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经过漫长的进化历史,已经成为了一部结构精密的机器,各个零部件都尽职尽责,而且相互之间分工合作,维系着人体的内部平衡,和对抗外界干扰的强大能力。然而,科学家们不断发现,"人体机器"上有些"零部件"是多余的——这些"零部件"曾经扮演了重要的生理角色,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它们的功能已经无足轻重,正在逐步退化。已经证实,人身上这种退化尚不完全的多余器官,数量竟达90个之多!  相似文献   

2.
<正>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和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些机器可谓是"最小机器",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大小你能想到世界上最小的机器有多小吗?螺丝那么大,针尖那么大,灰尘那么大,看不见的病毒那么大?都不对。世界上最小的机器是肉眼看不到的分子机器,它们比细胞和病毒还要小。来自法国的皮埃尔·索维奇教授、美国的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以及荷兰的伯纳德·费比加教授,因为研究这些分子机器获得重大突破,而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如今成了人人喊"减"的"过街老鼠"了,但是说句公道话,它们在地球的历史上可是功莫大焉.要不是它们呵护着地球,地球早就成了一个冰球了.这个结论是人们在解决太阳演化中的一个悖论时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未来学研究中有一个问题常使我们魂牵梦绕——“机器人有权利吗?”对这个问题,“老学究”们嗤之以鼻,严肃的政府官员则怀疑这种研究的意义。尽管如此,我们坚信,机器人的发展并拥有权利将会是历史的必然,它不仅对司法和审判系统,而且会对统治我们社会制度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产生强烈的、影响深远的冲击。因为,虽然现在的机器人还被认为是机器,是一种无生命的物体,它们只能进行有限的活动,它们需要人工制定的“思维”,它们缺乏理性和感情,它们不会痛苦和恐惧,它们不会爱……等等,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权  相似文献   

5.
今天正在驾驱电脑的人是否应该想到这一点:一旦电脑达到能与人的智力相抗衡的水平,它必将超过人脑.可以这样认为:机器的优势,在于它们能轻易地分享知识,当然,如果一个人学会了某种语法,或掌握了深奥的哲学原理,却不能轻易的把这一知识"下载"给机器.人的知识、技能和记忆是保存在大脑中的.即跟植在一个宽广的构架上,这个构架由神经递质集中和神经元的连接组成,通常很难被迅速取得或传送.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应当是软件和硬件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是需要人来做出价值判断的,它们的直接互动是有条件的,人的参与对于机器系统而言是无条件的,因此,讨论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并没有特别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幻画工厂     
正海底家园◆72班李君未来,人类的家园将建造在海底。在这里,有多种探测器,可探测、吸收海洋潮汐和风暴等各种能源,并将其转化、储存起来,再根据需要输送到千家万户。机器瓢虫护卫队◆130班肖慧有了机器瓢虫,人们就不需要使用过量的农药来消灭害虫了。你瞧,机器瓢虫护卫队来啦!它们用触角感应器及时发现藏在农作物、蔬  相似文献   

8.
王蕾 《科学生活》2007,(4):48-51
它们中的大部分只会通过人发出的一些简单的声音指令或者遥控,傻乎乎地走来走去,"聪明"一点的可以和你做一些简单的对话或者互动。它们就是日本机器人娱乐杂志《Robot Life》评选出的"可爱机器人"。说它们是机器人,似乎离我们想像中的机器人相去甚远。不过,有这些可爱的家伙陪伴,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生动、有趣。这么想来,称它们是机器宠物好像更加贴切一些。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里,日本的脚步也许显得有点迟滞.但这个国家的传统法宝--设计和生产那些方便、别致的小器具,已成为全世界消费者追踪的热点.以下就是日本一些已经在实验室或设计中心成形的"智能"机器,它们将对未来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一堂成功的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但是我认为如何提出课题、导入新课是首先要考虑好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科技情报站     
《科学大众》2014,(6):10-11
<正>白蚁式机器建筑工长久以来,白蚁的建造能力让我们惊叹不已。据此,美国科学家们研制了长度只有15厘米左右,却能够自主建造的小型机器建筑工人,名为"白蚁"。这种机器人使用来自红外和超声波传感器的信号引导,能够在无人监督或者指导的情况下自行建造高塔、城堡和金字塔模型。令人称奇的是,整个建造过程中,它们无需使用任何详细的图纸。  相似文献   

