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教坛耕耘二十载,如今已没有了初为人师时的幼稚与狂妄、幻想与激情。倒是多了一些挫折中的冷静、失误中的思考。回头一顾,也是感慨良多。 我曾有一位学生A,各门功课都很好,唯有我所任教的政治成绩“瘸腿”。记不清是哪一次试卷的批阅中,我或是粗心或是草率,亦或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一道18分的试题,我随意地给他打了15分。也许是自此  相似文献   

2.
李玉兰 《青年教师》2007,(12):37-38
孩子是好动的小精灵。然而,在课堂上很多时候需要安静和倾听,但是孩子很难做到。有时,老师的一声呵斥也许能暂且安静几分钟,可是不久,孩子们又在那儿蠢蠢欲动了。既然压抑孩子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妨顺应他们的天性,紧紧围绕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要求,要构建和谐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觉得教师上课一定要有激情。我相信,做一名激情的语文教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去接受“激情教学,激情课堂”的挑战!激情,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魅力的标准。充满激情的课堂,气氛愉悦欢快,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听讲、思考。  相似文献   

4.
课堂犹如一池春水,只有用激情来吹拂,才能涌起朵朵浪花。课堂需要激情,只有它才能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课堂需要激情,只有它才能让学生享受生命的愉悦;课堂需要激情,只有它才能点燃学生心灵的圣火。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激情之火呢?笔者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载情读文,引起情感共鸣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名篇佳作,渗透着或是人性之情,或是忧国之愤,或是伤时之悲,或是遂愿之喜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悟出文章中的美妙之处,深邃之意,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让激情…  相似文献   

5.
叶国芳 《数学教学研究》2013,32(6):28-31,39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因素,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行程."很多时候,由于教师课前作了精心准备,课堂内的"意外生成""激情行程"都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因而这些"美丽的风景"多少也有表演秀的味道.我想尝试去掉这层"表演"的外衣,把原汁原味的思考过程展示给学生.在课堂上我进行一些没有预设的"随意"的发挥,如临场一题多解、临场推  相似文献   

6.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在课堂中很多时候需要安静和倾听,但是在低年级很难做到。有时,老师的一声呵斥也许能暂且安静几分钟,可是不久,孩子们又在那儿蠢蠢欲动了。既然压抑孩子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妨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当然这要“动”出点名堂,“动”出乐趣,在“动”中有所得,让课堂成为孩子喜欢的“动感地带”。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在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举行的浙江省语文优质课展评活动,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应该说在展评活动上,各参赛教师的上课各具特色,让我们听课的教师学到了不少,同时也引起了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思考,让我们不由的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而让我在思想上产生巨大撞击的是我们教师的课堂语言到底应该要注意些什么,我们该如何锤炼我们的课堂语言。在展评活动中语言简练而有个性的有之,饱含激情的有之,风趣幽默的有之,但语言显得苍白无力的、或是太过随意的、太具“表演”性的也有。我想在此对教师的课堂语言中经常存在的几点不足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秀菊 《考试周刊》2014,(33):62-62
<正>什么是高效课堂?我在教学之余常常问自己。有的教师认为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投入赢得最丰厚学习效益的课堂。"什么是最小,什么是最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许,当我们激情满怀地给学生上课,课堂热闹非凡,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状,可是每到完成作业的时候,老师那愉悦的心情"哪里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摇摇头叹叹气。山不转水转,我换了一种教学模式——表情严肃,要求严厉。高压之下知识灌进学生的脑子里去了,可课堂气氛"哪儿去了"?只有学生恐惧的脸孔与呆滞的神情。在这种矛盾之中,我不停地思索,怎样打造高  相似文献   

9.
英国伟大诗人拜伦曾说过:"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堂就如同一潭死水,微风吹来,也许会泛起层层涟漪,但绝不会掀起大的波浪。那么,怎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呢?我认为关键就在于一个"情"字——教师的激情,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要以教师的激情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那么,该如何营造"激情课堂"的氛围呢?  相似文献   

10.
时光如梭,在不经意间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致力于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整整23年。从春花怒放,到夏荷盛开,再到秋果飘香,在语文路上我踏歌而行,时而因钟爱语文而激情放歌,时而因课堂失意而郁闷低吟,时而因教研偶得而快慰浅唱。  相似文献   

11.
我看见好多树,它们可能一辈子都开不了花,它们总那么安静地立在路边。我猜想它们也有开花的欲望,它们把那欲望默默地酝酿几百年,也许都等不到开花的时候,我常常这样想。于是我常常闻见那些比花还醇的芳香……  相似文献   

