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桩基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地基承载力不足,需要采用桩基础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深层或支撑于坚硬的持力层上,另一个是因为地基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变形,需要采用桩基础来减少建筑物的总沉降和差异沉降,以满足上部结构安全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程的建筑场地,如果浅层的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方案了。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几种类型,其中以历史悠久的桩基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与民用建筑基桩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体系。桩基础的主要功能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至地下较深的密实或低压缩性的土层中,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如何选择合理的桩基础形式并保证施工质量,对于节约建设资金、降低造价和保证工程整体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5,(17)
换土垫层法是浅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技术,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是通过将基础底面以下的软弱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去,换填成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矿渣,灰土,粉煤灰)等稳定性材料,并分层压(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从而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或上部结构的变形要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深入研究了换土垫层地基的设计原理,对该类地基处理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墙体或柱传来的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利用地基天然土层的强度可以直接作为基础的地基称天然地基,其土层常为砂土及粘土。当地基承载力较弱,需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作为基础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地基加固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及化学加固法等。主要分析建筑物基础施工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桩基础作为一种深基础,主要是把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持力层中,从而减弱浅层较软弱地层的不利影响,起到一种增强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的作用。对桩按直径进行分类,各国和各专业的分类标准不尽相同,一般认为直径超过800mm的桩为大直径桩。本文以某大直径灌注桩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直径灌注桩的承载力及其沉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是深基础的一种。当天然地基的浅基础沉降量过大或地基稳定不能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时,常采用桩基础。本文对建筑桩基础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场地土质很差,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或上部荷载太大,无法采用天然地基或要严格控制建筑不同部位的沉降时,常用桩基础解决这些问题。若考虑桩穿越软弱土层时能加固天然地基,则桩构成人工地基(如灰土、砂石等挤土桩);若考虑通过桩将上部结构荷重传给坚硬土层,则桩成为深基础。所以,桩在地基土中的工作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桩按承载性质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按所用材料分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材料(闭口钢管内填素混凝土)桩;按成桩方法分挤土桩(如打入预制桩)、非挤土桩(如灌注桩)、部分挤土桩(如打入式敞口桩);按受力条件分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横向受荷桩、组合受荷桩。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9.
运用ANSYS软件对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二类场地的某十六层框剪结构在土层不同(实际土层情况)和相同(假设土层情况)两种情况下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分析;首先通过模态分析得出结构的固有频率和相对振型,对比分析土层情况不同时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其次对体系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得出结构的内力、变形等时程数据,分析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基础和地基土的相互作用,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采用的基础形式之一.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作为桩基础的一种类型,由于它具有对地层的适应性强(能在各种土层中成桩),承载力大,造价低,以及低噪音,低振动等优点,目前在沿海地区(如:上海、天津等地区)地基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广泛地被用于大型厂房,(超)高层建筑,桥梁、港口等建设.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作为地下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因素较多.本文就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如何加强质量控制,结合本人在工作中的经验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设计利用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考虑建筑上部刚度影响,筏板基础的向裙房扩大,利用已有的试验成果,主楼沉降有效范围,在实际项目中,以桩基础与天然地基筏板基础比较,通过计算结果分析,采取筏板基础设计方案,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湿陷性黄土由于其湿陷性对桩基础受力产生不利的侧摩阻力,以山西朔州某电厂桩基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对桩基础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浸水挤密的方法处理黄土地基,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桩基础应力和位移云图,结果表明:浸水挤密处理黄土地基可以减小基础沉降,并且可大幅度提高桩基础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赵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295-295,291
本文以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具湿陷性及可液化软弱地基上,采用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建筑多层住宅,可节约投资、有效控制基础沉降,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涛 《科技风》2012,(19):147
振冲法是解决工程项目基础下沉或变形问题的常见方法,振冲于软弱地基中,依靠压力填料在扩散、延伸、劈裂过程中对其周边土体产生的充填与挤密作用,将原地基土负荷承受反应机制与物理力学性质改变,使沉降变形程度降低,并将地基承载力提高,进而使填料固结体能够有效地对上部荷载进行承受。本文通过在穿渭河供热管网工程项目出现的基础下沉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2)
近年来,国内海上风电发展迅猛,基础多为高耸基础,其中大直径单桩基础是近年来最常用的一种典型基础型式。挤密砂桩作为一种常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国内研究多集中于软土地基加固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方面,针对大直径单桩桩基转角控制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挤密砂桩对桩基泥面处转角的控制影响。结果表明,挤密砂桩可以有效解决桩基泥面处的转角问题,该方法实施经济高效、对后续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高层楼房建筑施工中,由于地质情况(淤泥地质)较差,属于软弱土地基,其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等特性,极易出现局部剪切乃至整体滑动失稳的危险,不能作为持力层。因此,设计单位选择灌注桩基础并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以提高软弱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基础的沉降。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软弱土地基处理方式,它能有效地把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地层上。但由于桩基础是在地下施工,隐蔽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因此,必须更加严格地监理其施工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结合监理实践,谈一些对灌注桩基础质量监理的体会和看法,以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7.
桩基是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型式,以桩基承载力支撑上部结构荷载,在软土地基地区建造多层建筑,为控制过大沉降,采用以控制沉降为主的桩基,形成桩土复合地基。论述了为不同目的桩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地基基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基础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建筑物对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论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基础的选型必须根据上部结构的荷栽、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和工程造价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确定。结合索普60万吨/年醋酸造气工艺技改项目的设计工作,浅谈一下地基基础设计。  相似文献   

19.
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为了提高桩端持力层的极限承载力,目前在桩基础施工中经常采用桩端基础扩底高压注浆技术提高桩承载力,本文主要结合多年施工桩基高压注浆桩,探讨在压力注浆桩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的桥梁建设工程施工中,往往采用桩基础作为桥梁基础形式,以增大桥梁基础的承载力,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和效果。其中钻孔灌注桩是最常用,也是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的一种桩基形式。但是从工程实践来看,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即桩基础施工常常发生断桩事故,严重影响了桥梁基础的稳定性与整体性,使桩基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和功能,必须要进行接桩,甚至重新钻孔灌注新桩,给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都带来很大影响。现重点对桩基础桥梁断桩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断桩形成的原因,探讨其相应的防治对策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