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剑英付主席的七言诗《重游延安》,发表于《诗刊》一九七七年第一期.叶付主席于一九四七年离开延安.从“一别延安十二年”的诗句推算,诗人重游延安的时间应该是一九五九年;再从“大家跃进要先行”的诗句推断,这首诗当写于火红的大跃进年代,即诗人重游延安的当时或稍后不久.所以,诗人在诗的后面有一条“1964年3月5日录重游延安旧作”的附记.《重游延安》由三首互相联系的七言短诗组成.一别延安十二年,延安已改旧时颜,王家坪上杨家岭,鸿爪从头细细看.这一首,概述了诗人重游延安的深切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崇  相似文献   

2.
《西游杂咏》是叶付主席一九五六年十一月视察甘肃时写的光辉诗篇.这组七绝共六首,曾发表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玉门《石油工人报》.今年八月初,新华社又向全国转播.今天,正当我们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进行新长征时,重读叶帅的这组好诗,倍感亲切.它激励着我们九亿中国人民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高潮.《西游杂咏》的《甘肃》,是这组诗的首篇.诗人以饱满的革命激情讴歌了建国初期,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所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3.
张仲举<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一书中收入毛泽东<四言诗·手中有粮>,并认定是1974年10月创作的.其实早在1971年5月,已有人在传这首诗.这首诗应写于1970年8月5日至10月5日或略前,但绝不是1974年10月.  相似文献   

4.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后,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也就是说这首诗的创作距海子离世只有不到八十天,因此这首诗可以当作一种预设的写作心态和大的背景来理解。海子突然离世使得这首诗表面的舒缓清新与深沉内涵之间产生了某种分离。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数学学习要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地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现就中考数学阅读创新题举例说明:例12001年4月13日,江泽民主席在古巴访问时,曾向卡斯特罗主席赠送了他亲笔写的七绝一首,现借用江主席这首诗中的28个字编一个地名谜,先将这首诗编号如下:朝1辞2华3夏4彩5云6间7,万8里9南10美11十12日13还14;隔15岸16风17声18狂19带20雨21,青22松23傲24骨25空26如27山28。请你从中选出二字组成一地名,但需满足下列条件:①第一字编号…  相似文献   

6.
黄洁 《考试》2010,(Z2)
有关诗歌形象方面的试题表述有: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2.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将诗歌与数学有机地结合编成算式谜题 ,不仅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得到形象生动的表达 ,而且有助于读者理解记诵 ,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 ,还能够使读者在念完诗后 ,又想数学问题 ,题目做完后 ,还可以享受到一次阅读诗歌的乐趣 ,因而感受到诗中有数 ,数里有诗 ,妙不可言 .现价绍几则古今诗歌编成的算式谜题如下 ,供师生共同赏析 .1 现代诗歌与算式谜题2 0 0 1年 4月 1 3日下午 ,在古巴首都哈瓦拉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时 ,向他赠送了亲笔书写的七绝一首 ,全诗如下 :朝辞华夏彩云间 ,万里南美十日还 .隔岸风声狂…  相似文献   

8.
<孤独的割麦女>这首诗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人和情节",就事件而言是极其普通的.但是诗人通过想象和沉思使激烈的情感升华,使得普通的人和事在诗中呈现出不朽的韵味.本文将从这首诗的诗体、韵式、节奏、语音使用等几个方面分析这首诗的音韵特色,展示本诗的音韵风格及其对诗歌主题的烘托.  相似文献   

9.
对鲁迅的《自嘲》一诗,研究者是有不同解释的.我认为,要确切地解释这首诗,就必须弄清《自嘲》这首诗的本事,这是确切地解释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我认为这首名作所描写的,是鲁迅的一次避难生活,它是一首写实的诗.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寓沪期间,有过三次避难.第一次是1930年3月,鲁迅因参加自由大同盟、  相似文献   

