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解析几何的核心方法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量(性质),核心思想是"数形结合".2017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保持了浙江卷背景熟悉、入口宽泛、解法多样的一贯风格,细细品读深感底蕴纯厚,紧扣解析几何的思想精髓.本文从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核心方法思想出发,着重  相似文献   

2.
<正>解析几何的核心方法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核心思想是"数形结合".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第20题,保持了全国卷背景熟悉、入口宽泛、解法多样的一贯风格,细细品读深感底蕴纯厚,紧扣解析几何的思想精髓.本文从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核心方法思想出发,探析该题第(2)问的解法.一、试题展现  相似文献   

3.
200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9题是一道解析几何题.它一改前两年江苏试题中解析几何题都放在解答题第1题而后移至第3题的位置,体现了解析几何作为高中数学主干知识所应有的地位.该题所考查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均是解析几何教学中所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与基本思想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试题表述简练清晰,思维分析和谐亲切,入手解题自然流畅,但要便捷准确完成解题却又有一定难度,因而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更让人欣喜的是试题本身具有深刻又显现的数学背景.为此,本文对这道试题的解法及数学背景作一些探究与点评.1试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理科解析几何解答题多种思路及解法的分析,体会试题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多方面考查,总结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求解方法,并给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全国高考数学卷Ⅱ第20题是一道关于椭圆的问题.它除了考查直线和椭圆的基础知识外,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其参考答案也是解析几何的通性通法,但从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的角度还有三种不同解法.现把题目和三种不同解法提供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2022年全国新高考数学Ⅰ卷解析几何压轴第21题的解法,通过问题的多角度解析,探寻试题的源与流,聚焦解析几何大概念,优化数学运算.  相似文献   

7.
2023年数学新高考Ⅰ卷第22题是以解析几何中的抛物线为背景,求矩形周长的取值范围问题,考查导数或者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文章从不同角度给出试题的四种解法.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以2014年高考数学广东卷一道线性规划试题为反思载体,呈现这类问题的多种求解途径:截距解法、不等式解法、向量解法、参数解法.从中可以体现数形结合的整体性与逆向思维的重要性.1.常规解法的呈现作为不等式的应用,中学教材《数学》必修5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这不仅体现了数学建模与优化思想,而且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又由于线性规划与不等式、方程、函数等知识直接联系,并自然延伸到解析几何、向量、数列、概率等众多知识模块中  相似文献   

9.
解析几何中的弦对定点张直角问题有很多解法,除了常规解法外还有齐次化、点乘双根法等方法,本文以2007年山东卷解几题为例,介绍求此问题的另一种构造圆方程方法,并将其推广为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10.
2013年高考福建省数学试卷以解题入口宽、数学思想活等特点再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理科数学卷的研究可以看出解析几何的题量较稳定,内容覆盖较全面,解题方法较灵活,试卷的第18题是一道解析几何的解答题,该题的设计立足于基础知识且富有创新,体现"多思少算"的命题思想,本文给出该题的其它解法并做若干评价和思考.试题: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  相似文献   

11.
1 考点释要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每年高考都会出现的一个知识点,如浙江高考卷:2004年的第21题、2005年的第17题、2006年的第19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同时考察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解题的能力.因此,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圆锥曲线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平时复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第19题是一道平面解析几何解答题,文章给出了其四种常规解法,揭示了其背景是帕斯卡定理,还给出了这道高考题的结论的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2019浙江高考第21题的解题策略和命题背景,探究解析几何最基本的转化与化归思想以及目标函数的处理策略,在研究过程中提升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及各省自主命题卷中的解析几何试题,题型新颖别致,自然流畅,内容综合,解法灵活。其中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常把代数、三角、向量、数列、导数等知识交汇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加大了思维密度。解题中需用到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23年全国新高考数学Ⅱ卷第21题,从考生的角度探究不同的解法,从命题者的角度揭示试题的本质,并进行一般化的推广,以高考为教学导向,反思解析几何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推行教学转型.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第22题是一道解析几何题,考查了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抛物线、弦长公式、两点之间的的距离公式,以及函数中的导数、不等式证明等知识,有很强的综合性.本题第(1)问属常规求轨迹方程问题,比较简单;第(2)问对思维能力及计算能力要求很高,属于难题.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此题的解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7.
高考题中的选择题的题型小、解法巧、知识覆盖面广,一般解法都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纵横数学知识的方方面面,常有脍炙人口之感.下面就以08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8题为例,对其解法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浙江高考结束后,考生普遍认为解析几何第二问难以入手,计算量大,变元之间难转化.笔者认为2020年第21题很好地考察了学生的解析几何基本能力,是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坐标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数学模型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18年高考数学浙江卷中第20题,应用探究解析的方法,从解法、变式探究方面进行了研讨,做出了6个变式,获得了一些解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2022年新高考数学Ⅰ卷第21题进行多种解法探究,包括通解通法、平移变换法、参数方程法和向量法等;通过对比不同解法的运算复杂度,选择合适运算途径,提高解题效率和运算精准度;分析试题的条件与结论,将问题拓展至更多的变式和一般化结论;最后通过对该题的分析,反思解析几何综合题复习备考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