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中国报纸上广泛报道过一个热门事件,人称“中国茶花女服毒案”。事件的主人公黄白英曾经与现代剧作家田汉相识,田汉给她写过一封题为《给一个“茶花女”的信》的信件,劝她不要仅仅学茶花女表面上的放浪形骸,而没能理解茶花女的“勇气和牺牲精神”。田汉的这封信在现代文学史上时常被视为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在近代中国产生影响的例证。然而黄白英实际上并未读过《茶花女》,她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茶花女”,大抵是南国社成员万籁天给她取的名号。虽然如此,这一民国初年的社会热点折射出《茶花女》在近代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活品质     
演出英式《茶花女》作为19 世纪欧洲最经典爱情小说之一的《茶花女》, 自从1857年被改编成芭蕾舞剧在意大利都灵上演后,就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舞台经典。各国各大芭蕾舞团都曾演绎过不同的版本,而英国NBT芭蕾舞团的三幕6场古典芭蕾舞剧《茶花女》,则是2005年春/夏演出季推出的最新作品。 NBT芭蕾舞团擅长于创作戏剧化、情感化的芭蕾舞剧。他们所演绎的《茶花女》,叙事流畅,演员用丰富的舞蹈语言演绎了小仲马笔下玛格丽特和阿尔芒之间的爱情故事。贯穿全剧的威尔第经典歌剧《茶花女》的音乐、绚烂的舞美以及服装设计也为舞剧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真正以较大的规模译介法国文学(主要是法国小说),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林纾的一部《巴黎茶花女遗事》,一经面世,便"风行大江南北",为这场大的译介活动隆重地拉开了序幕。在随后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尽管中国历史的进程颇多磨难,但译介西洋文学的浪潮却从未有过停息,其中,法国小说的译介一直占据着重要而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主要读物《西方哲学史》全增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1985年5月) 这是一本比较系统和详细的西方哲学发展史教材。全书共七编: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的哲学;西欧封建制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哲学;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哲学;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叶西欧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的哲学与社会思想;德国资  相似文献   

5.
吃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据说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国王,经常在宫廷举办各种各样的宴会来招待王公大臣。电影界才女索菲亚·科波拉的野心之作《绝代艳后》里,用极度奢华的笔调,讲述了亡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穷奢极欲的生活。但是,据说这部片子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的时候,遭到了影评人和观众的一片嘘声。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时期,俄国和法国的交往给历史添写了许多光辉的篇章。1773年至1774年期间,世界著名的《科学、艺术百科全书》编者之一德·季德罗来到了俄国。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在俄国度过了差不多五个月的时间。他熟识了彼德堡居民的风俗习惯并且还和俄国作家和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都熟知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一部经典之作:《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其实,他的另一部用法语写成的具有哲思意味的《慢》,对于后工业时代的人们更有某种贴身警示的意义。阅读《慢》,你会反思身为现代人的一个问题——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极力追求速度的时代,为了加快脚步,你已经非常习惯于借助现代工具实现速度的飞跃,许多现实之中的矛盾也是与影响速度的拥堵有关。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的心再也慢不下来了。昆德拉在书中特意引用了一本十八世纪的法国小说,叙述一个年轻男子与一位贵族妇人的缠绵故事,他们刻意享受着慢带来的所有乐趣。现在自然已经不是十八世纪,但慢依然有慢的乐趣,尤其是当大多数人已经快要忘记上次悠闲的散步是在哪一年的时候。让自己脚步慢下来的方式有许多种,读读《万象》,可能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人最亲近的西洋歌剧,《茶花女》已诞生150年,它摇曳在流行与经典之间,始终不变的,是那个永远活在圣洁和妖娆的茶花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论科学与艺术》这篇论文是他最早的一篇重要作品,该论文是应第戎学院的征文而作,原名为《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教风化俗》。和卢梭的名字分不开的十八世纪后半叶“反于自然”的思想,最初就是在这篇论文中得到了明确的表现。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最主要的教育思想,在卢梭的后半生中一直致力于自然教育的研究并且也将这一思想注入其所有作品。之中换言之,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一篇论文开启了其自然教育的视角,因此,《论科学与艺术》一文对卢梭之后的自然教育思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拉美特利与《人是机器》茹利安·奥弗雷.拉美特利(1709—1751)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最早代表.他出生在圣马洛城的一个富商家庭.1733年到荷兰的莱顿大学,就学于著名医学家波尔哈维.1742年回国后任军医.1745年他在海牙发表了第一部哲学著作《心灵的自然史》,被教会和统治当局下令焚毁.此后他逃亡荷兰,并于1747年发表了《人是机器》这部重要著作,更加触怒了僧侣、贵族,他们扬言要对他处以极刑.于是他又逃亡到普鲁士,在那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7,(7):69-69
提起拍卖,不得不说国际拍卖史上一幅十七世纪《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油画拍出近亿美元,一只十八世纪高尔夫球拍出32万美元,一角十八世纪三藩市美元硬币拍出130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王绍曾先生《十八世纪我国目录学家周永年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山东图书馆季刊》1981年第2期)一文的补记。  相似文献   

