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后蹬不充分,特别是伸髋不够,身体重心提得不高。 纠正方法:练习双手叉腰跑、后蹬跑、上台阶跑,提高身体重心并体会后蹬动作。此外,也可以做一些增加大腿力量的练习,如立定三级跳阳负重下蹲跳起。二、摆动腿前摆不高 这是由于大腿屈肌力量不够强,后蹬不充分,上体过于前倾引起沟。 纠正方法:做发展大腿屈阻力量练习,如负重原地高抬腿跑和行进间高抬腿跑、蹲跳和双手抱膝跳及上坡跑的练习。三、小腿向前甩动跑 纠正方法:练习小步跑,使学生体会大腿积极下落,脚前掌着地;练习高抬腿跑。发展膝踝两关节的灵…  相似文献   

2.
<正> 途中跑是快速跑的主要部分,是中、小学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易犯的错误,分析原因,进行纠正呢?现阐述如下: 1.“坐着跑”。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后蹬不充分,特别是伸髋不够,身体重心提得不高。纠正方法:练习双手叉腰上的跑,后蹬跑,上台阶跑,使身体重心提得高,并体会后蹬动作,也可以做一些增加大腿力量的练习,如立定三级跳和负重下蹲起跳。  相似文献   

3.
1、后蹬不充分或坐着跑。纠正方法:(1)多做后蹬跑和弹跳的练习;(2)加强腿部力量和柔韧性(侧举腿、体前屈、伸臂、体侧屈等)的练习。 2、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得过低而造成的步幅过小。纠正方法:加强髂腰肌力量的练习(高抬腿跑、悬垂举腿、仰卧剪腿等)。 3、动作紧张;脚着地时阻力大。纠正方法:(1)、教师反复讲解示范,使学生加深印象;(2)多做加速跑;(3)由小步跑过渡到加速跑;(4)安排一些协调性的练习(徒手操,集体舞蹈等。) 4、跑的路线不直(包括身体左右晃动或身体上下起伏过大)。纠正方法:(1)沿着划好的直线跑;(2)跑时左右晃动的往往是两腿的力量相差大,为此要加强弱腿的力量练习;(3)重心上下起伏往往是后蹬角过大而引起的,因此要减小后蹬角,上体保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由于年龄小、骨骼发育还不健全 ,肌肉力量相对也较弱。加之自身身体素质发展不够全面等等原因。因而在平时训练跑、跳练习时 ,由于肌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在后蹬过程中被动充分拉长不够 ,从而造成后蹬不充分和肢端用力不好的现象 ,如果用传统的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行进间练习来纠正 ,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在行进间练习的后蹬过程中 ,伸膝的股四头肌紧张 ,影响了伸髋的幅度 ;伸踝的小腿三头肌紧张又影响了伸膝的幅度(因为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分别又是屈髋肌和屈膝肌)。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 ,除了增加这些肌肉的伸展性以外…  相似文献   

5.
短跑的全程技术包括起跑、疾跑和途中跑、终点冲线三个部分。而中学短跑教学则应着重教好途中跑,因为这是决定跑速和跑的能力重要因素。途中跑要求保持起跑疾跑后的速度和发挥最大速度,而速度高低很大程度又决定于后蹬、高抬腿两个要素,故教学中要首先解决后蹬、高抬腿两个重点技术环节。学生跑时出现的错误、缺点有不少都和这两个重点问题解决得不好有关,因此教学中必须通过多种跑的专门练习和辅助练习来增强腿部力量,使学生掌握好这两个环节。学生在短跑练习中容易产生的主要错误有如下三种: 1、坐着跑。产生原因是后蹬没有充分发挥,后腿没有蹬直,髋关节没有伸展,重心低。 2、前摆大腿抬不高,下压不积极。产生原因址大腿肌肉和腹肌力量差。  相似文献   

