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艾青的诗歌美学研究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的。他的《诗论》是我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诗歌美学著作。本文从“诗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诗的生命”、“诗的功利性”、“美只是外衣”四个方面阐述了艾青的诗歌美学理论及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 艾青说过:“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一一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所谓“诗的美学”,自然不是专指诗的艺术技巧、语言形态,而是指诗的思想与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是这个统一体所展示的艺术美。五十多年来,艾青在探索、寻觅光明,追求真理,也探求“诗美”,他在诗的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研究艾青关于“诗的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发扬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繁荣新诗创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1939年4月20日艾青在<广西日报>上发表诗论<诗的散文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的散文美"这一美学主张,并将其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本文主要从语言的自然朴素、句式的灵活多变、艺术表现手法等几方面来探讨艾青诗歌的散文美.  相似文献   

4.
“诗的散文美”和“诗是生活的牧歌”是艾青诗歌的两大美学支柱。于其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下简称《大》)是“诗的散文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如说正是《大》的成功创作,促成了“诗的散文美”这一命题的提出。《大》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从艾青对“诗的散文美”的阐释中,可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叙述姿态、结构安排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5.
“味”是我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古代诗论有滋味说、韵味说、真味说等观点,他们提倡从诗歌的本质和审美特征等方面来探讨“诗味”的根源。毛泽东一再强调:诗要有“诗味”,并根据自己的诗词创作实践,从诗歌创作规律这一新的角度,进行了新的独特的理论创造,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诗味”理论。  相似文献   

6.
艾青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最优秀的诗人,也是该时期在诗歌美学园地最勤力耕耘的诗人之一。在艾青的诗歌美学思想中,诗应该是真的,同时也是善的、美的。他的诗神是真、善、关的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诗”是艾青诗歌理论的一个核心范畴,从它出发,我们可以把握艾青诗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方法与价值取向,可以把艾青诗论的主要内容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准确地分析艾青诗论的历史贡献与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大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主要通过绘画艺术在诗歌中的运用,使诗歌呈现出色彩、造型与构图等“绘画美”,以及艾青所提倡的“诗的散美”理论所带来的创作发展上多向创造的辩析,表现出其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审美直觉与理论思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意境论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世界美学思想的卓越贡献。“诗贵意境”,是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人奉为圭(?)的重要创作原则和批评原则。否定意境论,就是否定整个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诗歌理论。近年来一些热衷于“用外来的美学原则改造我们新诗”的“理论家”们,对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特别是意境论横加指斥和反对,斥之为“保守”、“僵化”,很明显,这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而与此相反,一些读诗不多、对诗歌理论懂得太少的人们则认为  相似文献   

10.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不是一个深沉的哲学家,他决不会是个伟大的诗人。”五十年的创作实践证明艾青不愧为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因而也是个真正的诗人。作为思想家,他通过他的诗思考着时代、思考着人生,思考着作为一个战士来到世界上的责任。而他的这种思考,又是“以良知为躯体,幻想为衣衫,运动为生命,想象为灵魂”(柯勒律治语)的诗人的思考,是一种艺术的思考。如果把艾青一生的歌曲放到艺术的手术台上进行解剖,我们将明显地发现:艾青是诗歌意象艺术的大师。  相似文献   

11.
想象,是诗歌创作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才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学》第一卷,357页),我国现代诗人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和诗歌爱好者谈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艾青在创作“哲理诗”时的窘境和实践,通过艾青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探索诗人在精神资源和话语方式的转换过程的心路历程,对艾青的哲理诗从创作主体、构思起点和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诗应该讲究诗美,散文应该讲究散文美,这是基本的美学原则之一。艾青《诗的散文美》一文的理论缺失主要在于其抹杀了诗与散文语言形式的界限。提倡“诗的散文美”,其消极的影响是导致诗的语言形式美的放逐、诗的散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14.
以“五四”白话新诗为肇始发展而来的现代诗歌创作一直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诗歌的“散文美”,至艾青达到理论和创作的一个高峰。本文拟对现代诗歌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略加杭理,揭示出:诗歌的“散文美”的追求在诗歌发展成熟的进程中往往扮演看“拯救者”的角色;诗歌的“散文美”是一种无关诗人派系,无关诗歌“主义”的具有独特地力的风格,是一种超越时空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诗歌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心学关学大体可归纳为: “良知之美”、“意动之美”、“知行之美”,其诗歌、散文以及戏曲理论能充分体现出他的美学思想。阳明心学美学对四明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心学美学理论的传播及其自身的创作实践实现的。明中期以降,四明诗歌、散文、戏曲因受阳明心学美学影响,独树一帜。特别是在社会“天崩地解”之际,四明作家表现出极高的“良知”品位,从而形成了四明文学独特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6.
艾青与郭沫若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标时划代的大诗人。如果说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为冲破旧诗的束缚,建立新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文奇则在三、四十年代为推动新诗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建树。这两位杰出诗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但以其大量的诗作,影响诗坛,震撼人心;而且以其不同凡响的诗论,启发、引导和激励一代诗人前进.所以,他们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几乎成了一个时代诗坛所遵循的风范与楷模。这里所要谈到的是艾青的诗歌理论。艾青在1941年出版的《诗论》,是一本薄薄的且有沉重份量的诗歌美学论集。他用诗一样的笔调,…  相似文献   

17.
奇诗撷趣     
所谓“奇诗”,是指那些在常见的传统诗歌体裁之外的“别出心裁”之作而言。这些诗虽然多为文字游戏.但读来却都妙趣横生。藏头诗。藏头诗的特点是除了诗本身所表达的意思以外,如果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连起来读。又表达了另一种意思。如诗人刘章在著名诗人艾青80岁生日时,写的一首《贺艾青八十大寿》诗:“艾子初萌三月天,青青芳草满人间。诗家自有留春笔,豪气凝成珠玉篇。”此诗表达了对艾青的敬仰和赞颂,若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则为“艾青诗豪”。  相似文献   

18.
艾青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美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中,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是:创建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诗歌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与象征主义诗学观念不同,艾青坚持的是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他关注现实,强调诗的“功利性”,“感觉”只是认识的一种中介。对现实主义诗学观念的坚持以及当时文艺大众化背景的影响,使艾青诗学观念向大众化方向倾斜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但又与诗歌大众化保持有一定的距离。正是在这逐渐偏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显示出了艾青个人难以避免的诗学矛盾。  相似文献   

20.
艾青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美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中,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是创建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诗歌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