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为老师的教学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笔者作为数学老师,在多年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了属于数学课堂的另类"三维"课堂教学目标,这里的"维"不是"维度"的意思,而是"思维"的意思.我们提出的"三维"是:知识思维、教师思维、学生思维.知识思维是指教材对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或命题者对数学题目的呈现方式;教师思维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对知识思维的自我理解和认识;学生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时对知识思维的自我理解与认识.这"三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会存在非常严重的分歧,我们认为能将这"三维"充分体现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数学课就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2.
从教材形态的数学到教育形态的数学,根本在于教师解读数学教材。教师教学前端解读教材,聚焦数学知识,从整体到局部理解把握知识体系、关系结构及数学知识本质;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厘清数学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及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聚焦数学思维,理解把握数学思维形式、方法以及发展的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前端"三聚焦"解读教材,理解把握数学知识的体系结构及本质,明确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数学思维,才能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和落实数学教学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章建跃博士指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要建立在如下三个基本点上: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其中,理解数学是指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理解学生是指对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理解教学是指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三个理解’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数学教学过程总是充满了矛盾,如教与学的矛盾、学生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的矛盾、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与数学教学内容的矛盾等.有矛盾才能有  相似文献   

4.
"用教材教"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能理解教材,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层次与深度;还要能活化教材,使学习内容问题化;更要能超越教材,使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方法,鉴赏数学之美,追求数学精神,提升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需要教师理解教材思维体系,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合理整合教材,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索规律"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新型的教学内容,它是促进学生从演绎思维向归纳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几年来,由于"探索规律"内容的教材呈现缺少系统性和创新性,教师对教学本质把握不到位,还没有发挥出"探索规律"教学的应有效用。为了确实提高"探索规律"教学的有效性,斧正对"探索规律"教学本质的理解与把握,本文从"理解""把握""创新"三方面加以解读。一、理解课程内容的教学价值探索发现规律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为创新设计教学"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表现"一个理念,三种行为"的偏离."一个理念"的偏离是指数学创新性教学设计科学理念的偏离;"三种行为"的偏离是指创造性运用数学教材的偏离、科学表征数学知识的偏离和读懂学生的偏离.数学创新性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读懂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读懂数学,科学表征数学知识;读懂学生,引导学生建构新知.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是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核心任务.在当前"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里,引导学生思考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让学生通过思考达到对数学知识、方法的理解,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思维层次的有效手段.这里的"学为中心"指的是以学生及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要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引导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尝试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自主地学、理解地学设计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思考.笔者在近两年里,着手开展"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在研究中初步归纳整理了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设计策略,现整理成六个方面和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开梅 《小学生》2013,(7):72-7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为:善于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善于使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在结构认识上进行探索,内化成学生的数学能力,形成学生各自的认识结构,这就需要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  相似文献   

10.
理解学生、理解数学、理解教学是贯穿本文的一条主线.本文所阐述的中学数学核心内容"思维断档处"的教学解构和建构是通向这三个理解的一把钥匙.笔者通过自己数十年的课堂改革和教学实践,从中学数学核心内容"思维断档处"出发,进行内容解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求连结断档节点的问题串,从数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建构,从而在标准、教材和课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用好教材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深化知识理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立足学情,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材,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激活思维,感受数学的价值,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应该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效的运转中。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还要灵活使用教材,引领学生积极思维,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下面以《认识分数》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课例】本课例是笔者执教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这章内容中的"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的一个教学片段。在教学  相似文献   

13.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并非总等于解题,但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上课听教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研究程度如何,这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学生思维的构建及课堂教学的深度和质量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既有文字又有图片,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教学中,融入"便教利学,面向学生,注重实践"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教师教学中的创造性发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并准确把握教材的走向.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三个走向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是指在理解知识本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涵养,发挥学习主体的多元性,发展、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研究学习路径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理念:能帮助教师读懂学生、了解学生思维;引导教师挖掘知识内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数学教学实际效果;促进知识的个体和社会建构.结合吴正宪《"比"的认识》一课发现,教师通过解读知识本质,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分析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数学情境、搭建问题支架、借助思维导图等方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学习路径实现深度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6.
章建跃博士指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要建立在如下三个基本点上: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其中,理解数学是指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理解学生是指对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理解教学是指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三个理解’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数学既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又是方法论的科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教材、教学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思维场,当这种无形而客观存在的数学教学思维得到师生双方很好的控制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很好地得以体现.当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及人与教学资源的交互作用有机贯穿起来时,教学活动便组成思维网络,构成"教学思维场".本文针对教学思维场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使大家对教学思维场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98):46-47
数学思维和数学概念紧密相连,数学一切内容都以概念为基础内容。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将围绕让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概念这一基本目的而运行。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的主体是数学家概念,而给学生设计的一切则是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19.
以"教学用问题"为分析工具,对相同教学内容,3类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为:对教材的处理是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教学用问题的使用存在根本的差异;NT和PT对"元认知"的相关理论和"元认知提示性问题"的使用策略缺少认识;NT更倾向于在巩固中讲授,PT是在引导中逐步建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学用问题的综合性的使用是保证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育是思维方法、思维模式和思维素质的教育.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教学生“会思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认识力.数学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