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双手双球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两腿弯曲,含胸收腹,在身体的体侧双手运球,运球时肘关节稍抬起。动作难点:左右手运球时掌握好节奏。注意问题:1.运球的部位一定是手指(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2.运球时抬头,重心降低。辅助练习:1.先做原地单手运球;2.做原地双手运球;3.完整动作练习。二、熟悉球性之手指连续拨球动作要领:指尖部位触球(手指紧张),当球离开手指指尖的同时,异侧手前臂从球与手之间穿过,完成动作。动作难点:手背一定从球与手之间穿过。注意问题:1.下肢放松;2.手背一定从球与手之间穿过。辅助练习:1.徒手做抛球、穿臂的动作练习;2.…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校体育》2015,(Z1):68-69
<正>一、双手双球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两腿弯曲,含胸收腹,在身体的体侧双手运球,运球时肘关节稍抬起。动作难点:左右手运球时掌握好节奏。注意问题:1.运球的部位一定是手指(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2.运球时抬头,重心降低。辅助练习:1.先做原地单手运球;2.做原地双手运球;3.完整动作练习。二、熟悉球性之手指连续拨球动作要领:指尖部位触球(手指紧张),当球离开手指指尖的同时,异侧手前臂从球与手之间穿过,完成动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无球移动+接同伴传球+原地运球练习方法:2名学生为1组,间隔2~3m,学生A进行原地运球,学生B徒手做1次左右、前后的脚步移动动作后返回至起始位置,学生A快速将球传给学生B,学生B进行原地运球,学生A进行脚步移动练习,以次类推(图1)。练习建议:运球学生眼看脚步移动的同伴,同伴完成脚步移动后,快速将球传给同伴;集体练习时,每组间应保持适度的距离,防止冲撞。拓展练习:运球学生可一边运球一边  相似文献   

4.
一、熟悉球性 1.原地或行进间左右手交替换手"v"字运球.做此练习,教师要强调运球的高度,在膝关节上下最好.起先可以从腰部的高度开始练习,慢慢地降低身体重心和运球的高度.为了掌握主动控球能力,可以在练习时固定运球落点(或线),反复练习原地或行进间左右手交替换手"v"字运球.  相似文献   

5.
<正>一、剖析两个案例同样的"篮球运球过人"教学内容,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一)教学方案方案一:熟悉球性→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曲线运球→让学生讨论有哪些运球过人的技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体前变向运球过人→面对标志物。如,标志杆的练习→面对消极防守的练习→一对一的实战练习→运球  相似文献   

6.
依据篮球运动的特点,整理出熟悉球性的多种方法,对掌握篮球技术的练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单人练习法 1、原地或移动中运球,可做不同高度和方向的练习,也可做急停急起、背后左右手运球练习。  相似文献   

7.
<正>一、单手运球抛接水瓶练习练习方法:两脚左右开立,一手拿矿泉水瓶,一手拿球。练习者一只手原地运球,同时另一只手向上抛接水瓶(图1)。练习要求:练习者运球时,重心降低,运球高度不得超过肩膀。进阶练习:初始阶段,练习者抛接的高度由低到高,并由原地运球至行进间运  相似文献   

8.
<正>本课教学流程清晰有序:从准备活动的熟悉球性,到辅助练习的双脚原地踩踏球(分解动作练习、完整动作练习、由慢到快练习)—双脚原地踩踏推拉(示范讲解、自主练习、展示)—双脚交替踩踏运球(示范讲解、自主练习、展示),到游戏(素质练习),再到放松与评价总结。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由易到难、层次分明、递进性强,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教学环节紧凑、衔接自然流畅。同时,执教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尤其是足球基本功技艺精湛厚实,其教学过程中注  相似文献   

9.
<正>一、关于练习设计的合理性的思考在本节课的基本部分,脚背外侧运球的教学中,执教者首先安排了三个练习,分别是:练习1:两名学生各持一球,相对站立,练习开始后向对方脚背外侧运球,当双方相遇的时候,运球从对方的右侧入(变向),到对方开始运球的地方停球。练习2:练习者一人一球,绕顺时针方向一圈,然后绕逆时针方向一圈。练习3:两人一组,一人一球,一人原地做球性练习,一人脚背外侧运球绕过  相似文献   

10.
一、双手运球训练练习方法:练习前,将瑜伽球放于墙壁和练习者背部之间(肩膀以下臀部以上),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膝关节弯曲成半蹲姿势,腰部挺直上体稍向前倾。练习时,练习者双手在身体的两侧进行原地运球(图1)。练习目的:增强下肢的稳定性和提高运球的稳定性。练习建议:每组60秒,进行3组,间歇120秒。  相似文献   

