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尽快提高编辑、记者自身素质,从去年开始,湖北保康报社对利用业余时间考函授、报自修,提升学历档次的编辑、记者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同时,对限期内未达到基础学历(专科)的编辑、记者将作待岗处理。5月10日至6月10日,报社还利用业余时间强化提升全体编辑、记者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现在,报社编辑、记者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学习风气。(汪华)保康报社鼓励员工业余“充电”@汪华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从业队伍中,地市报记者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并不缺乏素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资源。但是对于地市报记者而言.他们同样有一个苦恼,基层素材虽多,但身处一地,受地域限制,很难有机会写出有全国影响的新闻。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地市报记者,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只要用心学习,也同样能写出有全国反响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1995,(5)
架起社会理解的桥梁──四川省电力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何荣钦访问记本刊记者赖新蜀西南电力报记者蒋万瑛,寒阳8月21日,就西南电力报出版发行1000期,记者专程采访了四川省电力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何荣钦。面对记者的采访,何荣钦显得非常高兴。他始终面带微笑...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5月10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厅、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作出了关于表彰奖励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和社科期刊优秀编辑的决定。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27名同志是:陕西日报高级记者吉o.陕西日报政法部主任杨勇民,西安晚报助理记者黄亚平,西安日报编报组副组长李@闪,宝鸡日报总编辑卢员,三秦都市报助理记者万波,铜)I旧报副总扫黄卫平,咸阳报记者部主任王治学.各界导报编采部主任张宝田,军工报记者仅成立,陕西农民报主任编辑够世佳,省电台驻宝鸡记者站记者对征,省科教台台长马是华,省电台《社…  相似文献   

5.
9年前的一个夏天。一位姓傅的退休女师傅,每天都坚持从笔者就职的邮电局买200多份《北京晚报》,为一个新建住宅区的居民义务代购代送报纸。这位老师傅的辛勤劳动,使居民看报难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尽管当时笔者跟这位老师傅很熟,在她买报的时候还曾帮助她数报、装兜。但转眼两个月过去了,笔者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老师傅所做的这一件事,是一篇很好的社会新闻材料。直到一位《北京晚报》的记者采写并在显著版面发表这  相似文献   

6.
我与《新闻知识》打交道已三年多了。认识她后,每期必读,尤其新闻知识讲座、业务研究和各类体裁的采写经验,还有各地优秀通讯员的经验交流,更加引入爱读,使我受益匪浅。我的豆腐块文章及新闻报道,先后在地、省和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我上学时就钟爱文学.向往“记者”,上十年的闭门造车,一切良苦用心付之东流。经文化馆一位老师的指导与介绍,我与《新闻知识》交上朋友。认识她,我这个小人物在工友眼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记者”。当年我在《中国电视报》上就发了2篇稿,《汉中日报》7篇,《中原铁道报)、安康铁道报》共19篇。《新闻…  相似文献   

7.
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徐敏子,原是我在《文汇报》工作时的同事。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去了美国旧金山,并在一家中文报——《世界日报》当记者。二十多年的海外记者生涯,养成了她“撰文、摄影-肩挑”的采访特色,获奖多多,在当地华人圈子里很有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园地     
煤矿女工成为“土记者” 鹤壁煤业集团公司六矿锅炉房女工薛凤英,人到中年又拿起了久违的笔。一年多来,她笔耕不辍,先后在《鹤壁矿工报》、《鹤壁日报》、《中国矿工报》等新闻媒体发稿70余篇,被矿领导和女工姐妹们亲切地称为“咱的记者”。 1982年,薛凤英接父亲的班来到了矿山。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悄悄喜爱上了新闻写作。一开始她写不好,投出的稿子如石沉大海,但她并不灰心,一如既往地写。每天下班后,她躲在屋里看呀、写呀,晚上还要跑到电脑学习班练习打字。 1998年7月6日是薛凤英最开心的…  相似文献   

9.
3年来,河南农村报一年前进一大步:1998年发行量增长为6.5万份,1999年增长为8.5万份,2000年突破了12万份;1998年扭亏为盈,1999年盈利达到200万元,2000年盈利突破了210万元。1998年至2000年,河南农村报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报纸。2000年10月,河南农村报被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评为“全国农民报系统先进单位”。河南农村报的成功,关键在于编委会搞清楚了农民喜欢什么样的报纸,并把这些认识实实在在体现到了编辑、记者队伍的作风建设和报纸文风的改进等各个方面。1997年…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00,(4)
7月21日上午 ,《铁道建设报》迎来了她50年华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余长久在座谈会上高度评价《铁道建设报》 ,他说 :成渝铁路的建设拉开了四川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 ,而《铁道建设报》(创刊时名《西南铁道》)则可谓吹响了四川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铁道建设报》总编辑王义旭介绍了报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中铁二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长进、总经理翁景庆也在座谈会上讲了话。成都今夏天气奇热 ,《招生考试报》记者挥汗如雨 ,忙碌在抛生现场……忙碌在招生第一线的《招生考试报》记者西南铁路建设事业发展的记录员——《…  相似文献   

