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简讯     
第十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在桂林举行10月25日至29日,第十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在广西桂林举行。来自全国各新闻媒体的总编辑、图片总监、图片编辑、摄影部主任、摄影记者和新闻院校的专家学者共130多人出席。年会的主要议题是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机制,提高摄影报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中国青年报》,摄影圈里的人马上就会说:那可是个出好照片的地方。的确,《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曾出过不少优秀的报道。记者柴继军的一席话也许点出了这些成功的原因.“我在摄影部工作了五年,无论做编辑还是摄影采访,都感受到一点:比。和同事比,和兄弟报社比。遇到重大事件,《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就会绷紧一根弦——如何打破常规,如何用全新的摄影语言来捕捉新闻……这份压力要求摄影记者更多地思考镜头以外的东西,更自由地展现摄影视觉的想象力。” 且听《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对新闻摄影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6,(1)
摄影镜头对准谁文赵发元曾任香港《南华早报》摄影部主任的陈桥说过:“缺乏判断力,对摄影记者来说,是致命的。摄影记者要捕捉新闻的一刹那,一旦错过那一刹那,以后也没法叫车件重演。”就是说,记者摄影与街市上照相馆里扎势弄姿拍照截然不同。《报刊之友》编发刘一皮...  相似文献   

4.
1997年底,海南日报开始探索一套适应报社新闻改革和适应新闻摄影人才选拔、培养的用人制度,率先推出“部聘摄影记者制”,将人才的选择、培养、使用同时进行,使优秀的新闻摄影人才脱颖而出。报业改革呼唤新的用人机制1.传统用人制度使摄影部成了“安置部”。过去海南日报摄影部在进人方面,基本上是“三部曲”,即领导拍板、人事部操作、摄影部使用。当时从事摄影工作的有9人,其中摄影部主任1人、副主任2人、摄影记者5人、暗房制作1人。这些人员中无一是学新闻专业的,更无一名本科生,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海南建省以来的10年中,报社…  相似文献   

5.
2010年,《牡丹江晨报》推出了视觉·深度专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通过新闻策划以摄影手段开展深度报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此,笔者将《牡丹江晨报》开展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感受作以浅议。一、策划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的作用新闻摄影报道策划是新闻策划概念的延伸和内容的丰富,它使新闻策划范围更加广泛。对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笔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闻摄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对新闻照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要提高照片的质量,对新闻摄影报道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组织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摄影报道的组织策划程序大致为:策划选题、列出拍摄计划和提纲、组织协调拍摄任务。在组织策划过程中,无论是图片编辑还是摄影记者,准确选定报道的切入角度是报道成功的关键;详细的拍摄计划和编辑记者及时有效的协调沟通,可以解决报道的客观要求与摄影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矛盾。一般而言,在新闻摄影报道的组织策划过程中,图片编辑是核心。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高级编辑、摄影部主任徐佑珠强调,好的新闻照片要求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新闻价值;二是形象感染力;三是精彩的说明文字。可见说明文在新闻摄影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因此,摄影记者学点汉语语法修辞,掌握修辞格在新闻照片说明文中的运用,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摄影人才重新组合 年轻的摄影记者是中国新闻摄影的生力军,他们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极好,年轻化更是特点.据调查,现在活跃在新闻摄影采访一线的摄影记者,大多是70年代后出生的,广东<新快报>摄影记者平均年龄只有28.3岁,而创刊仅两年的上海<东方早报>摄影记者平均年龄只有26岁,该报主管新闻摄影的副总编辑常河只有27岁,而摄影部主任安光系也才33岁.在年轻都市类报纸中,年龄的优势与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呈正比,媒体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他们自身的活力成就了今天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摄影的平民化。因此,有的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行下滑时撤销了摄影部,使得一些专业摄影记者面临职业的挑战。但是,新闻图片在传统纸媒上的传播优势仍将存在,“平民化摄影时代”比拼的是摄影记者的实力,倒逼摄影记者更加专业化。因此,有的纸媒撤销摄影部≠摄影记者失业。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的6月30日,吃过午饭,新华社摄影部香港回归前方报道组的摄影记者们纷纷来到香港分社摄影部收拾器材,准备奔赴各自的报道岗位,参加拍摄将于当日午夜举行的香港回归祖国的各项活动。新华社参加香港前方回归报道的20多名摄影记者基本上都是5月底抵达香港的,我们已经在此工作了1个月时间。这也是新华社自1931年成立以来,向境外派出的人数最多的摄影报道队伍。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新闻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摄影记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各种媒体的竞争所带来的新闻界的繁荣,也为我们如何搞好摄影部特别是地市报摄影部的建设,提高摄影记者全方位的竞争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建立一支有文化的新闻摄影队伍 多年来,常能听到人们对摄影记者的评价:摄影记者是一群没有文化的“咔嚓”干部。其实,这与多年来我们的用人机制和观念有  相似文献   

