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课心理气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育教学是一个双边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个环境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彼此交往,在心理体验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就是体育课的心理气氛。它是体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条件,也是体育课共同活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构成体育课心理气氛的基本元素构成体育课心理气氛的基本元素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境。这三个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里的学生并不是指个别学生,而是指学生群体。二、体育课心理气氛的分类及特点根据课堂心理气氛的状态,粗略地可分…  相似文献   

2.
黄汉 《体育师友》2003,(2):16-17
体育新课程标准(以下简《课标》的实施,增加了学生和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活动,它是动态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同处于一个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交往,能在心理体验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这就形成了体育课的心理气氛,它是体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电是体育课共同参与运动的一项重要评价内容。通过优化课堂心理气氛,其一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其二可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实现新课标的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创造良好的体育课课堂心理气氛,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努力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然而,以往对于体育教学过程中诸种心理现象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学生兴趣、动机等个性心理特征方面,而对于体育教学中的群体心理现象,特别是体育课群体心理气氛的研究尚相当薄弱。本文拟运用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对体育课群体心理气氛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理论构架等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学校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创造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追求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意向、动机、兴趣等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运动技能的形成,认识水平的提高,情感的交往等都是在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因此,探讨如何把握体育教学课的心理气氛,对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无疑有着重要的理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的课堂心理气氛系指在上体育课时班级的全体成员所表现出的态度与情绪状态。它能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积极程度,教与学的协调程度、教师与学生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满意程度等,是教学过程能否赖以顺利进行,教学任务能否赖以完成的基础。本文试通过对体育课课堂心理气氛的反映指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促使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方法,以利更好地充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学生体育技术考评中的心理行为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在学生体育技术考评中的心理行为及其调控●张卫民张鹏黄方伟刘学生的体育技术考评,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学生的体育技术考评中,教师的心理行为对学生体育课的考核成绩及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影响极大。由于教师在评价学生体育技术时,其心理活动变...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如何在体育课中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一话题,多数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场地器材安全、保护与帮助措施等较为直观的方面,却疏忽了学生体育学习心理安全防范与心理环境的营造。在此,笔者主要从心理安全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心理安全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前提基础。体育课中,更应加强学生心理安全防范与心理环境的营造。学生体育学习的过  相似文献   

8.
冰上运动项目是北方高校体育课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生对冰上课厌恶的心理是教师正常完成冰上课教学目的、任务必须克服的消极心理,就冰上运动厌恶心理产生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对策进行简单论述,供体育教学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的双边活动如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课将会收到较好效果。什么是和谐的气氛呢?就是教师上课时态度和蔼,讲解具体生动,示范优美正确,学生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大家知道,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随意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及行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重要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本文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总体评价较为一般,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兴趣及体育课学习成绩与他们同体育课教师之间的情感、心理关系存在着较大的相关关系,体育教师和学生在角色认知特征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体育教师的角色认知是实施课程改革,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袁存柱  王颖 《体育科技》2005,26(1):70-73
通过自制问卷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海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评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来源、年级、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较大的差异,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关系密切;从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和锻炼项目来看,海南省高校体育师资的专项设置基本合理;学生对体育课的建设也提出了一些发展性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观念,忽视了高校体育的心理功能因此走入“体育即育体”的狭路;城市来源的大学生对体育课态度、认知、情感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行为意向却低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影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态度的主要教学因素是:学生体育基础差,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健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师生之间交流不足、尚未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气氛。旨在探索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未来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内容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优化体育课堂的心理气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体育课堂的心理气氛●蔡高山冯勇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是心理品质的信息传递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形成心理气氛的过程。体育的教、学、练的意向、动机和兴趣等,总是在一定的气氛中产生的。认知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完成的,而人的心理活动也必然伴随始终。宽松、活泼的教学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动机”,为一节成功的体育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赵申  李娜 《中华武术》2024,(3):61-6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当今的大部分体育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体育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基于此类现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洞察初中生的心理规律,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依据学生的需求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通过运用心理规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进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谈课堂气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气氛是指存在于教与学双边活动中的情绪特征和经常表现的行为风格。如紧张的气氛、活跃的气氛、平静的气氛等。如何调控学生的这种情绪,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才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练习兴趣是教师组织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学生的积极性十足,情绪高涨,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体育课堂气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因素通常体育课教学中大多数表现为严肃、紧张有余,生动、活泼不足,课堂气氛的节奏韵…  相似文献   

17.
<正> 体育周记是指体育教师要求学生每星期利用课外时间写一篇周记,交体育教师批阅。体育周记的内容主要以体育课为主,可多方面、多角度叙写。我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坚持让学生写体育周记,获益匪浅。具体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能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在体育周记中,学生常反映出多种情况。如对体育课的生理反应、心理感受、意见与要求,学习技术动作的体会,对体育课教材内容与组织教法的看法等。教师通过批阅学生体育周记而获取大量的信息反馈。这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改进教法,提高教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意向、动机、兴趣等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运动技能的形成、认识水平的提高、情感的交往等都是在体育课堂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因此,探讨如何把握体育教学课的心理气氛,对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契约与体育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严格体育教学,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确保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呢?笔者从心理契约理论出发,谈谈心理契约理论(Theoryofmental—contract)对体育教学传授的有效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师生双边的协作性等多方面的影响。一、心理契约理论与教学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就其本质来说都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交互活动的过程,它是以学校教育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为内容、以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求知受教为载体的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谢秀娟 《精武》2012,(15):91-91,93
本文就初中体育实战教学中教师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气氛展开探讨,并就如何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适良好的教学效果及课堂心理氛开展开探讨,对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街实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