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西方作曲技法的不断发展,音乐美学观念、作曲材料和结构设计上较以往传统的作曲手法,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传统的演奏方式已无法满足作曲家们的音响需要,越来越多的新的音响效果在乐器上不断被挖掘,越来越多的演奏符号和演奏技巧也应运而生。双簧管作为近代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独奏乐器,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随着现代音乐作品新的音源、新的音响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双簧管的新音色、新技巧也被作曲家们不断地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2.
音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有的时候会给哦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西方的现代音乐作曲技法不断的发展,并且西方音乐作曲特殊的技法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的,音乐美学观念、作曲材料和结构设计都拥有着较先进的理念,与传统的作曲手法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的演奏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演奏方式,在演奏技巧上他们创新了许多方式方法,让演奏出来的乐曲更加的动听和吸引人。双簧管是现代管弦乐队不可缺少的独奏乐器,在经历了其他乐曲作品在音源和音响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双簧管在谱法以及演奏技巧上有了新的变化。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现代双簧管记谱法及其演奏的技巧,双簧管的新音色和新技巧被作曲家们不断的挖掘出来了。  相似文献   

3.
音乐表演的诠释概念是从西方的音乐实践与创作的历史演变中引发出来的.通过历史梳理,我们看到西方音乐表演总体上经历了从"音乐演奏"到"音乐作品演奏",再到最终形成面对特定对象的"音乐表演诠释"的历史脉络.正是由于受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观念的深刻影响,音乐作品观念才获得了在美学艺术领域中提升地位的历史机遇,从而产生了对伟大音乐作品进行"诠释"的概念与艺术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是一个音乐的宗教,它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从具体的作曲技法等方面,都产生了具体而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序列音乐起源于西方,属于现代主义音乐的流派,是从"二战"后开始流行的,并且它的作曲理论与技术在音乐创作中,影响力巨大。序列音乐作曲是在分析音乐中的各项要素的基础上,然后把他们进行数学排列组合最后整合及编写而成的。艺术价值很高,不仅对西方的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音乐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序列音乐作曲在作品中的应用,并举一些例子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6.
西方音乐史是人类音乐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门学问,诞生于18世纪,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与专业性,为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随着音乐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渐加深,并且在音乐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音乐技术分析和音乐学分析是音乐史研究中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音乐技术分析和音乐学分析,可以引发人们对音乐作品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促进音乐史学研究观念的不断转变.基于此,文章着重从音乐技术分析和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出发,对西方音乐史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乔云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5):99-102
西方早期复调音乐是以格列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形成的一种多声音乐形式.复调音乐产生以后,深深地影响了西方艺术音乐的创作;唤醒了作曲家们对作曲技法的理性思考,引领着西方音乐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呈现给人们一个崭新的音响世界;复调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孕育了现代调性和声的胚胎.复调音乐在西方音乐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其艳丽的风姿,展现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他的音乐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一座丰碑,因此,把巴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是后人对巴赫的最好评价。  相似文献   

9.
李叔同音乐作品充满浓郁民族特色,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感,这与他从小接受良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及生活的特定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在其音乐作品中,无论是引用中华传统的音乐元素,还是将西洋作曲技法和传统音乐进行有机整合.都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民族情感。该文对李叔同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情感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音乐作品中民族情感对近现代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与阐发。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时刻都在被科技改变,观念被颠覆,音乐也正在与科学技术,电子音乐就是最好的代表。本文通过对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观念及技法比较,表明电子音乐本就是传统音乐孕育出的产物,两种音乐相结合更够促进更多优秀音乐作品的诞生。  相似文献   

11.
朱敬修先生的合唱作品,大量汲取了河南中原音乐沃土的养分,将河南民间音调、曲艺与西方作曲技法完美结合。民族音调、和声在旋律中的融汇与结合、丰富的复调手法的运用等都是合唱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提的"传统作曲技法"是指在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通过作曲家们不断的实践而应用的一套作曲技法。不论是和声色彩、复调对位,以及音乐发展等等都融入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语汇。  相似文献   

12.
郝芳 《文教资料》2007,(29):132
二十世纪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新音乐及其种种流派,是一系列特殊而复杂的历史或文化现象。本文从作曲技法上归纳了现代音乐的特点,针对什么是音乐的美,如何评价现代音乐,提出一些浅显看法。  相似文献   

13.
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ehoenberg)是在19世纪末德奥晚期浪浸主义音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音乐家,是欧洲最令人瞩目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一位从史至今备受争议的音乐界人物,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他的音乐作品及其创作手法品头论足、褒贬不一.尽管勋伯格不是被听众所广泛接受与喜爱的作曲家,但是,勋伯格的音乐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本文从历史文化背景出发,试图通过对勋伯格的创新思维的形成与演变及主导创作原则进行了简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纵观西方音乐史,德奥音乐的地位不言而喻,不论从数量、质量还是知名度都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对其他音乐学派的影响巨大。交响乐又是德奥作品的核心部分,从交响曲之父海顿开始,一直到近代的勋伯格、贝尔格,众多德奥作曲大师留下了大量的交响乐作品,成为西方音乐史的主干。交响乐的第一次集中爆发是在音乐史上所谓的古典主义时期,称为古典乐派。古典主义时期大约是指从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这  相似文献   

15.
中西音乐的结合是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作曲家们就不断研究、探索并进行音乐创新的课题,从本民族音乐与西洋传统作曲技术的结合到现在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融合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和经典作品,而山西一带的民间音乐是如何与西洋作曲技术相结合的,又如何从民间小曲、乡土小戏发展为气势博大的交响乐,当代作曲家王西麟先生无疑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音乐的不断发展,作曲家们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大、小调式,而是在统一音乐音响结构方面积极开展探究。同音控制法是一种运用同音变化进行作曲的技术,通过使用不同音色、音区、力度的“单一音”使得作品在音响结构上获得统一,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本文通过简述同音控制作曲技术及其在现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充分展现这一作曲技法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表现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第一个得以确立的 ,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流派 ,其逻辑严密的音乐思维及结构原则 ;构思巧妙 ,想象力丰富的优秀作品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追奉的美学理想及作曲技法来分析表现主义音乐的艺术特色 ,以此作为深入了解现代音乐的端口  相似文献   

18.
一切音乐作品都是以作曲技术理论作为支撑,在钢琴教学中,也需要音乐理论作为支撑。将作曲技术理论应用在钢琴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钢琴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作曲技术理论在钢琴教学的现状,并从曲式结构类型、和声、复调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作曲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音乐文化,中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语言传统,势必与西方音乐之间存在着差异,然而音乐是交流的艺术,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国学生有着自己的民族习惯和特征,因此在学习和演奏西方音乐时,应把握好与自己民族习惯的不同之处,吸取西方音乐特有的风格和韵味,以便更好的演奏不同风格的作品.本文从中西音乐作品对比入手,介绍在演奏时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20.
王奇 《成才之路》2010,(36):5-5
"‘新潮音乐’,这是一个难于作出科学界定的、所指对象相当广泛、比较混合、没有确切内涵与外延的音乐术语。"按时代划分,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音乐作品和作曲家都被称之为传统音乐。而80年代后,在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的重大变革环境下,中国的一批作曲家在时代的呼唤中,采用现代作曲技法和表现方式,创作出新风格、新体栽的音乐作品,被称之为新潮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