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一首好诗不一定是一首好歌词,但一首好歌词必定是一首好诗。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一首好歌词不仅需要有诗的灵魂,而且还要受到形式上的种种限制。换句话说,优秀歌词的作者必须是一个出色舞蹈家,他要“戴着镣铐跳舞”,而  相似文献   

2.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1749-1832)发现儿子在纪念册上摘引了别人的一首诗: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的爱,因为在爱的这半分钟中间,他死去了。歌德看了很不满意,他认为这首诗太消  相似文献   

3.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一个整体,应将两首诗结合起来理解。诗人在第一首诗中着力描绘了温暖、有活力的江南春景,向我们表达了他不愿北归的想法,因为经过多番磨砺,他已经识透朝廷的复杂,只为等待自己心中那个实现理想的春天。  相似文献   

4.
李昕 《中小学电教》2009,(4):152-152
<正>《归园田居》五首诗历来被称为陶渊明的代表作。而组诗的第一首则为其代表。这首诗写的是他摆脱尘网仕途,回到他所熟悉的家园以后感到很愉快的心情。学生初读此诗,因为不太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只从字面上领会其大意,  相似文献   

5.
在李白的诗作中,咏月诗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首首都是传世佳作。月亮因为有了李白的诗作大放光彩,而李白诗作也因为月亮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飘逸。本文简要赏析他的几首咏月名篇,来透视他的个人情怀。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楚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2,(Z2):128
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2,(8)
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2,(7)
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相似文献   

10.
王淑红 《语文天地》2012,(11):33-34
《雨巷》这首诗作于1927年夏,于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有着"雨巷诗人"的称号。当时的戴望舒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的特点是极富象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12,(9)
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建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2,(Z3):81
正(2011年11月~2012年1月)1.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栏目:"文苑")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评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十首诗。因为要影响大,所以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通俗易懂、易记。第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相似文献   

14.
刘禹锡是自居易的老朋友,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是他与自居易的唱和之作。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千古名句。刘禹锡的祖先是匈奴人,他家本不姓刘,直到他的七世祖随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才改成汉姓。也许就因为刘禹锡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各地青年的盛情邀请,20多年来,李燕杰教授有幸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乡村城市。他每到一地,总会写上一两首诗。许多听众都发现,在他那充满激情、睿智与哲理的演讲之中,经常有诗流注其间,经常把听众的思绪带入那神奇瑰丽的诗的百花园。李燕杰喜爱诗。他认为真情未必都是诗情,但诗情必然是真情。他先后写过数千首诗,每首诗都蕴含着他对青年一代深挚的爱,对祖国人民真诚的情。他在演讲当中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的那些言志诗、抒情诗、哲理诗,经常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听众反映,听了这些诗,好似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精…  相似文献   

16.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在《全唐诗》里,只留下了两首诗。《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的一首。闻一多对这首诗给以极高的评价。他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话有些夸张,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位现代大诗人对它是何等推崇!  相似文献   

17.
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钩帘归乳燕,穴窠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对才华盖世的苏东坡来说,这算是他的最简单的诗,一点也不稀奇。但是读到这首诗时,却使我的心深深颤动,因为隐在这首简单诗句背后的是一颗伟大细致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刘琳 《语文天地》2012,(6):33-34
《雨巷》这首诗作于1927年夏,于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有着"雨巷诗人"的称号。当时的戴望舒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的特点是极富象征色彩,意向朦胧含蓄,戴望舒的这首诗运用象征这一表现手法,传递着一种浓郁、阴柔之美。同时作者也深受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今年暑假,爸爸让我读了十首现代诗,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题目叫《雨巷》,是戴望舒写的。戴望舒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我想,大概就因为他写了这首诗,才得到这个称呼的吧。  相似文献   

20.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是晚唐诗人温庭筠写的一首颇有特色的行旅诗。诗人十分有才气。从前曹子建七步成诗,温庭筠双手交叉八次即可完成一首律诗,人称“温八叉”;又因为他的诗含蓄而艳丽,与名诗人李商隐风格相近,因而文学史上并称“温李”。这首诗写的大约是诗人在长安再也混不下去,远走襄阳投靠曾袒护过他的高官徐商,途经商县东南的商山时的一个生活场景。中晚唐诗同盛唐诗大不相同。盛唐时国运正隆,士子们纷纷立志从军从政报效国家,自己也得以发达而名扬天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