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今天这个高度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孩子除了课堂内的读书学习,课外他们仍在读书吗?他们都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他们应该读些什么书?家长,你是否明白,你给孩子买回的书他喜欢吗?老师,你是否想过,你给孩子们布置的大量“课外读物”,他们感兴趣吗?  相似文献   

2.
我很少为了什么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只有在自学考试难以坚持时才苟同这种观点。也不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的所谓的用功去读书。我最尴尬的是,每当我捧着一本书读得入神的时候,时不时有人,包括我的朋友都会来一句:“这么认真?休息休息。”很多时候,我就报之以苦笑:休息?我这就在休息,读书使我的心灵最为安稳宁静,读书是我最好的休息方式。我是因为喜欢书而去读书。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13,(1):29-29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近日说:“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 我不知道马云定义的“成功”是什么,仅仅是发大财、赚大钱、当大富豪吗?另外,读多少书算“读书太多”,他能给出一个标准的数值吗?  相似文献   

4.
《海外英语》2014,(3):30-30,64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你读书的频率有多高?你通常在什么时间读书?你最近读过的书中有值得推荐的吗?  相似文献   

5.
荆墨 《教学随笔》2014,(1):86-88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即将过去的2013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列出的10位人物与他们的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3年读书文化的热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我很少为了什么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只有在自学考试难以坚持时才苟同这种观点。也不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的所谓的用功去读书,我最尴尬的是,每当我捧着一本书读得入神的时候,时不时有人(包括我的朋友)都会来一句:“这么认真?休息休息。”很多时候,我就报之以苦笑:休息?我这就在休息,读书使我的心最为安稳宁静,读书是我最好的休息方式。我是因为喜欢书而去读书。就像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看电视、有人喜欢上网、有人喜欢逛街、有人喜欢闲聊、有人喜欢旅游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读书就是我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时间我只读我喜欢的书。如果哪一天不读书,我就觉得这一天少了什么,在每个劳累了一天之后的夜晚,孩子已静静睡着,月亮温柔地定格在窗眼里,疲惫的身躯舒服地靠在床头,然后捧一本书,这是我一天最幸福、最放松、最适意的时光。  相似文献   

7.
书,是流淌的血液,是灵动的生命,是无尽的源泉。做什么可以解忧?干什么可以消遣?好办法——读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的许多书,是干什么用的?我看正确用途只有三种:一是为了刚刚识字的小孩子、年轻人去读的;二是为了上述的人去背、去抄的;三是为了已有知识或已有见识的人忘掉这一切书去发现什么、实践什么。除了上述三者之外,最无聊、最讨厌的是这样一种人:读书只是为了写书,  相似文献   

9.
从小到大,总听到人们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但读书为什么好?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如何培养阅读的兴趣?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发了笔者对“读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2005,(11):45-46
网络时代,大学生们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9月新学期开学之际,本报驻甘肃记站在兰州9所高校投放调查问卷1050份,就“网络时代大学生读书状况”展开调查。[编按]  相似文献   

11.
一、读书意味着什么?读书是寻求生命中最为永恒的寓托,在一些书中,我们不断接近未来可能存在的事物与恒久的温暖。真正的读书是人的一生中最为恒永的必修课,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与生命的能量。  相似文献   

12.
读书     
读书是什么?先以为是一种乐趣,又以为是一种荣光,再以为是一种信仰,现在我更相信读书是一种命运,命运注定你离不开书,你肯定逃不过那个“惑”字。于是,读书的行为便发生。读书是心灵的探险,思想的放牧,读书是心灵的对话,读书让灵魂向着陌生之路慢慢走向成熟。古人说:“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读书,可帮助我们设计人生。读书,可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书读得越多,我们离世界越近,我们的生活变得光明而有意义。每读一本书,我们就好像对生活开了一扇窗户,透进来的是新鲜空气。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秧,读书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你会读书吗?可能有很多同学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而事实上,他们或是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或只是见到自己感兴趣的书才随手翻阅一下。其实,这样不得法地读书,只会耗费时间和精力,收获不大。如想读有所获,必须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洁 《教书育人》2006,(10):62-62
读书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读书。可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读到为自己而写的书呢?这是读书人的追求。的确,读为自己而写的书,是世间最美妙的事情之一。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读书观是有快乐的,只是这快乐不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三句很有名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本本身真有这些东西吗?没有!古代科举考试使读书很苦很苦。但是一般人读出来之后,他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三个东西:“黄金屋”(那现在可能是别墅了);“千钟粟”,那就是吃的东西;还有“颜如玉”。综合起来看就是,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一生读什么书,往往是他生命轨迹和思想轨迹的反映。作家巴金的读书生活更是如此。巴金一生书,一生读书,而书是读书的丰硕的结果。对于他来说,读书的过程又是思索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过程。读与思,让巴金的思想得以发展,情感得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2005,(9):30-30
谈到读书方法,林语堂认为,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读书知味,都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适的书,及不得其读法。  相似文献   

18.
徐启建 《中学教育》2005,(10):52-52
书是越来越多了。但我们对于图书的兴趣呢?可能从数量上,读书的人口在增加,但就读书的个人来说,有很多人读书的欲望却在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9.
书中岁月     
书中岁月先钧如今能静下来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爱读书的人总是寂寞的,真不知是因为读书才寂寞,还是因为寂寞才读书。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读书?”有人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人生答案.也有人说,读书是为了解惑,至于宋人黄山谷所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  相似文献   

20.
书,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赋形,心灵的钟声,宇宙的精神;书,是“明月窟”、“清风滩”(宋·杜浚语);书,是“却老方”、“活水源”(明·于谦语);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毋庸置疑,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明晰人生,可以陶冶情操,活化智慧。但是怎样读书却是大有学问的,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中说:“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书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