明是:“某部官兵以饱满热情学习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16.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重新颁发试行以来,军报按照军委主席江泽民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坚持深入实际,扎扎实实抓好基层建设的报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一是记者下连代职的采访报道。读者反映,这既是记者直接本与工作、体验基层部队生活的好方法,又是基层官兵面对面地向记者吐露心声的好途径。很多基层官兵来信说:以前记者到连队大多是兜一团就走,难得和基层官兵拉家常,咱们有些话不愿说。这次记者下连代职,一呆就是个把月,是咱们的战友,是一个锅里摸勺的人…  相似文献   

17.
周进文  王亮 《军事记者》2008,(10):70-70
报道:南京军区海防某师截至8月中旬,共在军内外媒体发表稿件200多篇,超出了去年全年的上稿量,这是该师建立报道员连锁培训机制带来的喜人成果。自今年年初以来,该师以新闻干事和报道员为基础,又从各营连挑选了一批对新闻感兴趣的官兵,采取以师带团、以团带营、以营带连、以老带新的方式建立培训机制。通过轮换培训,达到以点带面,培养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不断提高部队报道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他没当过一天兵,可写出的军事新闻.不论何种题材.一字一句却像从官兵心底汩汩流出的清泉.清澈见底,沁人心脾。他在当地报纸上策划的军事新闻宣传专栏,“活鱼”竞跃.满纸生辉.被称为当地的“军报”。他和当地驻军打成一片,帮其带出了一支能在国家级报刊独立见稿的新闻宣传队伍。  相似文献   

19.
今天是个好日子,驻辽西某高炮旅三营七连连部门口,全连官兵排成两行,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当旅长姜龙、政委杨成伍、政治部主任井绪军健步走近门前时,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常委们是给七连官兵送“礼”的,大家怎么能不高兴?送什么“礼”?———专业书籍《评报初论》。 该旅非常重视新闻报道工作,连续两年被沈阳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并3次力夺军区《前进报》社“前进杯”。今年,他们加大了开展群众性新闻报道工作的力度,业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指导三营七连开展读报评报用报活动。该连把读报评…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说的“三名”,是江主席概括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江主席在接见军报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指出:“《解放军报》经过40年的努力奋斗,不仅积累了许多好的办报经验,形成了一套好的作风和传统,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支好的新闻队伍,涌现了一批在军内外都有影响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这是很宝贵的,也是你们进一步办好报纸最为有利的条件。”军报党委最近决定加强对军报“三名”的宣传,这是学习贯彻江主席视察军报时的重要讲话,促进新闻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军报第一批宣传的五位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是:总编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