13.
法国《巴黎人报》20日报道,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可能即将向“绯闻女友”、女演员朱莉·加耶求婚。据媒体报道,奥朗德可能在8月12日60岁生日当天与加耶举办婚礼。  相似文献   

14.
学习锦言     
△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纱无穷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青年时代》第七十二页△对自然的观察应该专注,思考应该深刻,实验则应该精确。我们很难看到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天才也不是寻常的。——狄德罗《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第三百二十七页△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他的知识和他的能力是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身体的历史》自2006年在法国出版后,不仅被译成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土耳其语等十几种语言,且很快在世界各地成为畅销书,也是法国国家图书馆借阅次数最多的图书之一。中文简体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历经五年的翻译,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身体的历史》由法国著名学者阿兰·科尔  相似文献   

16.
在抗战时的重庆,她就作为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而闻名。她是著名声乐家黄友奎的高足,傅雷大师也给了她艺术的滋养。1942年,她毕业时的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轰动山城,一下子成为大后方音乐天幕上熠熠发光的新星。那晚她唱的全是外国歌曲,法文的、英文的,其中有一首俄文歌曲《夜莺》,听得很多听众拭泪。然而,她的命运如同著作中的茶花女一样悲情。她就是被称为东方茶花女的张权。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崔永元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机智幽默的语言和歪嘴"坏笑"的形象是他的特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崔永元还在兼做一项很有特色的事业——收集"口述历史"。3年间,他收集了容量惊人的"口述历史":他向1500多位老电影人,包括演员、编导、配音员、摄影师等采访老电影的拍摄经历,录制了11万分钟声像片。他将曾经脍炙人口的"英雄虎胆"、"铁道游击队"、"冰山上来客"等老电影的拍摄经历汇编成《电影传奇》在电视上播放。他"不择手段"地在旧货市场寻觅上世纪50年代的《新电影》、《外国电影》、《电影艺术》等杂志。他自建了中国电影检索系统,已经存储了200G的数据,打算义务向电影研究人员开放。  相似文献   

18.
《卧虎藏龙》、《英雄》、《投名状》、《武士》、《十面埋伏》、《夜宴》、《三枪拍案惊奇》、《赤壁》……细数近几年有影响力的这些电影,他们都有一批相同的演员,演员很特殊,不是人,是马,确切地说是孙文瑞的马。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两年,法国经济学者多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首先是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成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受关注的经济学著作,让我们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学思想迷雾中,突见一抹阳光。随后,法国经济学家让·提若尔获得了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20.
百科全书是概述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是知识的总汇。无论是从西方古希腊,还是中国古代类书算起,百科全书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则是出现在十八世纪,以法国狄德罗编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