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藏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素材获取的一种采访形式。这种采访形式又被人们称为“暗访”,多用于曝光性的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2.
隐性采访与法律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雯 《新闻知识》2005,(5):30-31
隐性采访的利弊得失是新闻学术界讨论了十多年的话题,十多年以来隐性采访由最初不得已而采用发展到今天几近滥用,几乎每天的新闻上都能看到“记暗访”、“隐蔽拍摄”等字样。对于隐性采访社会一般公众大部分是持支持态度,认为隐性采访使许多正常情况下无法暴露的社会阴暗面得以曝光,加强了舆论监督,有利于社会进步。而学术界对隐性采访一直是褒贬不一,褒大多也是从舆论监督的角度和一般公众持相同的观点,而关于隐性采访之弊的观点却很多。  相似文献   

3.
冯结兰 《今传媒》2005,(6):28-29
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以隐性采访获取新闻的手段,在我国新闻界渐渐“火”了起来,尤其是应用在电视上,隐性采访捕捉新闻的真实性、鲜活性是公开采访所无法比拟的。很多新闻媒体通过隐性采访手段在版面、节目上大量曝光鲜为人知的内幕,满足了群众知情权的需要,自己的销量、收视率也得以大增。然而,隐性采访这些年过滥过分的发展却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批评。我认为,这种质疑和批评并不是人们对隐性采访的全盘否定,人们否定的只是其中记者超越自身权限,不顾法律和道德允许而行使的行为。一、隐性采访的法律约束隐性采访是记者不暴露…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从美国新闻界的一些做法和规定谈起张西明时下,隐姓埋名、变换身份而偷拍偷录的“隐性采访”成了一种越来越常见的采访方式,对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来说,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千方百计也要挖掘到需要的信息和材料,“抓住老鼠就是好...  相似文献   

5.
李冰 《声屏世界》2007,(9):26-27
“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这是《东方时空》记者偷拍到的山东一个法官霸气冲天的“宣告”,让全国的观众强烈地感受到隐性采访的震撼和真实。一时间,隐性采访成了全国电视媒体的宠儿。然而,隐性采访犹如一柄双刃剑,媒体在享受掌声的同时,运用隐性采访不当所引发的纠纷和官司也让媒体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6.
试论“隐性采访“的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群 《新闻实践》2002,(11):41-43
目前,国内许多新闻记者,尤其是跑社会新闻的记者,热衷于“隐性采访”。确实,隐性采访相对于公开采访,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能获取更多的新闻素材。有的报纸借记者“隐性采访”的功力,精心打造品牌,以增强媒体魅力。如《武汉晨报》的品牌栏目“王浩峰的眼”,不仅武汉读者有口皆碑,被誉为“市民的眼睛”、“便衣警察”,而且在全国新闻界也有较大的影响。栏目主持人王浩峰无数次乔装打扮,不畏艰险,深入到各个角落甚至“虎穴”暗访,现场抓拍、偷拍了数以千计震撼人心的新闻照片,通过揭露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激起人们的义愤,达到了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之目的,社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比起公开采访,隐性采访(亦称暗访或秘密采访)是令被采访者及相关群体反感的事。因为隐性采访一般多用来采写批评报道,正是因其手法的“暗”、“隐”和“秘密”,往往令被访者毫无戒备,在猝不及防之际,被采访者本不愿、不敢或不能公开的尴尬事便示于公众。于是,麻烦、纠纷甚至诉讼来了,这些都是隐性采访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记者的隐性采访活动,实际上并未能得到法规、政策上的强有力支持,起码未得到提倡。与此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邓倩  徐翀 《传媒》2003,(12):51-53
近年来,隐性采访这种鲜活的新闻采访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记者广泛运用。目前,新闻界关于隐性采访的争议颇多,见仁见智。众所周知,采访的目的在于挖掘新闻事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隐性采访存在的根本合理性即在于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这一目的。在进行批评报道时,如果记者采取显性采访,亮明自己的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是很难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因此,把隐性采访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隐性采访的常识 所谓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  相似文献   

9.
林木 《新闻前哨》2001,(1):31-3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隐性采访在新闻实践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事实证明,隐性采访只要依法进行,且使用得当,对搞好新闻工作,尤其是新闻舆论监督大有帮助。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之所以能成功开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得益于隐性采访这种特殊方式起到的特殊作用。 隐性采访是把“双刃剑”,弄不好易越法律“雷池” 所谓隐性采访,即指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一般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在敌方或犯罪嫌疑人中采访,对那些拒绝采访的人进行采访,或用于检验一些单位或个人的工作情…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法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隐藏起记者的身份而装扮成一般群众进行暗访的一种方法。 一般说来,“隐性采访”法只能在下述情况下运用。 一是采访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倾听群众的真正呼声,可运用“隐性采访法”。通讯报道要真实可信,这是高尔基在数十年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始终不渝地坚持的原则。苏联人非常热爱高尔基,熟悉高尔基。他一来到街上,人群便把他围  相似文献   