6.
<正>在短跑教学中,为了改进和完善途中跑技术,常采用一些跑的专门性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以此发展学生腿部力量,改善步幅和步频,提高短跑成绩。而掌握后蹬跑技术对纠正途中跑中后蹬不充分、坐着跑、步幅过小、摆臂不积极等缺点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练习者提高途中跑技术也有很大帮助。但后蹬跑技术掌握起来相对难度较大,教材内容也较枯燥,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好后蹬跑技术很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7.
浅谈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短跑是一种快速力量性的项目,其特点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完特定的距离,因此选择身体素质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应符合短跑的特点。一、跑的专门练习①高抬腿跑、支撑高抬腿跑、行进间高抬腿跑;②静止高抬大腿下压腿(负重与不负重),要求支撑腿脚跟提起,大腿下压,踝关节放松;③负重或不负重的摆抬腿,要求前摆尽量高抬大腿,后摆使髓关节打开,拉长大腿前群肌;④负重车轮摆腿,要求动作幅度要大;⑤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摆,要求前摆结束后大幅度地放松向后摆动,后摆结束后大幅度地放松向前摆动。二、发展后留力量练习①拖重物跑(拖车轮胎…  相似文献   

8.
800米跑是属极限下强度周期性项目,有的人又把该项称为拉长距离的短跑。根据它的技术特点,在训练时应提出“两高、两近、一放松”的要求。一、两高:在跑的过程中步频高、身体的重心高1.决定速度的因素是步幅和步频。发展高频率是提高中跑速度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训练时应多做些与提拉前摆有关的练习,用增加提拉和前摆力量的方法来缩短周期加快频率。如多做长距离快速后蹬跑或1分钟质量高抬腿练习等。2提高重心是减小地面对人体水平反作用力(即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图示分析可知重心不同,水平反作用力就不同(即F11<FI)。同时…  相似文献   

9.
高抬腿跑是让学生体会在快速跑中高抬大腿动作,纠正大腿抬不高或蹬地腿蹬不直等;即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又能增强髋关节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力量,提高跑时大腿高抬的能力和加快动作频率等,在教学时,应逐步提高要求,注意抬腿动作要自然,防止上体过分前倾或后仰,注意支撑腿的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展,两  相似文献   

10.
对短跑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的动作要领、作用、教学要点,练习方法,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技术分析 随着短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特点也由原来的“摆动式”发展到当今的“屈蹬式”,在技术上更加强调高抬大腿、积极送髋、快蹬快摆、积极扒地,后蹬瞬间支撑腿膝关节不完全伸直的屈蹬技术。随着塑胶跑道的广泛应用,在跑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高重心、高摆大腿和短促的后蹬动作的跑法,形成更加适合快速跑的技术。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通过大重量、大强度的深蹲练习来增加腿部力量。这种训练方法固然可以增加腿部力量,但是这种训练侧重于发展股四头肌和髋屈肌群的力量,会造成肌纤维缩短  相似文献   

12.
后蹬跑是短跑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专门练习。它主要是增强大腿后部肌肉力量,体会跑时后蹬阶段够、膝、踝三关节用力顺序和蹬摆动作的配合,发展腿部力量,对纠正后援用力不充分和“坐着跑’等错误动作作用很大。现归纳以下几种练习方法供选用。一、原地和支撑练习1.双手扶支撑物(肋木或墙壁)做后俊和前摆的练习。要求蹬地时充分送破,另一腿屈膝向前上方摆起。2.俯撑做后蹬跑练习,要求后蹬腿蹬地时充分蹬直。3.原地弓箭步交换跳,动作幅度由小到大,上体正直,蹬地时,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出。二、行进间练习互弓箭步走,要求前腿弯曲,…  相似文献   