10.
古诗十九首之第十二首当分为两首历史上早有议论,但并不为大众接受,然而无论从不同文献的反映还是从诗本身观察,这首诗都应该分为两首,而第五首与这首诗下半部分的特殊关联更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我非常喜欢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代表,同时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写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小诗. 人常说,相遇是一种缘分.我初次读到这首诗,的确可以说是一次偶遇.那是我读高三时的1988年6月1日,这天是儿童节,我记得尤其清晰.对于嘴角已有胡须的我来说,儿童节似乎与我已经不相干,有的只是高三备考前夕的紧张. 书桌上堆满了课本和各种复习资料,我从未来得及做的大叠试卷中随便抽了一份语文练习试卷.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我读到这首诗,顿时,我就喜欢上这首诗.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板块(激情导入,指导学法)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这首诗——《明信片儿师生情》,猜猜是谁的大作?生:(从老师的神态上,学生猜出是王老师,异口同声地)王老师——师:对,这是我于2000年1月10日发表在《运城日报》上的一首诗作。同学们读一读,谁能说说这首诗的背景以及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学生情绪高涨。)生1:老师写这首诗肯定是元旦来临之际,收到学生的贺年卡有感而发。生2:从诗的最后一节能看出,这首诗表达了浓厚的师生情。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对老师这首诗的认识和以前学习诗歌的经验,讨论如何理解一首诗歌。生1:朗读是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13.
正《七律·长征》(以下简称《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翻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就的。全诗气势磅礴,充满了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之后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但是学习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长征的历史背景并不熟悉,要想更为深刻体会这首诗的磅礴气势和历史意义,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首诗创作时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诗题“偶作”《亥年残秋偶作》一诗是鲁迅先生的绝笔诗。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这首诗是在1935年12月5日,写给友人许寿裳的。在鲁迅先生六十一题、七十八首诗作中,此诗堪为压卷了。因之,一般的选家大都瞩目于这首诗。但是,几无例外,在题注中,都把“偶作”释为偶而或偶然之作。这种注释实际上是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在各地中考数学试卷中 ,涌现出一大批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新题型 .由于这类跨学科的综合试题 ,不仅格调清新、设计优美、个性独特、富有创意 ,而且能有效地考查学生适应新问题、接受新知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倍受师生的青睐和喜爱下面就以 2 0 0 2年部分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为主 ,分类举例说明如下 ,供初三师生教与学时参考一、数学与语文例 1  2 0 0 1年 4月 1 3日 ,江泽民主席在古巴访问时 ,曾向卡斯特罗主席赠送了他亲笔书写的七绝一首 .现借用江主席这首诗中的2 8个字编一个地名谜 .先将…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寒山寺悟禅王本道   少时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还以为这寒山一定是个古木参天、风景佳秀的名山.许久之后,才得知寒山乃唐代一位高僧的名字.平心而论,<全唐诗>中所收张继的40余首诗中,其他诗作称不上是上上佳品,惟独这首<枫桥夜泊>堪称唐诗中的精品.诗使寒山寺更加名重禅林:寺又使张继和他的诗远播重洋.今年暮春的一日,我有幸造访这千年古寺.   ……  相似文献   

17.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一首颇能体现昌耀风格特征的短诗,但是,因为昌耀个人履历及其创作的复杂性,这首诗在解读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也存在诸多理解的误区.该诗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删定和重写,已成为昌耀的"心象",而非对自我经历的写实;彰显的是孤独的英雄主义气质,是对痛苦、牺牲、孤独的自许;这首诗全神贯注的是对一种高度和超凡的...  相似文献   

18.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悯然.这首诗是晚唐大诗人李商隐代表作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令人费解的一篇,历来说法不一,莫衷一是.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借写锦瑟来追忆已逝的爱情;有人说它描写的是锦瑟所能表现的音乐之美;而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首自伤诗,也就是自叹身世的诗.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首激情澎湃的小诗,作者在初中毕业前与同学离别之际,写下这首诗,与全班同学共勉.诗以"风雨"作为感情抒发的喷火口.  相似文献   

20.
自从《望天门山》选入部编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以来,各家学报和各种语文杂志上发表了很多分析文章,对这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作了详尽的阐述。但我们发现有两个问题都没有解决,一是这首诗的末句“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日边”究竟是朝日还是落日,分析文章根据不同的理解,各地所是,但都未能进行考证,阐明理由;二是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分析文章都很少涉及,可能作者认为这无关宏旨,对理解这首诗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