12.
正机器人"robot"一词源自捷克语"robota",意思是"强迫劳动"。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他把机器人的地位确定为只管埋头干活、任由人类压榨的奴隶,它们存在的价值只是服务于人类。它们没有思维能力,不能思考,只是类似人的机器,很能干,以便使人摆脱劳作。可以说robot诞生之初就确定了它们可悲的奴隶命运。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当  相似文献   

13.
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技术范畴中一些重要概念的产生与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着眼于把诠释这些关键词意义的"文本"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进行话语分析和文化研究,以展现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与演变过程.这种考察表明,对这些关键词的历史诠释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它们作为经典文本,与自己所处的具体历史语境相互参照而制造互文性、重构文本及其意义的过程.正因此,任一概念都会显示出复杂甚至矛盾的意义.这为我们讨论技术概念展示了一个建构论的历史的视角,以此倡导技术史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4.
在本文中,世界最大的多国公司主席描绘了他对"21世纪公司"的看法.21世纪公司的办公室将计算机化,不用公文,并由全球通信网联系起来,工厂将全面实现自动化、机器人化.人工智能在服务程序方面将起很大的作用.为了向这样的公司转化和发展,要求有完全现代化的组合系统.然而,许多公司尚未学会在他们的机构中采用这种系统方法.需要训练有素的人才也是发展这种公司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发布,明确了人工智能成为未来发展方向。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是利用机器代替人眼来作各种测量和判断,综合了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的技术。本文结合CBE教学模式,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模式,分析机器视觉人才岗位需求,针对岗位群制定课程体系,通过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满足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实现了学校人才输出与就业的高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欧洲的牛奶场和以往一样风景如画,但是近10年来它们拥有美国农场缺少的一些东西:机械手挤奶技术。由于人工费用较高,所以大约有半数欧洲的牛奶场具有这样的机器,这些机器一天可以挤奶24小时,不需要人干预(见图)。近来,美国农场开始想知道这种机器是否值得一试。这种机器由威斯康辛州的马地森市的Bou-matic与荷兰的Lely公司制造,每一台价值125,000美元。威  相似文献   

17.
正未来,一直是个美好的词语,它充满着种种美好的可能性。然而借力于大数据和超强计算而生的AI(人工智能)却给未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即便机器目前还被定义为"弱人工智能",然而它们以"不知其所以然"的实用精神和令人惊骇的速度快速攻克各种单一技能,在简单任务上逐一完胜人类——它们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获胜、在智力竞答比赛中获胜、在汽  相似文献   

18.
人体内也在燃烧吗?我们稍一考虑,马上恍然大悟:我们的身体内时时刻刻都在"燃烧","燃烧"我们摄入的食物,把它们转变为二氧化碳和供给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那么,人体内也在进行核反应吗?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就不免要困惑了:我们身体内能进行核反应吗?是像原子弹那样的核裂变,还是像氢弹那样的核聚变?如果不可能,那么下面的情况该如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的让-皮埃尔·索瓦日、英国的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荷兰的伯纳德·L.费林加,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方面的成就。那么,分子机器是什么?有什么用呢?从幻想到现实分子机器又称生物纳米机器,其构件主要是蛋白质等生物小分子。尽管分子机器是化学领域的发明和创造,但在医疗和其他领域会有  相似文献   

20.
"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草长平湖白鹭飞"……太多的白鹭永久地飞翔在中国古诗的晴空之上. 白鹭不仅是飞翔高手,还是捕鱼能手.白鹭喙锋利、颈柔韧、视力佳,是天生的"捕鱼机器",它们立于浅流中,过往的鱼儿很难逃过它的嘴.然而,从十二月到五月的筑巢育雏期间,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沼泽水域的白鹭,一直都面临着一种善于攀沿、貌似憨实的小型哺乳动物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