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定价:118.00元(包括邮费)内容简介《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年度研究报告。本报告(2013)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多年形成的评价方法,利用大量的研究统计数据,权威性、综合性、动态地给出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各项创新能力分析,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本报告在历年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以包括性创新为主题的研究报告。报告建立了一个包容性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政府在推动包容性创新方面的作用,企业推进包容性创新的实践,评估了高校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论坛》2005,(5):87-87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4-2005》旨在对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作一个客观、动态和全面的评价。该报告通过大量的数字和科学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区域创新总的能力作了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并对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逐一作了分析,是一本研究中国技术创新国情、了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多样性、进行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的重要著作,是政府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决策的重要参考读物。本书内容概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区域创新能力分省、市、自治区综合指标;区域创新能力分省、市、自治区报告;区域创新能力分省、市、自治区基本指标;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含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3.
<正>定价:118.00元本报告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多年形成的评价方法,利用大量的研究统计数据,权威、综合、动态地给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各项创新能力分析,为地方政府、研究者和社会各界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产业关联及结构、科技转化能力、创新环境支撑5个维度,筛选并构建包含34个末端指标的评价体系。以中国激光产业2019年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AHP)-熵权法模型,对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大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从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局面。其中,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强;华中地区有较好的政策环境支撑,但在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方面仍有待加强;华北地区整体集中度较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按照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建立了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详细的数据加工,对以省为单位的区域创新能力作了分析。这些结论对各个地区评价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进行政策调整有善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莹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61-26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区域的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保障基础。东北三省是我国最早、最老而且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为使东三省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要建设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创新体系。本文通过针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提出了系统的评价,找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经济日益直接参与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搜集中国大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内生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量化角度,惯性对创新活动确有巨大影响,这说明创新活动与地区的文化积累有很大关系,为打造创新文化以增强创新能力的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数是区域创新活动的一个显著因素,应扩大高技术产业人员的就业规模;专利的弹性系数比高技术就业人员数的弹性系数高,说明专利存量是我国取得新专利的重要来源,应强化企业的自主研发和专利保护,以形成知识积淀和专有技术。  相似文献   

8.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李丹  刘瑶 《科技管理研究》2023,(15):114-124
探讨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机制,以中国省域个体为样本,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并引入数据要素市场化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并具有非线性特征;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数据要素市场化负向调节于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预测作用,正向调节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中介前半路径;进一步研究得出,区域知识产权的发展优势将转化为数字经济拉动区域创新能力的动能,且拉动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研究揭示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规律,为区域创新能力标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双重压力,亟须依托高技术集聚塑造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有效应对挑战的关键。本文以我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区域创新环境要素探索了高技术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多元路径与复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能够通过“专业化集聚—研发资金主导型”“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下多维度协同型”“创新资源—多样化集聚/政府支持—数字经济协同型”3种路径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路径存在地区异质性;依赖于特定创新环境,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具有协同效应而非此消彼长;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等效替代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结论有效揭示了两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环境因素联动匹配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机理,扩展了现有研究,使理论充分对话实践,为不同省市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针对性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讨论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各地政府在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时,应注重加快市场经济的建设力度,促进企业合理竞争,通过市场压力,促进企业创新投入,使企业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主体。特别是落后地区,应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缩短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案例样本,基于组态思维,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学术基础、科学基础、技术基础、产业基础、政府支持5个维度探究创新策源能力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新策源能力下5个变量的不同组合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区域内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是取得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产生高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有4条,根据政府的参与程度,可将4条路径分为两类,即非政府主导型合作创新和政府主导型关键技术创新;本文也发现了两种创新条件组态会创造非高创新绩效,且两类组态均以弱产业基础与弱技术基础为核心条件。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不同路径来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本研究首次将创新策源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联系在一起,分析其内在影响机理,且分析结果与我国各区域发展情况吻合,刻画的4条产生高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对不同地区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可为中央和地方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文章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评价结果,梳理和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为中心的创新集聚区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三大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南方地区的创新能力在快速上升。同时,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依然面临挑战: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科教资源不平衡,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区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文章提出未来依靠优化战略布局,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确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积极意义的条件下,首先需要改变目前普遍认同的狭义的科技创新体系意识,将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聚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内容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框架中,然后理清科技创新体系、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和重点产业园区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最终落实到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基础,以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创新体系建设为保障,实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云模型与概率优势关系,提出基于云概率优势关系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对2010—2015年中国6个区域18个省(直辖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其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水平及波动情况,分别以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综合能力水平-波动、创新环境水平-波动以及投入-产出为维度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各区域和省(直辖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水平和波动方面差异显著,各区域和省(直辖市)可针对所属类型特点,采取有力措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能力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我国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处于中下游水平。要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发展,应该从培育特色经济、重构创新体系、确定创新主体、实施创新战略、建立创新网络以及建设创新环境等方面着手,从而在根本上加强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及39项三级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39项指标采用增速法进行滚动预测,并测算出31个省(市、区)2030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结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化、区域创新格局及区域科技力量空间布局等,对未来十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趋势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至2030年,中国科技创新区域进一步集聚,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一纵一横”两大创新带的廊道效应逐渐突显,成为区域创新集聚区;中国科技创新重心不断向南转移,区域间科技创新发展依旧不平衡,而城市群协同创新将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科技创新发展逐步进入“超越行政区划”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创新能力是加快区域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完善制度政策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制度基础观,应用组态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选取市场化指数和传统主义文化作为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要素,探索制度组态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单一制度要素无法构成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构成组态能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传统主义文化可以弥补正式制度要素不足,两者构成组态也能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产生高与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制度路径并不对称。研究揭示了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制度路径,有助于全面认识制度组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正式制度要素和传统主义文化间的耦合关系,并为政策制定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开放创新悖论和负外部性并存的前提下,知识产权的“疏堵”保护模式对地区创新能力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12—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开放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在开放创新范式下,采用“重堵轻疏”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影响知识产权的创新溢出效应,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采用“重疏轻堵”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由于缺乏创新者激励,同样也不利于地区创新能力提升;只有建立“以市场化疏通为目的,以核心利益保护为底线”的市场化促进与保护模式,才更有利于实现创新者激励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双重效应。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创新研究方面的文献,对我国政府制定支持区域提升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具有理论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解读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对如何理解中国区域能力指标体系作了说明,然后,对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作了分析。总的结论是,东部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较低。在分省市创新能力的分析中,北京、上海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但各省市的创新能力在2001年到2002年中,出现了许多变化,显示出区域创新能力正至现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