12.
许丽 《师道》2008,(12):28-28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让我怦然心动的课堂场景:年轻的校长在听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被那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至当教师向学生问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校长竞举起手说“我”!这是多么有趣而美妙的时刻啊。其实,这个故事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试想,如果课堂乱哄哄地闹成一团,听课的成年人也不会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学生。恰恰是在深度思考的寂静中,那位校长才迷失了自我。这样的课堂,我心向往之:针埘语文学科的特点,安静或许更能带来实效。  相似文献   

13.
提起公开课,所有的老师都似乎有话要说,话语中时常带着欣喜、辛酸、无奈。它是一个既让我们欢喜,又令我们忧愁的家园。几多欢喜,几多忧,请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也许是年过不惑的缘故,只感觉心中的激情开始一天天远逝。课堂,慢慢地成了一种可以闭了眼睛完成的技术活儿,于是我想,我是不是需要上一些公开课了,因为公开课能使我变得赋有激情。从工作的第三个年头算起,已无法统计上了多少节公开课。我是一个个性孤傲的人,公开课,并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总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将教科书握在手中,一遍遍地诵读,一点点地找寻心中的触动。很多…  相似文献   

14.
起点     
王丹 《宣武教育》2007,(9):17-18
我是陶然亭小学一名普通的青年语文教师,教师这一职业是我儿时的梦想、现在的钟爱、将来的永恒。初看到“智慧教师,生命课堂”这八个大字,我被震惊了。我想,研究型、思考型、学者型的教师才能被称为智慧教师,让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终身得到发展的课堂才是充满了生命的课堂。我不敢说自己是智慧教师,我更不敢说自己的课堂是充满了生命力的,但我会不断地总结自己,反思自己,使自己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感谢各级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总结汇报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安静真美     
<正>感谢你,书法,是你让我领会到安静,真美。记得第一次学书法已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怀着好奇进入课堂,映入眼帘的并没有期待中的颜料、玩具或是电视,只有古板的老师,严肃的大哥哥大姐姐和满屋的墨香。内心的期待转为失望,  相似文献   

16.
<正>开学的时候,常听到其他老师问我:"这届一年级闹啊?"我挺得意地回答说:"不错,这届一年级还是挺安静的。"这就是这届一年级给我的第一感受。好景不长,当学完数字,开始需要学生大量说的时候问题出现了,课堂气氛不亚于六年级课堂的气氛,那种沉闷常常让我出现幻觉,难道他们真的是一年级吗?一、课堂上需要举手回答问题吗?"课堂上需要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吗?让他们回答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课后我产生这样两个问题。我们教学生知识不是  相似文献   

17.
为自己喝彩     
也许我相貌平平,也许我语不惊人,但芸芸众生,我有我自己的天地与风采。我的心中涌动着一种激情,激荡着一种声音:为自己喝彩!我为自己喝彩,因为我胸有大志。写作是我美丽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我撑一支激情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去处,也许是心里钟爱的一座城市,也许是远离尘嚣的一处胜景。心弯深处的向往啊,你永远都是那般繁花似锦,我要背起行囊奔向你!  相似文献   

19.
“My girl,my girl,don’tlie tome……”邻座那个男孩子的耳机里传来K urtCobain嘶哑而无力的声音。安静的地铁车厢里这样喧闹的歌声使我热血沸腾,我转过身去看男孩子的脸,他似乎是睡着了,很安静地闭着眼睛。很快我就到站了,走出地铁车厢的时候,男孩子依旧很安静地睡着,只有他耳机里的声音一直不停地重复“M y girl,m y girl……”我想我的生活是离不开这样的声音的。置身于安宁的寂静,脑子里是一团混沌;而当我听着暴戾的声音却能获得平静。这似乎是件怪事,尤其和我柔弱的外表和趋静的习性不相称。也许是那些混乱、粗糙、不加修饰的声波…  相似文献   

20.
正时候已近深冬,长沙的天气却一改往年极热极冷的节奏,给了我们一份悠长的温暖。此时,岳麓山上的枫叶红得正好,到处都是拿着相机三五成群的游人,好不热闹。与山上的热闹不同,山脚一片静谧。坐落于此的湖南师大附小,像一个端庄的母亲,濡染了岳麓山的丰厚与灵性,恬静而典雅。迈入校门,走在长而古朴的走廊里,我不禁想,今天的采访对象黄建青老师会不会也如同这学校一样内敛安静,又或是截然相反的热情奔放呢?也许,这都不足以概括黄建青老师,因为她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