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卓乐 《声屏世界》2004,(5):40-41
抱歉!在正式论述之前,我必须提及妈妈常教育我的一句话——“卖什么吆喝什么”。因为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犯嘀咕了。“试谈广播流行音乐节目的‘回归‘”。我在干什么呢——谈广播?谈音乐?还有回归?明白了,我是不是正以一个热爱音乐的广播从业者的身份在谈论一种叫“回归”的精神呢?我想我在“卖什么吆喝什么”的基础上要更上一层楼了,所  相似文献   

2.
崔艳  孙瑛 《声屏世界》2001,(4):21-22
电视谈话体评论节目的基本特点就在于“谈”。它是特定的谈话人选在相对固定的谈话环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因此,谈话节目成败的关键在于话题的选择,参与谈话人员的选择,主持人的驾驭能力及节目的定位等。  相似文献   

3.
“三贴近”为广播电视工作者指明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主持人要实现“三贴近”,就要做到心入、情入、身体力行投入,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要使节目“三贴近”只能是空话、套话。  相似文献   

4.
夏颖  王继发 《青年记者》2007,(14):106-107
2005年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品牌节目“超级女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地方台的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奇迹。仔细研究“超女”的节目形式,无论是前期策划、录制过程,还是后期包装,都与以往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倾向有很大的区别。追求原始的录制过程,将真实放在第一位的节目宗旨都将传统的审美观念进行了大换血。而中国电视行业更是发掘出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有审美潜力的节目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深圳电视台的《法治纵横》栏目是1995年11月在广东省将深圳确定为依法治市试点市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迄今已播出350多期,经过7年多的“洗礼”和磨练,逐渐成熟并成为全国同类栏目中的知名品牌,节目在全国近20个省市电视台交流播出,1997-2002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法制栏目类一等奖,短片类一、二等奖和中广学会城市电视社教节目评比栏目类二等奖。是深圳电视台少数“存活期”超过7年的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6.
继肥皂剧、历史剧、情境喜剧、综艺晚会等节目相继盛极而衰,智能竞赛类节目又成为电视台的“新宠”。以中央电视台“幸运52”、“开心词典”两档强势节目的火爆成功为龙头,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竞赛类节目,“满汉全席”、“超级挑战”、“十万个为什么”、“挑战主持人”等竞相涌现。放眼看去,无论是游戏类节目还是智力竞赛类节目,似乎不与“竞  相似文献   

7.
党华 《中国广播》2008,(2):76-76
《南方谈交通》节目是河南交通广播2002年4月开办的一档品牌节目,每天10:00~11:30播出。《南方谈交通》的节目宗旨是关注民生,服务出行,“帮您排忧难,为您办实事”。  相似文献   

8.
张方 《青年记者》2007,(8):64-64
读报类节目“遍地开花” 早在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首都报纸要”节目(也就是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要”),可视为广播电视读报节目形态的雏形。在21世纪曾经一枝独秀的凤凰卫视2003年1月6日开播的“有报天天读”,将解读全球重要报刊头条新闻及主要社论作为节目重点,短短半年时间收视率飙升凤凰卫视节目前三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热线”节目,特指近年在全国范围内风行的广播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来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开通。政风、行风热线”的省份已经达到29个”。如何找寻探究这类栏目长久发展的生命因子?如何归纳这类栏目的核心传播力?如何调动各方力量使得热线更热?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探析总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解析国内的"真人秀"--兼评《生存大挑战》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或游戏节目。2000年以来,“真人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它始于荷兰的《老大哥》,其后,美国CBS的《幸存者》,FOX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更将这一新的节目形式推向了高潮。“真人秀”使收视率急速飙升,为欧美各大电视台创造了巨额利润。  相似文献   

