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代浙江作为科举大省,一甲进士群体计有52人,其空间分布广泛,但各地区之间分布存在不平衡性,反映出浙江各府、州、县之间科举实力的强弱。在影响浙江各府、州、县科举实力的各种因素中,人口水平、经济交通、文化教育等因素成为主要推手。一甲进士群体中户类分布广泛性与不平衡性,也与明代进士群体户类分布特性相一致,对实现不同特点人才的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明代浙江一甲进士群体家庭中多有为官背景,形成数量众多的科举家族,平民出身的一甲进士数量也在逐渐下降,科举考试也成为平民进入官绅阶层的唯一途径,成为社会各阶层之间实现流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士是明代的核心官职。学界对大学士的排名规则以及首辅的确定缺乏深入研究。文章认为明代大学士拥有宰相的核心特征,具有宰相之实。大学士的排名遵从四个规则:排位首看加官;加官同,看殿阁;官职同,看任职先后;同时任命,看列名先后。根据这些规则,总结出了仁宗以后历任首辅名单。明代大学士排名之严格,是前代以及随后的清朝所没有的。明朝的内阁与首辅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科举取士的基础上,明代创立了庶吉士制度。有明一代从新科二甲、三甲进士中选拔庶吉士,培养三年,优者留为翰林官,次者出为科道、六部主事等官。这一制度在选官制度史和教育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制度对明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明代四川进士是西南一个独具特色的群体。学界关于该群体的总数众说纷纭,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吴宣德教授"1422人"说。然而,该说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经过考证,明代四川进士应为1406人,其中一甲进士6人,二甲进士312人,三甲进士1087人,1人无法确定甲第,该群体内部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明代里甲制的內容究竟如何,至今在有关著作中还没有给以满意的解释,因此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还是不无俾益的。梁方仲先生曾就里甲制说:“明代的里甲制度在洪武十四年正式建立。它是全国通行的关于户口编制和赋役供应的地方组织。它规定凡居处相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人家编为一里。每里之中,推丁多粮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户。每甲有首领一人名曰‘甲首’。先编排里甲的次序,由第一甲而至第十甲,再指定每甲应役的年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续书作者高,旧有“传胪”之称。查“传胪”本为宣布进士名单的仪礼行为,后由动词转化为名词,成为进士名单中的专用称谓。明代科举,“传胪”并指二甲、三甲第一名;清代科举,则偏指二甲第一名。根据有关资料,高于乙卯恩科所中名次为三甲第一名。就清代科举制来说,称其为“传胪”,实不够准确;但放在明清文化大背景中,称其为“传胪”亦非全无根据。  相似文献   

7.
牛园园 《考试周刊》2011,(11):82-83
目前世界上主要施行两种分数制度,即原始分制度和标准分制度。在各种考试中,我们习惯采用各种原始分累计为原始总分,按原始总分进行排名。这种方法从数字的大小看好像是合理的,但是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问题。比如,有甲乙两名学生,6门考试学科中有4门成绩相同,甲比乙的英语口语成绩高10分,而乙比甲的英语写作成绩高11分。当用累计的原始总分进行排名时,乙优于甲。但从试卷分析上看,英语口语试卷难度很大,而英语写作试卷难度一般。如果按各学科的成绩分别排名,英语口语学科中甲优于乙数百名;而英语写作学科中乙仅优于甲十余名。很显然,比较甲、乙两人在全体考生中所处的地位,甲比乙优秀;但结果是乙优于甲。当我们使用原始分制度进行统计时,这类问题很容易出现;但如果采用标准分制度,就能很好地反映出甲乙两名学生的问题。因此相对于原始分制度来说,标准分制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在考查广度、深度上有拓展、有延伸,在设问角度上有创新,更加凸显了试题的开放性,达到了借助开放性试题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目的。本文以全国甲卷文综第42题为例,谈谈个人看法,就教于方家,希望能对学生备考和教师教学提供些许参考。一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42题如下: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城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一部常用工具书,问世以来一直得到学界的好评,但书中存在不少错误之处。现从人名、籍贯、甲次、补缺和漏载等方面,对该书所载部分明代江西进士进行考证,并对其错误的源头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0.
上海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豫园始建于明嘉靖38年(公元1559年),原系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家花园,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相似文献   

