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教师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了解设计思路、尤其是反复研读课程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2011年版的新课程标准无论是从具体的“标准”、“活动建议”还是“说明”来看,都有了细微的变化。比如把“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修改为“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把“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增补为“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自然环境部分加入了原课程标准没有的“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从以上比较不难看出新课标对学生地理思维、特别是地理辩证思维的培养是越来越重视了。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在日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这种辩证思维教育呢?下面我就以新旧课程的这些细微变化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教材版本]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在结构上主要分成两部分。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教材通过图像资料为学生展现了运输工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孙瑾 《地理教育》2011,(5):26-28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教材从人类地域联系的最主要方式——交通运输着手,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两方面阐述。“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对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对运输方式进行选择,阐述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交通运输布局”则以两个基本要素之一的“线”为例,以南昆铁路为案例,阐述南昆铁路的重要性,引出影响南昆线布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胜滨 《地理教育》2014,(11):22-24
正一、学习目标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二、学习重难点及方法重点:认识全国的铁路运输网,能灵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难点: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大致格局及选择合适的铁路干线出行。方法:绘图法、比较法、阅读法。点评:根据课标要求设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中应当增加认识主要铁路线,培养学生读图用图  相似文献   

5.
一、考点分析 考点1.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命题角度】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线路选择与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温树平 《物理教师》2010,31(5):15-15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章“曲线运动”的第6节“向心加速度”中,有“做一做”环节,其中插图笔者认为做以下的修改更为恰当,与编者及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了解环境问题而确定的 ,相关资料需要到报刊、杂志、互联网上去进行搜索。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的研究方式 ,学生独立或在家长帮助下能够利用互联网、报刊等查阅关于沙尘暴的有关内容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教学目标及对应的课程标准知识能力目标 :学生能了解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 ,认识沙尘暴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汇报。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邮政通信等。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贸的发展,加快了人员的交往,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人教版必修2第五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编写,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作为教学内容。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9年级上册中,在“电路初探”这一章的第二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中探究了两种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及它们的特点.笔者在“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这一节的教学时遇到了一些困惑,经思考和与同事讨论,得到一些体会,现写出来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多种版本教材的出现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对“人教版”和“沪粤版”8年级物理两种不同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着重分析与比较它们的内容选择和编排、呈现方式等,通过对比发掘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点以及各自是如何体现新理念的,希望能使物理教师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促进物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提出了“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等教学要求。思辨性表达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第三学段学生基于一定的习作经验,努力让自己的习作“有明确的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恰当地组织材料”“运用适切的表达方式”等,对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发展核心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内容分析●地位和作用基于地理科学本身的发展和对地理课程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要求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考点透视近年来,高考在交通区位部分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世界和中国主要交通线和点的判读;比较各类交通运输的特点,用点、线、面来分析我国和世界部分国家交通网络体系;交通的区位因素评价;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合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多种版本教材的出现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对“人教版”和“沪粤版”8年级物理两种不同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着重分析与比较它们的内容选择和编排、呈现方式等,通过对比发掘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点以及各自是如何体现新理念的,希望能使物理教师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促进物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体现人才培养的国家意志和政府对义务教育课程基本规范和要求的重要文本。与课程标准研制相关的理论研究尚显薄弱,实践积累亦有不足。对如何恰当地把握课程标准本身意义价值、功能定位、结构成分、构建方式、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历时六年的今天,需要从“差异”、“演变”和“关系”方面考察课程标准、认识课程标准,形成对课程标准全面的、客观的、综合的认识。进而为国家课程标准体系提出更具整体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共有四个标题:首先强调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路线;接着了解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最后结合实际生活,介绍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材料,分析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Ⅱ中,关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内容标准”之一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为了弄清“耕作方式”一词,笔者查阅了《辞海》等工具书,并运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通过对相关论述的学习与比较,发现对“耕作方式”的论述主要是围绕“刀耕火种”“火耕水耨”和“游耕制”等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内容,在北京师范大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健康及其条件”一节中。编者旨在通过此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而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此探究活动包含了活动设计、实施、交流、评价等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刘敏 《生物学教学》2008,33(6):20-21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高一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知识,对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以及氨基酸如何脱水缩合等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新课程的理念是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中教”。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贯彻“做中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动手组装氨基酸模型,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