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颂举 《现代语文》2006,(7):112-113
“愚”作为自谦的用法,争议较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小如先生在《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指出:“‘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这个‘愚’便是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俞理明先生在《汉语的谦称“愚”》一文认为:“幼卑对尊长或平辈之间自称用‘愚’,其来已久,是一种更近古雅的称呼。……‘愚’作为自谦用法,开始只用于社交中,并无明显的尊卑倾向,后来通过在结拜、义认等拟亲属关系问的使用,扩展到其它亲属关系之间。”吉常宏先生在《正确使用称谓词》一文提出:“‘愚’字比较复杂一些。它曾用作长辈对晚辈的谦称,又曾是同辈人之间的谦称,还是卑幼者对尊长的自我谦称。人们见仁见智,各执一辞,不能相下。其实,就近代情况看,它的应用界限已经不十分明显,逐渐淡化起来。”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第四单元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二,古代文化常识简介”,在“谦称类”词语中,介绍到了谦词“愚”,说它是一个“一般人对人自称”的谦词。这本是一个很容易把握的知识点。可是,国内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刊物《文史知识》(2001.2)上著文说:“‘愚’字是不能轻易用的。它虽属谦词。却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老年人对年轻人才能使用的专门礼貌词  相似文献   

3.
[病文呈现] 同学,你在祖辈、父辈以及你这一辈人之间发现了什么吗?比如,长辈对晚辈是怎样关心与呵护的,晚辈对长辈是怎样敬重和理解的.这样,家庭和睦,气氛和谐,长辈们的优良品德才能得到传承,晚辈才能得到健康成长,人类的生命也才能得到永远延续……请以"生命的延续"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作文原题  相似文献   

4.
谦辞·敬词     
谦词一族"愚"——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鄙意、鄙见。"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敞娃、敞处。"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时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相似文献   

5.
过年的时候,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岁"与"祟"同音,谐压住邪祟之意,寓意晚辈可以平安度过一岁。以前的压岁钱有两种:  相似文献   

6.
小知识     
<正>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相似文献   

7.
谦称是古人借用含有“低下”的字眼,以谦卑的口吻对人表示尊敬。古代一般男性对平辈或长辈的谦称有“臣”、“仆”、“愚”、“小人”、“小子”、“小可”、“鄙人”、“鄙夫”等。“臣”,本是西局,春秋时期的一种“男性家奴”之称。后引申为君主时代臣对君的自称,最后演变为自谦。如《孙膑》:“臣能令君胜。”这是孙膑对田忌说的话,二者并非君臣关系,谨表白谦。“仆”,本是“奴隶的一个等级”。后引申为“奴仆”、“仆人”,又引申为对己的谦称。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与任少卿是老朋友,并非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人皆有名有字,名是给长辈或上级叫的,而字却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异.宋代最初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和做法.一是晚辈可称长辈字,一是晚辈不可称长辈字.后者至南宋渐占上风.  相似文献   

9.
师与生     
梁书文 《教师》2013,(13):120-120
人与人相处的实质是师与生的关系,同事相处,学习别人的优点和经验;朋友相处,学习朋友的真诚、理解、宽容、无私;晚辈与长辈相处,学习长辈的人生之道,获知对社会有益的注解,长辈从晚辈的朝气中调整好心态,晚辈的心性又促使长辈及时更换教育方式,晚辈的激情和执著督促长辈不断学习;男女相处,男的吸取女性的柔顺细腻,猛  相似文献   

10.
【病文呈现】 同学,你在祖辈、父辈以及你这一辈人之间发现了什么吗?比如,长辈对晚辈是怎样关心与呵护的,晚辈对长辈是怎样敬重和理解的。这样,家庭和睦,气氛和谐,长辈们的优良品德才能得到传承,晚辈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第四单元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二,古代文化常识简介",在"谦称类"词语中,介绍到了谦词"愚",说它是一个"一般人对人自称"的谦词.这本是一个很容易把握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再过几天,春节就要到了,依照往年的风俗和习惯,每逢过春节都要燃放烟花爆竹、守年夜、向长辈们拜年、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观灯展、吃"团圆席"……长辈还会送给晚辈一些"压岁钱",以示长辈对晚辈寄托的希望、心愿以及祝福.可今年却与往年略有不同:今年过年不但禁止燃放花炮,而且学校还发出倡议,不收"压岁钱",只要"压岁言".自从学校发出倡议以后,我便暗暗下了决心:今年一定不收"压岁钱"!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整个人类的文化演变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前喻(postfigurative)、并喻、后喻(prefigurative)文化。后喻文化是相对于"晚辈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而言的,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由于年轻人的敏锐性和  相似文献   

14.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这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现在长辈为晚辈分发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并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额每年看涨。压岁钱因此成为许多孩子除零花钱外的最大"收人",成为他们过年的"盼头"。一些孩子拿到压岁钱之后,会存起来,或用来购买图书、学习用品以及  相似文献   

15.
郭锡良《古代汉语》第1版312页说“愚”是“自谦的表敬副词”。316页又说“愚”是表“谦称”的名词。二者的例句分别为: 1.愚认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2.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相似文献   

16.
有人收到其叔来信,信中其叔称之为"贤侄",而自称为"愚叔"。此人回信时,生搬硬套,也称其叔为"愚叔",而自称为"贤侄"。其叔收阅此信,不禁哑然失笑,因为信中误用了尊称与谦称,闹出了笑话。  相似文献   

17.
向明康 《初中生》2012,(Z2):64-67
正【病文呈现】同学,你在祖辈、父辈以及你这一辈人之间发现了什么吗?比如,长辈对晚辈是怎样关心与呵护的,晚辈对长辈是怎样敬重和理解的。这样,家庭和睦,气氛和  相似文献   

18.
“亲情作业”引发亲情教育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情是立家治本。本刊在 迎接新年到来的第一期的特别 关注,我们与广大读者共同讨 论亲情教育问题。 亲情是家庭成员间血脉相 连,代代相依相传的骨肉情。 这种血浓于水、无可选择、无 可更改的骨肉情要比其他感情 更厚重,更直接,更无私。“父 慈子孝”,是我国几千年来一 直遵循和提倡的传统美德,是 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所 以,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非常重 视亲情教育。长辈对晚辈的“慈 爱”,可以使其在融融的亲情中快 乐健康地成长;晚辈对长辈的“孝 敬”,可以使其感受无与伦比的欣 慰。 本期特别关注发表何楠的综 述《“亲情作业”引发亲情教育讨 论》,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对当前 广泛兴起的中小学校运用“亲情 作业”方式进行亲情教育过多地 “指指点点”显然失之于偏颇,因 为,“亲情作业”毕竟创设了一种 情境,这种情境足可以令长辈“惊 喜交加”,对晚辈更加慈爱,同时 “反射”给晚辈,令晚辈对长辈更 加孝敬。 但是,我们的亲情教育,仅 仅停留在“亲情作业”上,又是 远远不够的,培养亲情的方式可 以多种多样,因为,亲情,只有 亲情,才是最厚重、最直接、最 无私的感情,无论长辈对晚辈还 是晚辈对长辈,都应该是长期 的、真心实意的、自然的感情流 露。因此,让亲情意识形成家庭 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才是我们 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你会拜年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人们外  相似文献   

20.
为爸爸送伞     
每一个家庭中都有长辈与晚辈。长辈关心、爱护晚辈,晚辈尊重、孝敬长辈,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会使人感到快乐和温暖。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我在家里“疯狂”地玩着,一会儿玩四驱车,一会儿看电视,突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