13.
在专项力量训练中,提高腿部肌肉群力量,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多数训练都是强化大腿前肌肉群,如在练习中所采用的蹬伸练习、高抬腿跑、加速跑以及许多下肢力量练习的方法和手段,股后群肌力量相对强化得较少,并且练习方法相对较少。由于解剖学结构的原因,加之训练手段的局限性,往往导致大腿股后肌群与股四头肌力量发展的不平衡,这是紧张的训练和激烈比赛中,大腿股后肌群容易受伤的主要原因。同时,肌肉力量的不平衡也是限制短跑运动中运动员速度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股后肌群是大腿后部屈肌,它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是伸髋和屈膝,但一般人对其在运动中的特点和损伤机理不够了解,导致损伤经常发生,应在教学与训练中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跑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体会腿部高抬前摆,发展抬腿动作,增强腿部力量等,是一项很好的练习方法。但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髂腰肌力量较弱的学生,他们在做此练习时,大腿往往抬不起来,形成重心下坐和支撑腿弯曲,坐着跑等错误现象,有的甚至身体后仰过大,挺着肚子跑,致使整个动作很不协调,不能达到腿部高抬前摆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体会积极抬腿前摆动  相似文献   

15.
原因一:跑时全脚掌着地跑是单脚前脚掌着地支撑与腾空相互交替的周期性运动。教学时,许多教师往往忽视提醒学生跑时前脚掌着地支撑腾空的动作要点,大多数学生下意识地认为跑是走的一种加速运动。练习时采用全脚掌着地支撑,后蹬用力不够,身体重心前移不到位,脚后跟着地次数频繁,从而造成坐着跑。纠正方法:1.让学生理解、掌握跑的动作要领。2.让学生体会前脚掌前扒、后蹬用力、重心前移及手脚摆动等一系列动作的协调连贯性练习。3.原地做前脚掌蹬跳起向前的动作分解练习。原因二:(上)下肢摆动幅度小跑时,(上)下肢是一种协调而连…  相似文献   

16.
快速跑最主要的阶段是途中跑,途中跑好坏的关键因素是后蹬跑,因此在小学阶段如何教好后蹬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课室内教后蹬跑,可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1.提腿抱膝。这个练习实际上是加大高抬腿跑的难度,一脚支撑,另一腿提起,大小腿折叠,大腿尽量靠胸,同时两手抱膝。两脚轮换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容易产生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跑时步幅迈不开产生原因: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提高步频方面,腿前摆过低,膝关节紧张。纠正方法:宽大步幅划线跑,男生每步在2.10米左右,女生2米左右;多做行进间垫跳高抬腿跑。2.摆臂方法和方向不正确产生原因:摆臂技术概念不清,重视不够,肩部紧张。纠正方法:示范正确的摆臂方法及强调摆臂在途中跑时的意义;多做原地连续提腿摆臂的辅助练习;做节奏跑、节奏跳  相似文献   

18.
在短跑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在途中跑支撑腿前摆过程中,脚前掌、脚后跟碰、擦摆动腿小腿部位的“擦腿”现象。不但影响了速度,而且容易造成运动损伤。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问题的所在。1.“擦腿”产生原因:(1)途中跑支撑腿缓冲较差,用力不稳定,摆动腿折叠不充分。(2)跑动中上体不稳定,左右摇摆。(3)跑动中身体不放松,下肢力量较弱。(4)生理上有“0”型腿和外“八”字脚。(5)跑道不平整。2.纠正的方法:(1)加强跑的摆动练习,强调大小腿的折叠。多做压摆橡皮带、车轮跑的负重练习。强调支撑腿的用力稳定,运用高抬腿跑…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进行途中跑练习时出现“坐着跑”的现象,就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身体重心的问题。上体后仰重心偏低,极容易产生“坐着跑”的错误动作。2)后蹬发力效果不好的问题。后蹬发力动作和角度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短跑技术教学的误区──高重心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不少短跑教练员都认 为高重心跑才是合理的短跑 技术。由于踝关节要尽量踮高来着 地,缓冲时踝、膝、髋三个关节中,踝 承受的缓冲量较大,膝则较少,由于 膝部缓冲较小,后蹬前膝角偏大,则 后蹬角也偏大,步幅就小。这是我国 短跑运动员步幅偏小而一直未能得 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出现这种教学误区的原因,主 要是我国的田径训练理论和教学都 是来自50年代苏联专家的传授,直 到现在都未有大的改进。学习跑的 主要专门练习是小步跑、高抬腿和 后蹬跑,而这些练习都要求尽量踮 起脚掌来做。评定运动员技术好坏 的标准是看跑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