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教师应"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师德八条》中也提出教师要"师心慈:爱护学生、诲人不倦"。"亲其师而信其道",从一定程度上说,师生平等乃教育成功之基。没有师生的平等,就没有均衡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建设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平等成为教  相似文献   

2.
吴俊君 《现代教学》2014,(1):122-122
我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和总结了一条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策略:对话与合作。对话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自由地互相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与感受。对话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其核心是真诚。合作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力协作完成教育教学中的任务。合作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其核心是师生各尽其能。以下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期间处理的一个案例,其中用到的策略就是对话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自我之间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以求对话者之间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自主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体验教学过程,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呢?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展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摈弃那种"教师是权威"的心态,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激励、  相似文献   

5.
一、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平等的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朋友。教师应以平等、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当我们蹲下来跟孩子平等对话时,我们才能很好地聆听孩子的心声。一、认识上的平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只有承认学生身心潜能的差异性,我们才能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合适的教育。学校与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由、自在的发展,扬长避短,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尊重、成长。  相似文献   

7.
如何改变“教师泛讲,学生滥练,死记、硬背书本”的呆滞课堂,构建富有活力的阅读新课堂?其实阅读教学需要“对话”。一、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要激活阅读教学,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处理好师生互为主体、平等的关系,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工具和手段加以控制、操纵,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孩子有发言权。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在阅读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质疑,批判教师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把教师当成朋友,把心声敞亮出来,进行富有活力的平等对话。这是阅读进行“对话”的基本条件,也是其重要的表现。二、形成新型的教师观教师…  相似文献   

8.
朱守春 《河南教育》2009,(10):30-30
思想政治课课堂民主平等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把民主平等的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课堂.在平等自由友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平等参与、共同探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思想个性,发挥学生最大潜能。实行这种理想的教学方式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 ,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我通过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 ,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 ,摸索出了一些做法。一、新课程突出了师生平等的地位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教学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新课程的理念 ,使我转变了往昔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 ,首先使我知道了“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这就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平等 ,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平等。1 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新课程理念中有一句话 :“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 ,而不仅仅是导游。”所谓…  相似文献   

10.
与现实课堂不同,“虚拟课堂”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种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这里师生、生生之间更加平等。课堂的话语权从教师和少数优秀生、活跃生手中转移到全体学生的手中。平等的话语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互动成为可能,也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前提。“虚拟课堂”这种“大学生、小教师”的特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1.
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一个具有独特性和充满张力的平等领域,其独特性表现在其强烈的现场性、主观体验性和对人的行为的依赖性。其张力表现在有效的教学平等应该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愉快体验和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作用,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由于社会阶层、经济地位、生活境域等因素给学习者造成的不力影响,让学生产生平等体验,真正实现为每一个儿童而教的目的。其中教师是关键力量和主要责任人,担负着实现学生平等的重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一、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挖掘潜能 1创造平等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应淡化教师权威,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良好情感。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对英语老师的情感认同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呼百应的知识权威的形象,课堂上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监督者。  相似文献   

14.
“平等中的首席”指的是教师要成为与学生处于平等关系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而不是专制者。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课堂上,怎样来体现“平等中的首席”呢?1.平等参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有人会说:“既然平等,为何首席?强调平等也只是假平等。”其实并不矛盾。所谓“平等”,是指师生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课堂上教师仔细观察,耐心倾听,与学生诚恳交流。所谓“首席”,是指师生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调控教学;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尊重;通过交…  相似文献   

15.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对话中,教师给予的是知识、经验、方法,学生给予的是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求知欲望和别出心裁的创意与灵感。"对话"的"对",只有师生双方在完全平等的相互交流中才能得以形成,但其主要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的。因此,其主体仍是学生。笔者认为,教师这一"平等中的首席"在对话中要身兼数"职",充当好"导游"、"导演"、"听众",使师生在对话中共同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16.
董彩霞 《教书育人》2012,(25):13-14
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以平等、真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恪守的师德信条之一。对学生讽刺、挖苦、辱骂、体罚意味着对学生教育过程的结束。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事事、处处尊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站在学生中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为学生架起了通往成功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果。在新课改下,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教师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还要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过程,张扬个性、展开想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构建高效课堂。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上一堂精彩的课,就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教育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真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民主思想,其根本是教师必须首先是民主型教师;其核心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其前提是教师要具有新型的学生观: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对话式教学、全面教育和评价等意识,以及不断学习、创新的自我终身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倡导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勇于实践,获得了成功,有些教师在实践中却尝到了失败的苦果,更有许多教师在原地踏步,扮演着警察的角色。和学生怎样做到民主平等?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客观的绝对的平等是没有的,教师必须做到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要做一个称职的孩子王。做孩子王,就是要童心犹在,会玩会和学生交往。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强调课堂师生互动,其中要有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但在教学实际中却并非如此,如何实现对话,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实际中,学生因年幼而少知识、少经验、少方法,相对教师,他们是稚嫩的“对话者”,学生因此敬畏教师和文本,我们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传道解惑”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在对话中,即使学生认识有误,也应在平等的对话中被揭示,不应在肆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