11.
远路拔"刺"     
10月23日晚7点,一辆的士朝湘潭市郊外快速驰去。车上坐着《湘潭广播电视》报女编辑王力和湖南省地调院彩印厂办公室主任王青菊。 40多分钟前,王力最后一个离开编辑部下晚班。这天是星期一,平常这一周报都是星期二上午发行,而抢在星期一晚8点开印。下晚班前,全部稿件已出膜,送到离市区20里外地处姜畲镇的彩印车间。下晚班时,王力像往常一样带着二校稿回家。这是她当编辑的好习惯。 回到家,王力先没做饭菜,打开二校稿再细细看起来。尽管以往出膜后,从没有找出过“刺”,这次她还是细心又细心。 灯光下,她看得很清,自己…  相似文献   

12.
浦熙修同志,江苏嘉定人,1910年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36年冬,她进入南京新民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先后在重庆和南京任新民报记者、采访部主任。解放后,任上海文汇报驻北京办事处主任,1956年任文汇报副总编辑兼北京办事处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女记者之一。1959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妻子为我报函授当捧读去年8月22日刊有自己稿子的《解放军报》时,我激动的泪水顿时盈满眼眶,高兴之余我急忙操起电话,告诉远在河南老家的妻子。因为是她为我报了去年的军报新闻函授,使我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才得以在军报上露脸。3年前经人介绍和她相识,那时她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而我远在北方军营,相隔数千里,俩人只能靠书信寄托相思之情。据妻回忆,她曾有一个月接连收到我写给她的8封信,并且信中言语一次比一次升温,使得与她同室的姐妹羡慕得很。当她听说我在部队当报道员时常有稿件见诸报端时,便流露出爱慕之意,执…  相似文献   

14.
地市报采访部主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岗位,上可以影响社长、总编辑,甚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密切联系一线记者,以及广大市民,同时,还要协调记者与编辑部、记者与采访对象等诸多关系。地市报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采访部主任几乎都是不“脱产”的,每个月还要完成发稿考核任务,不仅自己采访、同时还要安排记者采访是寻常之事。  相似文献   

15.
记者最怕的是没有新闻可报,面对每天的任务.没有比无新闻可报更让记者头痛的了;新闻媒体的编辑、总编辑们也一样常常为缺乏有价值的新闻而坐立不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合众国际社著名女记者海伦·托马斯的知名度是和美国总统联系在一起的。自1960年肯尼迪时期出任驻白宫记者以来.她已先后采访过8位总统.是迄今为止在白宫采访时间最长的记者。海伦·托马斯那富有传奇般色彩的记者经历以及她作为女性记者所获得的成功,对我有一种渴望了解的吸引力。我是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见到她的。海伦·托马斯身穿一件大红毛衣,胸前挂着一长串银白色珍珠项链以及她每天必戴的白宫记者证.准时站在她每天工作的地方——一白宫新闻发布室的门前.微笑着迎候我们这个赴美访问的首都女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已经76岁高…  相似文献   

17.
“土记者”当了一回“老总”沈耕夫做一个土记者并不风光,因为记者前面多了个“土”字,然而我却沾了这个土字的光哩。去年10月12日,我应湖北农民报邀请前往武汉出席在那儿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华全国农民协会年会,专题座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课题,还参加了《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三年中.我利用工作之余采写了大量法制新闻稿件,多次受到省、市、县司法行政机关的表彰。 而促使我拿起手中之笔的, 是三年前一个弱者的不幸遭遇…… 1999年4月9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早8:00,我像往日一样早早来到律师事务所。打扫完卫生.我和另两位同事随手翻阅着刚刚送来的《中国律师报》。忽然,4月5日报纸上一篇名为《谁来当姚成方的律师?》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该文报道了卢氏县某乡弱智人、特困户姚成方 因“户口官司”上访多年未果,记者通过报纸向社会呼吁;谁来当姚成方的律…  相似文献   

19.
农业宣传薄弱的原因何在刘永青甭说中央和各省大报,近年夹,即使县市报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报道也太少,不能不引起各级新闻单位的重视。据瓦房店报今年头3个月的统计,通讯员来稿624篇,反映农业方面的报道52篇,占8.3%;编辑记者采写稿件151篇,农村报道...  相似文献   

20.
杜鹃 《青年记者》2007,(9):24-25
她是一个热气腾腾的人,作为一个记者,她是一个有良心的,有高度责任心的记者,她的新闻点是深入到所有层次人的心里面的;她热气腾腾是因为随便什么人,她都愿意帮忙;她的作品是有温度的,用她自身的热情把别人也点燃了。她,就是文汇报的“首席记者”周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