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艺术,是艺术家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反映。教学艺术,则是教学艺术家特殊创造的产物,是教学艺术家对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反映。如果从概念上阐释艺术,它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静态的艺术作品,其二,是指动态的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活动;教学艺术,应当把这两个方面的含义结合起来,即指教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有一个为人漠视和程度不等地误读的艺术创造思想引线,这就是海德格尔对艺术活动中艺术家(包括接受者)的地位及其与创造之关系的思考。海德格尔哲学中以艺术创造为核心的艺术之思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对人类艺术的创造性存在之谜的破译,对存在与人之本质关联难题的猜解,也是对传统主体形而上学的主客对立思维方式与人类中心主义迷误的消解与解构。  相似文献   

3.
"艺术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人们绘画,是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人们唱歌跳舞,是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适合幼儿的艺术活动很多,比如绘画、手工、唱歌和舞蹈等。孩子不一定将来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大多数的儿童都可以培养出艺术家般的美感。通过一些艺术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习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并且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让我们带孩子走进艺术殿堂,领略其中的独特魅力吧!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起源于西方的符号论美学,是一个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问题的美学流派。该学派认为,“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艺术是种形式的创造,是种特殊形式的创造,即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的创造”;艺术创造的过程,就是艺术家把生活中观察体验感受到的思想、情感以及美学趣味等,用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5.
黄竞瑜 《考试周刊》2013,(52):191-192
幼儿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学活动。创造是儿童艺术的精髓,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能与真正的艺术家媲美的只有儿童。美术活动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幼儿园教师可根据美术活动特点利用多种途径,促使幼儿开阔眼界,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6.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宗白华《艺境》)这是就其客观方面而言,若论主观方面,也就是艺术家本身而言,艺术即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以艺术的目的并...  相似文献   

7.
谈艺术欣赏     
《江苏教育》2012,(Z1):115
一、什么是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就是读者和观众对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从而获得由浅入深、情理结合的审美把握。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既可以得到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又可以得到思想、认识、情操、道德等方面的教益。二、艺术欣赏各因素之考察。作为欣赏对象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把握、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的时候,一方面要再现客观的现实生活,一方面要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读者和观众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世界观、一定思想立场、一定文化环境、一定社会阅历的人。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玩沙游戏(特别是现代的沙画艺术)变化多端,乐趣无限,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一项活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尤其是艺术能力的发展是有所助益的。近年来,现代沙画艺术的兴起与传播为教师充分利用其教育价值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希望通过设计和组织一些沙画活动,引领幼儿欣赏现代艺术家的沙画作品.让幼儿感受到沙画艺术的美妙,建立起对沙画的良好直观印象;然后通过沙画技巧的传授,让幼Jill在沙画创作中享受创造、宣泄情感、获得审美发展,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工业设计是一门独立的交叉型、综合型的新兴学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有机统一的边缘学科.作为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工业设计,正综合着工程师、艺术家、设计师等各方面的活动因素,创造出功能、造型和物质技术条件完美统一的艺术形象,创造出新型的、能满足社会全面需要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论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产生于艺术活动中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艺术家根据自己对客体世界的感悟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满足了艺术接受者的艺术需要。艺术价值的特质在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的实质在于人文性,而人文性的根本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艺术的审美价值,归根到底,就是推动和帮助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性的完善。当前,重建和创造这样的艺术价值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和谐文化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从精神的自由性与独立性而言,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是相一致的,但其思维方式与实践形式则又是有差异的。艺术批评是以艺术作品及艺术活动为起点,通过对艺术作品及艺术活动的切实感受与体验,既而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理性思维为主并关系到结论的形成。在艺术批评实践中,因批评家认识艺术的视角、观念不同,并依据相关知识背景与理论体系及评价标准而形成不同的批评模式。艺术批评在中国当代实现模式转化的大背景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模式的转换与发展有三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自像图式,就是指美术作品中人物形象与作者本人形象或者某些特征的相似程度,或者是 本人形象做为作品人物形象的参考值的图式表象。自像图式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 必然的,只要我们了解它产生的内外因素就会明白,它是艺术创作的自然现象,是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alue of a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aging with original works of art and focuses in particular upon the experiences of a group of PGCE Art and Design trainees when they visited an exhibition entitled, Air Guitar: Art Reconsidering Rock Music, to carry out given tasks. The extent to which a task‐based approach might creatively disrupt trainee teachers' thinking and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such thinking within an educational context is considered, as is the impact of the tasks on their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 for a diversity of approaches to critical engagement. It draws extensively upon selected responses to the tasks and the trainees' subsequent reflections on the experience.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rainees' responses to particular works and references to these works that are detailed in the exhibition catalogue. This is undertaken with the intention of examin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when reading and responding to works of art in the gallery context. A further concern is to generate debate and challenge assumptions regarding the nature and dynamics of gallery based activities and contribute to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which all participants can play an active part.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指出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后,重点讨论了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关键,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善是事物最高价值的体现,艺术之善即艺术最高价值所在。《洛丽塔》体现了纳博科夫关于艺术之善的思考,传达了纳博科夫的艺术观与文学价值理念。本文从艺术之善、道德之善、以及艺术自主性三者之间关联的角度,探讨了《洛丽塔》中纳博科夫关于艺术之善的思考与表达,论证了《洛丽塔》是审美品质与道德内涵的结晶产物,揭示了纳博科夫对自然、社会与艺术之间和谐关联的独到领悟与阐释。  相似文献   

16.
电脑艺术设计是当今较热门的专业,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讲授软件使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达到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电脑艺术设计和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17.
中职、高职室内设计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对风格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材建设的落后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工业革命以后的几个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总结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荷兰风格派这三个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代表作品等.  相似文献   

18.
艺术需要,是人类在享受视听体验、扩大生命体验的基础上,提升生命质量的特殊精神需要;它根源于物质需要和功利性意识行为。艺术需要生成艺术行为,艺术行为产生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构成艺术价值,艺术价值衍生新的艺术需要。以体验性精神需要为逻辑起点,艺术学基础理论就可能发挥作为其他艺术门类“基础规律”的原理功能,并具备开放性、科学性和有机性。  相似文献   

19.
Universal them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proposes a model for teaching Art across Key Stages 1 to 3, which takes the concept of ‘Universal Themes’ as its central focus. He welcomes the emphasis on ideas, meanings and communications contained within the new National Curriculum 2000 document for Art & Design. He also describes examples of how schools might develop their teaching of art through this approach in order to re-animate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20.
把"艺术生产"作为人异化的生产方式来认识只是研究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一个角度,不能完全解释艺术理论和实践中的困惑,也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马克思"艺术生产不平衡"的判断,不应从艺术和社会条件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而应从如何审美及如何进行艺术创作的角度进行分析。艺术是人把握世界的实践方式,目的是实现人自由的本质,审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对象化世界的水平及为对象化所付出努力的反思。艺术的意义是展现人自由自觉的能力,这不仅为审美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当代文化产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