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同心绘制骏马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中国行政区划图,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中国北疆,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到东部的呼伦贝尔,广袤118.3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恰似一匹扬髦奋蹄的骏马。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是其高昂的马头,神奇的阿拉善是其劲甩的马尾。这就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图。这一地区,历史上曾是匈奴、突厥、回纥等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2.
最后一抹深秋景色依恋内蒙古大地的时候,由自治区档案局、内蒙古伊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方新报社共同主办的“信用档案建设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专题采访调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滚滚东行和西去的列车,日夜兼程,将采访调研团东西两个小组的成员,送到了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和西部的阿拉善。  相似文献   

3.
横卧在阿拉善草原与宁夏平原之间的贺兰山,犹如一块巨大的屏障,阻挡了阿拉善沙漠的东移,是阿拉善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防线。南寺依山而建,走进南寺,也就是进了藏传佛教在阿拉善一段久远的历史.也就走进一段宗教文化的渊源长河。  相似文献   

4.
因地制宜办出特色是构筑“三贴近”的基石 《阿拉善日报》是阿拉善盟委的机关报,自1980年创刊以来,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全盟两个文明建设成就、传播经济科技社会信息、服务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己任,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地记录阿拉善在改革发展中的历史变迁和风云际会,是一张深受阿拉善20万各族干部群众喜爱的报纸,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社会》2003,(4):50-50
《圣武记》记载:“贺兰山额鲁特者,俗称阿拉善蒙古也。阿兰山即贺兰山,亦名阿拉善山,是语音之转。地在河套以西”。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18日至21日,阿拉善末代亲王达理扎雅的幼女达锐回到了阔别50多年的家乡巴彦浩特,向阿拉善博物馆、档案局赠送了父亲的遗物和一些极具收藏价值的老照片。作为档案馆工作人员,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和职业敏感从有关方面了解了达锐老人。  相似文献   

7.
“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身影若隐若现。”汽车越过贺兰山进入阿拉善境内的腾格里沙漠后,德德玛的那首《苍天般的阿拉善》就一直在耳边环绕。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荒漠化较严重的省区之一,阿拉善地处内蒙古最西部,全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著名的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横贯全盟境内,面积达7.88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由于阿拉善盟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四季分明、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的影响加之人为因素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作为沙尘暴频繁发生地区的档案部门,充分认识沙尘对档案的危害.积极探索档案防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05,(2):24-25
清代阿拉善霍硕特旗札萨克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提供)阿拉善霍硕特旗档寨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系统的清代蒙古札萨克衙门档案。此印由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赐予该旗首领。  相似文献   

10.
大漠出奇石,天然去雕饰。历史孕育了阿拉善的文明,自然造就了戈壁奇石。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赋予了阿拉善大漠、戈壁、奇石的独特风韵。大漠塞北的阿拉善奇石,近年来已经成为全国赏石界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戈壁石、葡萄玛瑙石、鸡骨石、古木化石等,形状千奇百怪,色泽斑斓,石质光滑。特别是一些象形石,如雄鹰、金凤、狗、鼠、乌龟、牛、羊等,栩栩如生,令许多收藏者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1.
聚焦西部     
今天,历史为我国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就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中央电视台的西部频道应运而生,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向西部宣传西部,向东部宣传西部,向世界宣传西部,让西部走向世界的神圣使命。自接受这个光荣任务,我们频道电视人都满怀激情和期冀要走进西部、发现西部。历时半载,我们一方面倾心建设频道,培植理念,构架基础,充实队伍,备播节目,迎接开播;一方面组织人员深入西部,调查研究,走访采风,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西部是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西部是会掀起文明浪…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西部是一片沃土。广袤的土地,奇特的民族风情,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给新闻工作者在西部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序实施,媒体特别是置身于西部地区的新闻媒体,有了更多的机遇。研究西部,报道西部,成了西部媒体和西部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在报道上凸显西部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获得日常报道和稿件创优双丰收。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我和记者孙建中的短消息《牧民斯拉木曝光滥伐…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继2002年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档案馆“清朝皇帝对鄂尔多斯蒙古王公的诰封”和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阿拉善亲王旗历史档案”人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后,2003年自治区档案馆馆藏“内蒙古垦务档案中的清代垦务档案”,经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咨询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4.
刘尧 《新闻天地》2005,(4):i005-i006
本文在指出西部大开发主体是全国人民,客体为西部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贫困综合症”之症解和西部教育资源开发观,提出了西部教育资源开发的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图书馆的举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满足西部大开发中读者热切了解真实西部的需求,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料,开展针对性、及时性和连续性的西部开发信息宣传报道和定题咨询服务,同时注重发掘、整理和利用馆藏西部历史典籍,让西部传统文化遗产体现应有的文化价值,以实际行动为中国西部开发建设做出图书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西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西部大开发,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图书馆带来的优势与机遇,并就西部图书馆如何实施发展战略,实现西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率领全国人民向现代化迈进的伟大工程。这是我国开放沿海城市以来,在经济发展地区布局上做出的又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调整。这一战略饱含了党中央对西部的关怀和全国人民对西部发展的希望。而西部科技水平偏低、文化的落后,不能满足西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能为西部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这是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党中央把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西部高校学报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转变观念,摒弃旧思维模式和理念,充分发挥大开发的优势,挖掘开发的潜力,激活发展的惰性,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变革,在大开发的浪潮中奋勇前进。一、在西部大开发中,与时俱进,为科教服务在西部大开发中,学报要坚持为科教服务的根本方向,明确自己在振兴西部中的战略地位。现在,国家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大力发展科技教育,高校有着优势条件,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西部高校是西部知识密集的富矿地区,又是各学科专业人士之集萃地,他们中既有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老专家、教授,又有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中青年学者。他们是西部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又是...  相似文献   

18.
从知识经济、西部大开发角度上分析了西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契机,着重阐述西部图书馆在教育方面的优势和重要作用,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后发优势,并从地域性和多元性的角度探讨了西部独特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新闻事业所要报道的历史性主题,有“时代眼睛”美称的新闻摄影,理所当然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极大的热情关注西部,聚焦西部,为西部大开发这一宏伟事业的发展历程留下真实动人的形象篇章,这里,我想就如何加强西部大开发摄影报道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是指全方位地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经济的过程。广告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通过对近年来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广告业的调查、分析和综合研究,认为发展西部广告业必须解决好存在的八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