12.
杨国胜 《新闻前哨》2011,(12):97-97
谈摄影,离不开"发现"和"灵感";谈新闻摄影,离不开"寻找"与"细节"。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得主、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杨发维提出的"新闻摄影瞬间思维"的概念给人们留下的印象颇深。他把摄影者开启快门前的思维过程定义为"瞬间思维",它的特征是靠瞬间的真实形象传递新闻,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13.
海泉 《新闻前哨》2005,(1):70-70
本刊讯 2004年10月10日至12日,《湖北日报》为组建摄影大队伍,邀请全省30多名市州报总编辑、摄影部主任、摄影记者、图片总监及骨干通讯员,在襄樊研讨对策。会上决定聘请23名特约记者,共促主流媒体新闻摄影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财富》杂志图片总监米切尔·玛克娜莉女士曾说过:"在摄影表现上,我们不仅应该找到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觉表现手法,还应该寻找镜头后面摄影师对拍摄内容的看法、观察事物的角度以及他们为什么要拍摄这些东西。"我们要求的照片不能仅仅反映客观存在,而且必须要反映摄影记者是怎样看待客观存在的。"北京晚报摄影部的"新闻目击"专栏所表达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注和关怀,是摄影记者对人的感受施以真切的关心和关注,让读者在视觉享受中获益。"新闻目击"专栏自推出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晚报摄影部主任张风。  相似文献   

15.
黄建凡 《青年记者》2007,(18):120-120
当今报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竞争对新闻摄影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读图时代"如何调配人力资源和新闻资讯,搞好新闻摄影?温州都市报摄影部近年来在管理创新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新环境对新闻摄影提出新要求拍好图片、用好图片,不仅仅是报纸创新出彩、吸引读者视线的手段,而且成为报纸争夺读者市场、追求卓越的"常规武器"。因此,图片资源(新闻图片和摄影记者)的竞争也加剧起来。对图片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高,对图片视觉效果的要求日趋强烈,对摄影记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2月1日—5日,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广东韶关举行。得党的十四大闭幕不久之天时,会议不仅全面总结了自1990年8月银川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以来,报纸在运用照片、实现图文并重方面的成绩和问题,还着重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报纸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闻摄影报道。来自中央、省市自治区及行业报纸共77家单位的正副总编辑、总编室主任、摄影部主任及摄影记者160余人出席了会议。他们带来了各自报纸新闻摄影改革的新经验和在实践中遇到的新课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5天的会议紧凑、热烈、务实。  相似文献   

17.
李晓村 《新闻世界》2013,(11):198-199
新闻摄影报道作为新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文字报道所不能替代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何加强新闻摄影报道策划,提高摄影图片的质量,成为决定新闻报道成功与否的手段之一。只有做好新闻报道策划,才会有更好的新闻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8.
龚宇 《新闻窗》2008,(4):86-87
图片报道的现场体验是从新闻摄影的本质和特点出发,将新闻摄影形象视为一个形象新闻的“体验场”,高度重视摄影记者在获取和传递新闻形象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从主观层面和实践意义上肯定摄影记者在图片报道中的知觉体验和见解创意。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东方早报》是全国最早成立视觉中心的都市类媒体,在新闻摄影报道、图片编辑以及视觉设计等方面有过很多探索和尝试,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闻摄影报道流程和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的新闻摄影评比中多次取得好成绩.因此,每年有不少国内各高校的新闻专业或者新闻摄影专业的实习生来早报摄影部实习.经过多年带教,笔者发现,目前国内高校新闻摄影教育与实际新闻摄影采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问题,这不仅让实习生感到困惑,也让带教的摄影记者感到无奈.  相似文献   

20.
以图片瞬间形象报道新闻的摄影记者,首先要会抓新闻,按新闻规律开展工作,这是新闻摄影记者不同于其他摄影师的重要区别。新闻摄影有其自身规律,重视研究其特点,探讨新闻摄影的优势与局限,强化摄影记者的形象表现力等,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是新闻,因此它受新闻规律的制约,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门类的特性之一。新闻摄影的形象性,即通过直观可视的图片形象报道新闻事实,又明显区别于文字新闻。因此,新闻性与形象性二者的结合,是新闻摄影这种报道形式能够独立存在的根本条件,也确立了它在新闻事业中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