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观是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历史学家要做的是探讨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历史进步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世界历史研究的学术史上,经历了区域史、外国史、国别史等不同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学界越来越关注人类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开始从人类社会整体和横向联系的视角来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史观”.  相似文献   

2.
结合许昌市博物馆新馆的建成,依托本地文物资源和区域历史文化特点,精心策划推出“许之昌——许昌历史文化陈列”。展览采用“大通史、小专题”的构思,以“反映远古文明,突出汉魏文化”为主题,从而揭示出许昌从远古文明一步步走向繁盛的历史发展脉胳。该展获得了全国博物馆2012-,?-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相似文献   

3.
基层档案是连接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细致解读档案,与常见文献相联系作考察,将有助于基层档案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范式决定了历史书写,也决定了研究的成果。本文以清末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档案文献为视角,探讨运用新的研究范式重新书写和整理图书馆史。传统“大历史观”范式下,清末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思辨性的历史书写为主;二是精英书写;三是注重图书馆“宏观历史”的书写;四是主要关注学术流变、学人圈的交流和互动。而公众史学等新思潮注重社会史、微观史或者说“小历史”的研究。新的研究范式必然带来对档案、口述史、回忆录等史料的重视;新的研究范式将会有新的视野,并深化图书馆史的研究。图书馆史研究应将重点放在属下群体的研究,寻求从“草根阶层”而不是从“精英阶层”,从社会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学术流变的角度,来梳理和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从而拓宽图书馆史研究的视野。表1。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5.
全球史可谓近年来史学领域中的一颗新星,它在传统世界史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类全球化的经验及其思考,强调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互动、分流、合流、体系、中心与边缘、小地方与大世界等概念范畴与历史研究路径,由此也造成了全球史探索中的百家争鸣和流派纷呈.然而,在诸多流派中,全球史的开创者威廉·H·麦克尼尔的探索,毫无疑问居于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任何一门新兴学科中,理论、实务和历史三大板块都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是学科理论的学术基座和发展脉络;理论是历史发展规律凝聚而成的观念结晶,这个晶体的灵光又是照亮历史航程的灯塔;实务交织于理论和历史之间,是理论的源泉和历史的素材.要学习和掌握出版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首先需要学习和了解出版史.作为编辑出版学与历史学交叉学科的出版史,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专门史范畴.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档案学者为什么要具有大历史的视野和档案史学者如何参与大历史的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说明了档案史研究与大历史之间的关系,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说明了档案史在档案学中的基础地位;较具体地阐述了档案史学者如何在本学科范围内、一级学科范围内参与历史研究,以及如何参与各种专门史、断代史和文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 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陈力丹研究员的新著《世界新闻传播史》最近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分为七篇二十一篇 ,37 5万字。第一篇论述了世界新闻传播的宏观历史 ,其他六篇分别论述了各大洲或大的区域内各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和特点 ,然后选取各大洲或区域的代表性国家共14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印度、日本、埃及、南非、澳大利亚) ,较详尽地叙述和研究其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和特点。该书以各国纵向的历史发展为主线 ,辅以横向区域化的比较 ;历史和现实的媒体是…  相似文献   