11.
王保华 《记者摇篮》2009,(2):64-64,63
隐性采访在媒体的一些揭露性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隐性采访”如果运用得好,往往会采访到显性采访得不到的较有价值的新闻,在使用隐性采访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记者必须坚定一条信念:“守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底线,隐性采访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2.
一、坚持真实性原则 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记者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即使是对方愿意接受采访,面对镜头也总是遮遮掩掩,很难保证事实的真实性。而通过隐性采访,记者往往可以获得其他采访手段难以获取的新闻事实,给受众以最大程度的“可信性”。这是由隐性采访的不公开性决定的。由于隐性采访具有不公开采访身份、不公开采访目的、不公开采访手段的特点,就不会对采访对象产生一种心理压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隐性采 访借舆论监督之风大 行其道。隐性采访是 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 实身份、或公开记者 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 访意图,以更好地接 近被采访者,获取第 一手资料的一种特殊 的新闻采访形式。这 种以某种特殊身份从 事收集新闻,取得被 采访者的信任与之合 作,让对方毫无顾忌 地提供新闻事实的非 常做法,是因为舆论 监督要“揭短”、“亮 丑”,自然是被监察对 象不愿意、不高兴的 事。他们会千方百计 对付你,阻挠你,甚至 出现限制记者行动自 由,抢砸摄像机,殴打 记者等恶劣行径,这 就给舆论监督的第一 步──前期采访,获 取…  相似文献   

14.
我觉得,作为新闻记者,在日常采访活动中应注意“四忌”、“四兴”。即:“忌懒,兴勤”;“忌浮,兴深”;“忌傲,兴谦”;“忌吹,兴实”。“忌懒,兴勤”,核心是“勤”。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勤奋,不能懒惰。这是因为,新闻报道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记者在采访中,既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又要保证工作质量。为了解决时间紧和任务重的矛盾,最根本的途径是靠“勤”。至少有“六勤”值得提倡:一是眼勤。要眼观四面,去发现和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新闻界悄然流行。《深圳晚报》记者涂俏以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先后四次深入到社会底层,抓到了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女记者夜宿‘十元店”》、《女记者‘前的”赚钱记》、法记者“反串”啤酒女郎》、《女记者“征婚”亲历记》等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引起新闻界的关注。什么是隐性采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分为两种:一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妆扮成其他身份的人员进行采访。如记者打入黑社会组织采访,进入赌…  相似文献   

16.
论文缩微     
隐性采访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杜方文在《新闻实践》第9期上撰文说,法律赋予新闻工作者采访的权利,但新闻采访井不是可以超越法律的特权。那种认为隐性采访的目的是实施舆论监督,对象大多是各种腐败现象,因而可以“不择手段”的想法,是古老的“以恶对恶”观念的余孽,只能说明我们有些新闻同行,头脑里缺少现代的法治意识。隐性采访不同于公开的显性采访。由于隐性采访常常是在被访者不知情、无任何防备、缺少自我保护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对记者的道德素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要求记者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记者在进行隐性采…  相似文献   

17.
张峻 《新闻实践》2004,(7):30-31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另类采访手段,在媒体的一些揭露性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然而,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 “隐性采访”稍有不慎就会带来职业道德上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界限,是眼下新闻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顾名思义,是指记者在采访中隐藏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的一种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往往使媒体能获得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逼近事件真相,突现采访环境的原生态和“内幕”后的真实情况,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就曾用偷拍偷录方式深入山东枣庄某些非法豆制品加工厂,在第一现场拍摄到非法加工者往豆制品中掺滑石粉和大黄等严重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的物品的违法行为,让人触目惊心;《南方周末》摄影记者亦曾用隐性采访方式,深入体验广州火车站周围的流浪汉、吸毒者等边缘人群的生活,并以镜头偷拍记录,引起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可以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的特殊性,稍有偏颇,便有可能引发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纠纷和争论,因此,必须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  相似文献   

20.
杨安 《传媒》2017,(2):42-43
以平民的视角去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是民生新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民生新闻节目广受电视观众青睐的根源所在,而“以服务创造认可”“好新闻,凭良心”“您的事就是我的事”等节目理念决定了民生新闻独有的“平民化”“本土化”和“亲民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