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2年,为将我校办成学生喜欢、人民满意的九年一贯优质学校,校长提出了“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理念,其中“争做最美教师”和“营造美丽课堂”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朱彩华 《考试周刊》2011,(36):225-226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发学生的学力。因此我校许多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改变一直以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脱节的顽症,实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案与学案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讲授引导相结合,达到“以人为本、教学合一”。  相似文献   

3.
宋占飞 《教师》2013,(4):90-90
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以下简称“我校”)自2008年起推行通案式目标教学,其目的是改革现有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是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明确了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地位,能够与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高效完成课堂三维目标的要求。随着新课改和“通案式目标教学”的推进,“生本教育”顺应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生本教育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可用应采取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4.
孙红梅 《考试周刊》2011,(86):219+163-219,163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校许多教师在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一直以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脱节的顽症,实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案与学案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讲授引导相结合,达到“以人为本、教学合一”,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与学在课堂中偶尔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过的知识点学生像没学过一样。一线教师如何提升课堂有效性,引导学生实现“真学习”?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论设计的学历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方向。学历案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和逻辑,通过准确设定学习目标、科学设计评价任务、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和重视撰写学后反思,保证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这学期我校继续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导学案”是教师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而精心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等一系列课堂学习活动组成的方案,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是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导学案”理念科学,  相似文献   

7.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我校推行以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都是以“导学案”为依托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由于理念和经验的限制.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误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下面就从我们地理组在使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着为学生美丽人生奠定基础的理念,校长提出“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办学思想。在全市初中科学学科探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我校积极推行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学情调查、小组合作、科学评价等构建“美丽课堂”,让教师教学有方,学生快乐成长,实现轻负高质,打造“美丽大成”。  相似文献   

9.
一、模式与背景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着这个理念的“410课堂模式”使用行课时导学案。形成“课堂预习、重点探究、巩固反馈”三大板块。即学习目标、自主梳理占10分钟;重点探究师生互动各10分钟:课堂精练10分钟。一节课由4个10分钟构成。该模式以“教学案”改革为切入点,以“先学后教,先练后评”为方法,以精心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以实施“导学案——教学案”为教学策略,力图“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填鸭式教学“把知识直接传递”的弊端,通过蕴涵知识点的情景创设,把预传授的知识融人其中,引导学生从情景出发,学会观察、体验从而进行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0.
“导学案”课堂模式是我校近几年来推行新课改而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步骤是:1.课前,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预设成若干具体问题或学生活动,编印成“导学案”,学生预习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2.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徐迎春 《学周刊C版》2011,(11):109-109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切入点。把教学的立足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为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提供了文本和方案,实现了教与学协调同步,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常彪 《学周刊C版》2014,(4):50-50
一年多来,我校高效课堂立足改革教学目标、结构和形式,改进课堂教学策略与评价标准,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空间、创造自主活动的机会,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参与教育的兴趣和热情,成为高效课堂的使命。高效课堂追求的是高效的“教”和“学”,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达到教师愉快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笔者现将我校高效课堂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变“教学”为“学教”,是指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分组合作探究课文,能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自主性,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先学后教”产生的理论基础、基本策略,课堂具体实现以及反思等四个方面,探究和实践初中语文“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范郁凤 《考试周刊》2012,(78):59-60
所谓导学案,就是把老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结合为一体,以达到促进师生良性互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习至关重要。一体化教学案正是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让学生借助于这个平台得到有益尝试和实践。导学案不仅是传承集体备课成果的载体.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剂”。导学案有利于倡导和推行自主探究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调控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推进,昭显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自身的专业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来判定。学生的表现是否充满“活力”,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学’为中心”。落实到教学,首先引发了教案的革命——走进教学视野的基于学生立场的学历案。学历案关注学生“是否明白或学会”,形成“教 - 学 - 学会”的线性发展。钻研学历案设计,激发课堂活力,让学习成为“真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一体化教学案”是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的一种课时计划.“一体化教学案”包含了教、学、考的全部信息、针对性强,它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封闭性,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体验教师的教学思维,做到了“教”与“导”的协调发展,并且可诱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的教学评设计不够科学,学生的学规划不具体,对教学效果没有进行预期和评价,教学评设计不统一,同时,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计的因素,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而,教、学、评三者一致性的把握,就变得至关重要。把握“教-学-评一致性”内涵,扎实开展“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一、精准设计教学目标,杜绝教学目标的空和泛。二、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反复推敲。三、教学设计多维度优化。教—学—评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与学生的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度学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为彻底扭转教师霸占课堂的局面.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我们借鉴“345”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有关理念以及“尝试教学”理论.探索使用了“四六”导学式教学模式.“导学式”是指学生借助导学案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为改变当下课堂的单一评价方式,实现化学教学提倡的“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将评价融入课堂是关键的解决方案。评提供了教与学的质量是否达到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的证据,故教、学、评和目标四者间呈交互性关系。以初中化学的《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撰写“教、学、评”案,从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到评价任务设计,层层递进,是一种逻辑清晰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以期为一线化学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