9.
"新史学"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碑刻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凸显。更为重要的是,碑刻资料的使用,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史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并进而导致普遍史研究在方法上的更新与理论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出版史的发展概况如何分析?可划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代表性著作?近年来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进一步深化出版史研究?本文拟就如上诸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求教于方家。一、历史的回顾中国是世界上出版事业最先发达的国家,然而,有关出版史的研究还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问。从清末至今的一百年间,出版史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每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小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刘林沙  曹璐 《青年记者》2017,(2):127-128
创刊于1929年的《新新新闻》报是一份在成都报业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报纸,而医药广告是当时投放量大、关注度高、获利丰厚的一类报纸广告,以《新新新闻》报医药广告为切入点,可以从侧面反映当时民众医药消费需求、经济水平、医疗卫生、中西医文化碰撞交流的情况等广阔的社会图景,丰富特定时期内区域报业史、广告史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史学是出版学的分支,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关于出版发展过程的学问,它包括对于出版历史的记录、对于出版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对出版历史规律的探讨.出版史研究的历史就像出版的历史一样久远,但是出版史论著的出现却仅有1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媒介与表达     
人类的表达史 人类的表达史类似于一部人类的媒介史,只不过人类表达的历史要比媒介的历史长. 我们可以把人类的表达历史划分为无媒介表达和有媒介表达.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推断,至少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人类并没有把表达和媒介联系在一起,比如,最原始的表达应该是舞蹈和歌唱,这些基本上都是不借助外部媒介的.也就是说,人在那个时候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一种天然的媒介.  相似文献   

14.
当下,人类互联网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性抉择。在这一关键时刻,回顾互联网50多年的发展历程,寻找互联网初心,总结互联网精神,显得格外重要。2022年11月6日-7日,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地的互联网历史研究专家在乌镇以“线上+线下”的形式汇聚一堂,展开互联网史学术研讨。来自美国的马克·韦伯(Marc Weber)、约翰·马科夫(John Markoff)、杰·豪本(Jay Hauben)和伦达·豪本(Ronda Hauben),来自欧洲的本·西格尔(Ben Segal)和哈肯·维姆·莱(Hakon Wium Lie),来自韩国的全吉男(Kilnam Chon)等当今互联网历史研究的关键学者,是创造历史和参与历史的互联网先驱,代表着当今世界互联网历史研究的重要力量。来自中国的十多位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以及“中国互联网30年”专题研究成果,与美国及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各大区域的互联网史研究成果,共同汇合成一幅全球互联网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标志着全球互联网史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与互动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易代修史"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我们国家前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一个朝代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都把修纂前一朝代的历史作为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来完成.有了这样的传统,我国的历史典籍特别多,构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所以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这说明古代的修史传统积累了中华的文明.  相似文献   

16.
官箴文献是我国古代重要历史资料之一种,在政治史、经济史、法律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官箴文献数量巨大,类型齐全,官箴文化出现了繁荣景象.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利用明清官箴文献,必将有助于明清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的新著《不朽的文华:从文华公书林到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是近年来较为系统的一部图书馆史研究著作.它通过详细的史料再现了中国最早的图书馆专科学校的成长历史,将大历史与微历史融为一体,从教育文化史的角度重新阐述了中国图书馆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谁在说: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 关于历史,历来有正史/野史、"典范史"/"边缘史"之分.对于历史的表述,典范史往往依据"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或是精英史学的历史观,只有那些放在国家、民族等政治框架下有意义的地区性、个人性事件才会被其所叙述.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洪流奔腾不息,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作为新闻传播者的记者每日每时记录着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任记者刘振英,这位“共和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和记录者”曾这样说:“我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老老实实记录历史的书记员。”“无论历史多么恢宏,而我只是它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记录者,这是原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①历史的记录者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实在是源远而流长,中国的史学与史官职掌很早就产生了。从现存史料看,至少在周代,王朝及诸侯各国就均设有史官,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汉书·…  相似文献   

20.
图像记史是指以图像作为第一手材料和工具来记录历史、逼近真实、得出结论的历史书写方式.图像记史的提出及其可能性,首先是基于图像的直观还原现实的特性,其次是基于图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图像记史的可能性增加的同时复杂性也在增加.图像的空间性特征决定了其在叙述时间性的历史事件时会出现难以克服的弱点,图像具有如实再现外在世界的优势,但在表现人的内在世界和文化意义时又受到诸多制约,图像的造伪能力不亚于文字,图像比文字能更真实地造假.在"图像时代"到来之际,应当充分意识到图像使用上的复杂性,提高鉴别和解读图像的能力,使图像记史的优长得以充分而准确的发挥,从而使图像记史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