11.
福建进士数虽由宋代全国第一下降为明代第五,但明代福建仍为科举大省,在诸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其人均进士数、人均一甲进士数和人均庶吉士数,皆为全国第一;莆田、晋江二县进士数稳居全国冠、亚,晋江、闽县、莆田三县的人均进士数更是包揽全国冠、亚、季。此外,福建的人均进士家族数不仅居全国榜首,而且还产生了明代唯一的延续二百多年的七代进士家族。所有这些,既是明代福建拥有强大科举实力与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又与其深厚的科举积淀、浓厚的科举氛围、显著发展的经济、发达的教育文化以及家族制度等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小议状元     
“状元”作为科举制度的专有名词始于隋朝,隋炀帝召试天下土子,朝廷设置进士科,其榜首者,谓之“状元”。唐代第一名进士称之为“状头”;宋时曾将进士第一冠以“榜首”,至开宝年间,定殿试贡士之制,才改称“状元”;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分三甲取士,真宗时又分三甲五等,一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五等曰“同出身”,北宋时一甲三名均可称“状元”;元代一甲亦限三人,然第一名者乃称“状元”,明代洪武年间一甲第一人可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南宋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科状元张孝祥、姚颖、傅行简、袁甫;明代唯一的武状元杨斌;清代的鄞县两名文科状元;元、明两代的鄞县五名文科榜眼;明代鄞县文科一名探花的中举与任官基本情况。最后对鄞县科举三鼎甲进士在政绩上爱国卫国的高尚行为、廉洁为官、著书立说、广办学校等积极作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丁士美二十八岁时中举,排名第19。其后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第三次会试因为丁忧未能参加。直到明嘉靖三十八年时,终于闯过会试,排名第267。随后在殿试中大魁天下。从丁士美状元身上,可以看出鼎盛时期的明代科举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其一,科举是社会阶层保持流动的合理机制,为底层人改变命运提供了最重要的途径;其二,科举制的核心是公平原则,是人才选拔史上最合理的模式;其三,对于人才个体而言,科举是实现自身才能与价值的大路,是有志者不断奋发的动力;其四,科举的宗旨是举荐全面优秀的实用人才;其五,科举是科学、完善、健全的选才机制。  相似文献   

15.
德国CHE卓越排名是对欧洲高校各学科进行排名从而甄别卓越的评价体系,其为欧洲各高校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质量指标。借鉴CHE卓越排名的方法、内容及过程,我国重点学科遴选及学科排名要适时调整,适当考虑服务对象的明晰、排名方法的创新、排名结果的透明和发布平台的普及,充分发挥排名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代经筵制度作为明代文官政治重要衍生物之一,同明代内阁制度、言官制度、诤谏、票拟、封驳等诸多制度与现象一起,构成了明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经筵制度的爬梳及对其演变规律的总结概括.进而探索明代经筵制度同帝王、内阁、宦官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我们把握明代政治生活特征及其规律的切入点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代状元及第后,直接供职于翰林院,其仕途起点高于其他新科进士。科举及翰林制度下的文学生态,以及翰林文人的特殊心态,都对状元的文学创作有所影响。一方面,明代状元的仕途,决定了其文学创作是馆阁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状元的诗文创作又不完全受制于馆阁文学,特别是在仕途受挫后,其创作更呈现出与馆阁文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作者从明代状元的仕途、文学对明代状元仕途的影响和仕途对状元文学创作的影响三个方面梳理明代状元之仕途与文学创作的多重关系,以期对明代文学和明代社会获得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莆田学院学报》2015,(3):18-22
明代武举乡试属于明代武举的初级考试,与文举乡试相较而言,其发展呈现长期未确立且施行具有一定的间断性、长期未获高度重视,铨选资格缺失的特点。但与前朝武举乡试相比,明代武举乡试在规范性、可行性上得到空前强化,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其发展与统治危机紧密相关的特征凸显。从总体上看,明代武举乡试的地位始终得不到提高。这既是明代武举乡试制度本身发展与明代社会政治形势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统治者治国理念与国防政策偏离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9.
胡应麟是明代中后期重要的文献学家,他和杨慎、焦竑、陈耀文一道被誉为明代中叶的四大博学家。胡应麟为明代的文献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明代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下,他提出了"会通""理解之同情""实事求是"等文献学理论,另外他将其理论贯穿在他的典藏、目录、考证等文献实践工作中,推进了明代文献学的发展,成为明代学术圈独树一帜的学者。  相似文献   

20.
蔡娟  刘云华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71-78,107
运用福柯关于规训技术的相关理论,借助经合组织发布的PISA政策文本,对PISA排名政治进行批判分析发现,PISA测试排名蕴藏着独特的政治学意涵.其具体表现为:将"复杂世界"转化为简单排名、用教育排名预示经济竞争力,以此建立排名转化关系,进而衡量参与国或地区学校质量和未来经济发展;开展连续多轮测试,由此形成各参与国或地区的纵向排名曲线,进一步产生了排名与自身及他国教育预期的比较、自身不同轮次排名的比较;呈现排名的相对"位置"、绝对"排位区间"以及"全貌",来描绘全体的横向排名图景.最终,经合组织将所有参与国或地区的教育置于一个全球监控的体系之中,进而施加其排名政治,逐步加深对全球教育的规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