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5年前,在我国鲁西南的一个小村子,一位大学教授来任教.不久,就有一个传说在村子里流传,说这个教授能掐会算,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因为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将来我能成为数学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为作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将来我能成为音乐家等等.不久,家长们发现,他们的孩子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孩子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孩子们真的成了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夏立新 《考试周刊》2010,(23):216-216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而实际上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非常调皮,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我行我素:有的学生似乎真的很笨,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地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品质恶劣,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地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讲起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有的老师讲起来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同样是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批评了,他们心悦诚服,知错肯改;有的老师批评了,他们却愤愤不平,百般抵赖。有的老师一出现,学生就围上来问这问那;有的老师一出现,学生就躲得远远的。凡此种种,原因何在?我认为这就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不同造成的。教师的仪表、风度等外在美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这绝不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更不是教师魅力的全部。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教师魅力的核心。一般来说,学生总是喜欢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又有一技之长,能让  相似文献   

4.
曾经听到有的老师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不好教育, 我为他们操碎了心,爱他们胜过爱自己,可是他们就是不领情,真让人伤心。”的确,这是做老师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不知在伤心之余,老师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爱我的学生吗?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哪个老师不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尤其是小学生。他们从一入学开始,各方面都模仿老师。有的学生模仿老师说话,甚至连语气都维妙维肖;有的学生模仿老师写字;有的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应该说,大部分学生模仿老师,不是故意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模”和“仿”的。刚刚入学,接触老师最  相似文献   

6.
1话题缘起——作业减负 为教育管理者,经常会接到家长的一些电话。有的反映老师作业量大,孩子写到十一、二点才能完成,影响孩子休息;有的反映老师留罚写的作业,质疑老师有泄气的成分在里面;有的反映孩子本来成绩很好,可是老师还在基础知识上让孩子反复抄写,浪费时间等等。对此,我们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老师为什么要给学生留作业?老师怎样给学生留作业,留多少作业是适当的?为什么学校三番五次强调,作业量却减不下来?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已经当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感觉到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育.装配一新的实验室、姹紫嫣红的花园,总会遭到个别学生的破坏;学校为他们提供的良好学习条件,他们不知感激;老师为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常常熬夜为他们批阅作业,他们无动于衷,不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有的孩子住校,总是要求父母多给零用钱,尤其是毕业离校那阵,好好的鞋子和衣服就随便扔掉了,他们不知道这是父母的血汗凝成.  相似文献   

8.
问题学生是指学校中那些成绩不突出,纪律意识差,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他们有的因家庭困难,自卑心理严重;有的因生活在单亲家庭,性格孤僻;也有的因成绩差,自暴自弃。他们远离校园活动的中心,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尊重,心理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形成了学校中特有的问题学生。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工作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点浅显的对应之策。  相似文献   

9.
之前,曾在金华晚报上看到一则新闻,是一学生受不了老师的批评,从三楼跳下。如果稍作留意,就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报道。是什么使得这些花季的孩子对生活如此绝望?有的是因为受不了父母的打骂、老师的批评,有的是因为一次考试考砸了,有的是因为受到同学的一阵哄笑……仅仅是这些,就让他们承受不了,无法面对,做出了极端的选择,留给父母、老师、同学多少伤心、无奈和感慨。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6月,距安徽第二批支教队离开松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21名支教老师即将告别他们朝夕相处了一年的松潘,告别松潘中学、福田中学、镇江关中学、川主寺小学的校园、老师、学生。离别有不舍,有祝福,更有牵挂。老师们有的在整理自己的教案,留给学校作为以后松潘老师们的借鉴和范本;有的在准备他们松潘的最后一个讲座,指导老师如何撰写教学论文;有的在和"结对子"的老师一起听课评  相似文献   

11.
我们班有几个捣蛋鬼,个个都是属猴的,有的蛮不讲理、欺负同学,有的还会顶撞老师,我们暗地里称他们是"雄狮",比"母老虎"还霸道。如今这些捣蛋鬼在郁老师的调教下,已经温顺了不少。不过,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一次,其中两位"老毛病"发作,竟旁若无人,在课堂上聊得眉飞色舞。正聊得起劲时,郁老师已经不动声色地站在他们面前了。他们  相似文献   

12.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参加讨论的有的是家长,有的是老师,有的有双重身份;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有的将要上学。他们的想法,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现在老师重视的学生大都是冒尖的“两头”,而夹在“两头”之间的很大一部分“中间层次”学生,学习平平,能力一般,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给老师添乱,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外国教育工作者把这类在集体中不受关注的学生称为“灰色学生”。其实,那些平平常常、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处于“中间层次”,可他们并不属于“灰色”!有的孩子成绩不算优秀,但动手能力强;有的生就一副热心肠,助人为乐,关心集体;有的善良懂事,同情弱者,孝顺父母。他们也许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需要老师去发现,去挖掘他们身上的“亮色”。  相似文献   

14.
翻开相册,看到有些是逼真的本我,有的则是一个长长的我,有的却相反。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样子。重要的原因就是拍摄角度不同。在老师的眼里,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老师站着看他们。老师如果能蹲下来看学生,是不是能看到另一番动人的景象呢?  相似文献   

15.
浅谈教师人格的力量○李王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学生对教师的议论:有的说我喜欢某某老师,有的说我不喜欢某某老师;有的说我佩服某某老师,有的说我讨厌某某老师。当然,这些议论是他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老师的一种评价,但是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相似文献   

16.
人际交往是人们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情感的沟通过程,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当前少年儿童的交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有的腼腆内向,不敢与同学、老师交流;有的孤僻寡言,不愿与人为伍,独处一隅;还有的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恐惧胆怯,缺乏自信……笔者近期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里 ,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不守纪律”的孩子 ,他们上课经常插嘴 ,打断老师的话 ;提问题时不经老师同意抢着回答 ,有的甚至上课时从座位上走到老师面前对教具指指点点……对于这样的孩子 ,大多数老师都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即冷落这些孩子 ,提问时故意不叫他们回答 ,或者动辄就批评。其结果是 ,表面上这些孩子变“乖”了 ,上课时不再插嘴了 ,老师提问时他们不再抢着回答 ,上课时更不会离开座位了……对于大多数老师采取的这种“冷处理”方式 ,该持什么态度呢?或许有人说 ,老师的这种“冷处理”方式很有效 ,应给予肯定 ,因…  相似文献   

18.
杨哲  卢应松 《湖北教育》2009,(11):58-59
最近,听了一些省、市级优质课.讲课的老师大多在35岁以下.他们的课有的引人入胜.有的却“引人入睡”;有的课灵动活泼.有的却沉闷无味;有的课不知所云.有的课却让人回味无穷。究其原因是教学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19.
莫芮 《教师博览》2008,(4):57-57
我喜欢听别的老师讲课.从别的老师讲课中我受到许多的启发。我总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老师.我听别的老师讲课。就相当于在别的老师处进修。但我并不觉得别的老师都比我强,也许有的老师比我还弱。但我还是要听他们的课.把他们当成我的老师.至少别的老师就是我的一面镜子。这并不是低调和谦虚,而是因为多多少少有一点自私。  相似文献   

20.
莫芮 《教师博览》2007,(8):19-19
我喜欢听别的老师讲课.从听课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我总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老师。我听别的老师讲课,就相当于在别的老师处进修。我并不觉得别的老师都比我强。也许有的老师比我还弱,但我还是要听他们的课,把他们当成我的老师,至少别的老师就是我的一面镜子。这并不是低调和谦虚。而多多少少有一点自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