11.
洪娟 《视听界》2002,(4):58-58
所谓独立型主持人,是“独立地承担整个节目采编播各个环节的工作,几乎是节目的唯一制作人。”(傅成励:《再谈主持人的类型》)。一般来说,凡开设戏曲节目的县市级电台,主持人都是一人一杆子插到底,属独立型戏曲节目主持人。他在整档节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访谈节目要求主持人既要“访”也要“谈”,而且是要恰如其分地进行访谈。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驾驭好节目.就应该很好地和被访谈的嘉宾实现平等交流,并且善于引导,以控制好节目的进程和方向,主持人要发挥好引导嘉宾的作用,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引起了学界关注。本文认为布氏“电视知识分子”理论并不能解释中国现代社会二者之间的全部关联现象。作者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传媒时代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公共知识分子”、“传媒知识分子”、“节目专家”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各种知识分子的判定标准,并简略分析了各类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指出,一味地批判并不代表公允,正确的态度是区别对待。对于“公共知识分子”和“节目专家”,应从道德上鼓励,制度上保障。对于“传媒知识分子”,则应提倡学者及传媒自律,并从法律上保障相关制度的健全。  相似文献   

14.
冯莉 《新闻前哨》2001,(9):24-24
主持人节目与主持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虽不太长,但发展迅速,已经开始脱离初始的稚嫩,逐步走向成熟。众所周知,主持人是主持人节目的产物,而主持人节目的成功与否,主持人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括电视等大众传媒在本质上讲是单向性的,为了完成传媒与受众的互动与传输,主持人节目形式弥补了这个不足,主持人在传媒与受众之间搭起了“连心桥”。那么,主持人在节目传输过程中如何搭好这座“桥”,如何让节目传播与观众的反馈在“桥”上畅通无阻,这是主持人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也就是主持人与节目各环节的“融合”。 主持人个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李莎莎 《青年记者》2007,(14):112-113
2005年,是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红火的一年。随后,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电视选秀节目,围绕娱乐这一主题,“海选”、“PK”成为大多数选秀节目的行走路线。伴随着数量的增多,受众的关注视点被分散,选秀节目在表面的繁荣之下慢慢冷淡,并引发了来自各界的质疑之声。于是,面对这个尚可开发的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台的小说连播节目,被人们誉为“上帝青睐的节目”。我们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多年来重视并下功夫经营这个节目,取得了一定成绩,录制的节目先后在省内外获奖。我们在历经30多部500多集的编播过程中,始终坚信这样一个道理:“思则悟,行则远”。若使小说连播节目能长久地被“上帝”所青睐,我们体会应走好四步。  相似文献   

17.
李薇 《新闻记者》2006,(3):35-36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我国的受众研究正体现出从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趋势,以“受众为中心”传播观念的也被媒体大力倡导。但在具体的传播实践中,受众所真正享有的中心地位却有待质疑。由于业界把“受众参与式”节目作为体现“受众为中心”传播观念的主要方式,故笔者从“受众参与式”节目人手,对受众在节目中享有的实际地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两克拉八心八箭要20多万,而我们的八心八箭只需要998块,998块人民币!只有39颗哎。”主持这档“水晶钻石电视购物”节目的侯总因生动的“主持风格”迅速成为网民讨论的热点,而且还在短时间内集聚了大批“粉丝”。人们之所以会将购物节目“主持人”和传统主持人划为一体,是因为二者都是在荧屏上用语言来表达有效信息的信息传播者。但购物节目“主持人”不能与传统节目主持人划为一体,因为节目要求他们成为购物专家。  相似文献   

19.
张健华 《新闻界》2007,(1):87-87,86
一、谈话类节目的瓶颈问题目前,电视谈话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躁动与喧闹之后,渐趋稳定,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而就是这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形成了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桎梏。可以说,谈话节目越“谈”越难,陷入了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20.
广播节目的市场化是由节目“交流”演变为节目“交易”并进而“市场化”的。最近几年举办的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广播节目交流会,实际上都是以买卖节目为主,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办第三届的时候,更名为“全国广播节目展销会”。三届全国广播节目交流会或展销会极大地催生了市场化节目的繁荣,促进了节目的市场化。那么.节目“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