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瑜 《西藏科技》2009,(10):26-28
目的:了解西藏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拉萨市、山南地区6个县采集60份水样,依据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西藏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48.33%,其中细菌总数单项合格率为66.67%,总大肠菌群单项合格率为45.00%;地面水与地下水总的污染程度有显著性意义,地面水的总大肠菌群合格率高于地下水.地下水和地面水细菌总数污染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取水方式和供水方式对微生物污染影响不大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西藏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超标,有导致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安全隐患,政府应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以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2.
阜新市现有农村人口117.68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2.56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56.2%。饮水水源均为地下水,集中式供水人口57.7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2.1%,其中集中式供水管网入户24、52万人。分散式供水79、9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7.9%。全市共有16、44万人仍在饮用水质不合格的水源。结合阜新实际,坚持以人为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饮用水水质,确保在201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拉萨市部分乡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拉萨市六县两区中的林周县、墨竹工卡县、达孜县、城关区及堆龙德庆区等五个区域的十个村庄采集36份水样,据国家有关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在36份生活饮用水水样微生物指标检测中,菌落总数合格率为63.9%,总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00%,耐热大肠菌群检出率为88.9%,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86.1%。结论拉萨市部分乡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加强乡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教育及监管以保障居民的卫生健康。  相似文献   

4.
沧州地区水资源匮乏,饮水安全问题一直制约着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分别对以地下水和地上水为水源的农村供水模式进行分析。对于地下水供水水源,建议采用深层地下水,采取现有水厂扩户和新建联村集中供水方式,饮用水经净化处理,建议西部区域水价为1.2元/m~3,中东部区域水价为2.8~2.9元/m~3。对于地上水供水水源,以大浪淀水库、杨埕水库两座地表水水源为基点,以地下水源为备用补充,以净水厂为水处理中心,实现供水到户,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网络格局,建议水价为3.00元/m~3。  相似文献   

5.
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本文通过调查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辽阳市近年农村人畜供水工程情况。通过对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和缺水原因的分析,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目标,在工程管理上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同时总结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成功经验,对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四个方面入手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资源管理策略进行探讨,包括: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尽快修订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强水资源工程管理和推进供水企业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广大农村百姓的饮水和供水安全问题,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条件已经成为广大农村百姓迫切需要。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是农村百姓生活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衡量我国农村居民实现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农村人畜饮水现状和形成饮水供水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宇光 《金秋科苑》2008,(22):40-40
一、农村人畜饮水现状 岑溪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全市总面积2783km^2,全市设置乡镇14个,辖村委会279个,至2006年全市总人口82.61,农村人口为72.63万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8.27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38.92%。岑溪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发展缓慢,规模小,管理混乱,大部分为村屯部分村民自己集资兴建的简易引水工程,成规模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共56处,解决人口11.69万人。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人畜饮水现状 岑溪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全市总面积2783km^2,全市设置乡镇14个,辖村委会279个,至2006年全市总人口82.61,农村人口为72.63万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8.27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38.92%。岑溪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发展缓慢,规模小,管理混乱,大部分为村屯部分村民自己集资兴建的简易引水工程,成规模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共56处,解决人口11.69万人。  相似文献   

11.
白利明 《科技风》2013,(11):140
如何选定水深是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的核心问题。根据水源条件和供水对象的分布确定供水型式和供水工程方案至关重要。作者通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就重力式供水工程、供配水管网工程和设计过程中相关技术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和建议,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我国居民饮用水的水质质量及安全标准,通过探讨对自建集中式供水建立风险预警管理模式使得饮水卫生安全的监管得到加强,供水单位的管理人员、监督部门能够快速了解并掌握水质状况,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以保证居民的用水卫生及安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的问题也较为严重,通过对农村饮水水源水污染的原因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产生水污染的因素有多种,并且也严重影响了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农村饮水水源水污染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避免水污染的扩散。  相似文献   

14.
阜蒙县农村饮用水源短缺、水质不达标问题严重,因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的农村人口发病率高,波及范围广。通过实施基本饮水井工程和防氟改水工程,采取统一规划,保护水源,政府协调,多渠道筹资,合理选择供水水源工程等措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对水质的污染更加严重,居民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目前,解决饮用水供给的措施主要有:建设调水工程、建造自来水厂和供水、安装供水管道。然而调水工程的建设耗资巨大,而且如果不注重水资源的保护,新的水源水质也可能在若干年后受到破坏。因此自来水厂作为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其建设与运行的情况在饮水安全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段玉 《科技风》2011,(7):258
当前,全国已解决了近80%的农村缺水地区和地方病区群众饮水困难,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为适应农村人畜饮水的需要,实现饮水安全目标,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在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上要实行规范化管理,需要树立新观念、新目标,大力推行新技术,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及乡镇供水水平和质量。本文阐述了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饮水安全对策,以期为促进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解决了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然而黄河流域部分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源水质差、饮水型地方病危害重、饮用水水源地缺乏保护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完善等问题突出,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相对于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程较为滞后。为切实解决黄河流域农村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综述了目前黄河流域饮水安全突出的问题,并结合全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流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建议,包括实现水资源动态配置、加强饮水安全设施建设和工程管理、强化水源地保护与监测等,从优先保障饮用水水量和水质方面全面维护流域内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针对农村某一工程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骨干性控制性工程建设、饮水不达标人口占工程区人口比重较大三个制约因素,必须从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和农村供水管网建设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引导,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取得实效,为工程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灵武市地处中部干旱带,农村人畜饮水问题严重,饮水不安全人口达3万多人。采取蓄、引、提多法并举,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建设跨村集中供水工程,彻底解决干旱带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禹  罗小琴 《内江科技》2014,35(11):135-136
目的:了解隆昌县乡镇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情况,为加强乡镇学校饮水安全管理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82所乡镇学校2012~2013年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对监测结果按照GB5749-2006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在2012、2013年,隆昌县乡镇学校生活饮用水总体合格率分别为33.95%、35.48%,感官指标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7.04%、87.10%,一般化学指标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9.51%、96.77%,毒理学指标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5.06%、96.77%,微生物指标平均合格率分别为41.36%、41.29%;2012年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有浑浊度、铁、锰、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2013年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有浑浊度、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隆昌县乡镇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较差。建议加强学校饮用水卫生设施投入与监督管理,确保学校师生喝上安全、卫生、放心、优质的饮用水,保障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