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套试题通过第一大题(选择题)和第二大题(填空题)来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所有题目不是从难度上来要求学生,主要强调知识的全面性。题目中使用了一些新鲜的素材,如欧洲强子对撞机、“神七”航天员首次出舱为题干。第三大题对物理实验的考查主要是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如作图题第26题和第27题),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如第28题和第29题),第30题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评估和改进能力,第31题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也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第四大题(物理知识的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3个题都是从身边寻找的素材.特别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和有趣的,同时又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套试题反映了课改实验区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的一些探索和研究。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最后5个题,即30、31、32、33、34题都是原创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1996年高考物理第25题图象解说南京师大附中周久璘1996年高考物理试卷第25题是一道设计新颖、独具匠心、难度较大的题,试题的标准答案较为繁琐,似乎太数学化了,物理意义欠明朗.本文从物理角度并借助户一V图象分析该题,进而给出该题较为简明的解答.题目...  相似文献   

3.
本套试题通过第一大题(选择题)和第二大题(填空题)来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所有题目不是从难度上来要求学生,主要强调知识的全面性。题目中使用了一些新鲜的素材,如欧洲强子对撞机、“神七”航天员首次出舱为题干。第三大题对物理实验的考查主要是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如作图题第26题和第27题),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如第28题和第29题),第30题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评估和改进能力,第31题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也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  相似文献   

4.
每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中的实验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物理实验题,是常考常新,非常精彩。08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I、全国卷Ⅱ、和四川I卷中的物理实验题更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这几份试卷中的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基本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雄 《物理教师》2006,27(2):62-64,M0003
近年来,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了首要位置,能力题包含基础知识.但更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过程(状态)分析.2005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8题就是一道能力立意的好题.  相似文献   

6.
王周树 《物理教师》2004,25(7):18-20
2003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上的第18题,是一道匠心独运的妙题.它既是探究性的实验题,又是计算性的填空题,还是具有高区分度的考题.此题妙在表面简单,实质复杂.仅看题面给出的信息材料密度表和物理实验的具体情景,确实都不复杂,所以考生一见此题人人跃跃欲试.但是,随着解析深入,缺乏缜密分析、严谨  相似文献   

7.
2005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均涉及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吉成 《物理教师》2007,28(3):4-55
在参加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黄冈赛区阅卷中,我评阅了试卷中的第6题.我认为这道题非常接近高考要求,符合高中教学实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是一道体现高考命题思想的好题,特对此题作一些分析,以期与各位老师切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试卷的结构和分值比例。2004年全国理综试卷是推行新教材后,全国大范围使用的第一年,照顾到各省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试题整体难度有所下降。也延续了2003年的风格并保持相对稳定,总分300分,但三科的分值比例有所调整,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由80、110、110,调整为72、108、120。总题量有所减少,由2003年的34题减为31题,即第1卷选择题21题(生物5题、化学8题、物理8题),总分值126分。第Ⅱ卷10题,即物理4题、化学4题、生物2题,总分值174分,第Ⅱ卷题量减少但分值上扬(由168上升到174分),这样做加大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对2004年全国理科综合卷第25题的物理情景,虽然似曾相识,但多数考生都不熟悉这个物理情景.为了深入理解这道好题,为了熟悉这个物理情景,先做个探究试验.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条薄塑料布(代表第25题中的塑料布),在塑料布上放一个5角(或1元)硬币(代表圆盘).然后试着用较小的水平加速度拉动塑料布,再用较大的水平加速度拉塑料布……反复观察、试验,你会发现: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通过分析理综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笔者认为,这些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都涉及到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试卷中的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第12题B(选修模块3-4)第(1)题,讨论了同时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3.
今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是教科书上的两个学生实验.原题见本期第39面第22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第17、18题,不但综合考查了学生运用“三大力学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一对称思维法,利用研究对象的结构或过程的对称性来解答问题是物理解题的典型方法之一,200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第17、18题正是这一典型思维方法的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15.
苏科版8年级《物理》上册第66面学生练习中的第4题,是一道融数学、地理和物理知识为一体的探究题.  相似文献   

16.
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第7题给出的参考答案很繁琐,若利用参数方程解此题,变得十分简洁,原题及简洁解答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第2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试卷第6题涉及有关单球面折射成像问题。笔者参加了这次预赛试题的评卷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对该题没有解答,有的同学只是乱画了一些光路图,没有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本文就从不同的角度谈谈该题的一些解法。  相似文献   

18.
在第十四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中,第七大题是一道综合考查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好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物理第33题,重新审视试题,可以发现有多种解题方法,会给我们提供另一种对题目理解的思路.本文以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物理第33题第(2)小题第(ⅱ)问为例,对高考物理试题的解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物理综合题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途经,它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很大,解答好这类习题对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至关重要的。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中的第23题、第24题和第25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物理过程分析的能力,是属于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题!但学生普遍感觉有一定的难度,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有了正确的分析所谓“综合题”方法和对物理知识比较熟悉的理饵和掌握,做好这类习题也是不难的。下面就谈谈理综物理综合题的“综合”特征与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