11.
李娟 《体育教学》2010,(4):55-55
一、熟悉球性练习 1.自抛自接. 2.自抛后将球停在地面. 3.各种形式的运球(前后拉运球、左右拉运球,胯下各种运球、背后运球、转身运球、双手同步运两球,双手异步运两球). 4.行进间的胯下8字提拉球.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互动组合增加练习密度本课设计:练习1:学生一人"直线运球+传球",一人原地等待接球。练习2:一人曲线运球传球,一人曲线跑接球。思考分析:通过观摩发现,学生一人在练习曲线运球时,另外一人不是在原地等球,就是在做无球曲线跑,虽然这些练习在篮球的教学中也可以存在,但是对于这节课而言,学生的原地等待和无球曲线跑,缺乏设计目的和意图,因为原来学生本来就是人手一球,而按照本课的设计练习,另  相似文献   

13.
<正>情感目标1(内容:篮球——复习原地运球、学习直线运球)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娱乐情感,提高想象和交往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得心理素质。情感目标2(内容:篮球——复习原地运球、学习直线运球)是在学生进行原地运球与直线运球练习时,喜欢重复练习,并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团结合作、集体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在教师安排运  相似文献   

14.
<正>一、准备部分练习在准备环节中,可以安排结合球的柔韧练习,帮助学生在热身的同时熟悉球性。1.拨球绕腿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将球放于两腿之间的地面上;开始后,左手拨球将球经脚前绕过左腿,从两腿之间拨回;再用右手拨球绕过右腿回到两腿之间;两手交换进行(见图1)。作用:培养学生球性,提高学生对球的感知;促进学生下肢和腰腹柔韧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一、案例:双手胸前传接球(一)指导思想学生能说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要领,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做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在练习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对篮球练习体现出较高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信自强、愿意展示自我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教学步骤1.课堂导入(1)语言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的熟悉球性的玩法。(2)通过变换不同的玩球方法,多次进行练习使学生更加熟悉球性。导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相似文献   

16.
篮球,是中小学生们都很喜爱的一项运动,也是中小学经常开展的体育比赛活动之一。那么,如何教好篮球课也是广大中小学体育老师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就有关如何进行运球、投篮和持球突破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出一些建议,供体育教师们学习与参考。一、运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建议 1.运球的教学顺序是:原地运球,行进间直线高、低运球,运球急停疾起,身前变向运球,背后运球,转身运球,胯下运球。 2.运球的关键是控制能力和手脚的协调配合,因此,手上功夫要天天练,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  相似文献   

17.
<正>一、"流水线"形式的组合篮球运球投篮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教学内容。在组合练习思想的指导下,笔者把运球投篮这个练习分为开始(原地)、技术练习、结束返回(移动)、等待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见图1)。在图1中,运球投篮练习就像一套紧凑的"流水线",而四个环节如流水线上的四个"生产单位"。在练习中,教师可在"生产单位"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技术、身体素质动作,比如原地运球(A)、原地到技术练习(A-B)的单脚持  相似文献   

18.
《篮球》2007,(2)
练习一:体前结合胯下八字运球(一)运动员双手各运一球开始练习(如图1-1),左手由前向后作胯下运球的同时右手作体前变向运球,右手接左手的球,左手接右手的球(如图1-2、1-3),然后右手由前向后作胯下运球的同时左手作变向运球,左手接右手的球,右手接左手的球(如图1-4、1-5)。如此练习30~40次后,变换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一、模仿游戏"升降机"目的:掌握随球上升缓冲、下落按压的重点动作。在专项练习中可以安排两项游戏,一是左右手拨球的比赛,在提高学生球性的基础上,初步建立手指及指根部拨球、掌心不着球的要领;接着进行双人上下"升降球"的游戏练习,体会向下按压球以及随球缓冲上引的要领。方法:原地左右手拨球:两脚左右开  相似文献   

20.
浅析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篮球技术动作、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1.1时间感觉球性阶段青少年一开始接触篮球往往兴奋性较高,对篮球的投篮较感兴趣,运球技术较差,因此,篮球在教学训练的初期阶段,重点以时间特征为主的感觉球性教学训练为主,多安排使青少年快速熟悉球性的训练,如大量使用各种运球(要求视觉脱离篮球)、运球突破技术、投篮技术等的教学训练,球与篮圈的空间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让运动员感知球对机体的刺激强度、在与篮球接触中不断的获得记忆痕迹,达到快速地掌握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