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中的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以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以NaOH溶液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由于酚酞遇NaOH显粉红色,学生可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由无色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NaOH分子扩散进入“细胞”的过程。再通过测量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获得相应数据。学生经计算、比较不同体积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可预测细胞表面积、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物质运输的关系,进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现使用的北京版生物教材与原人教社生物教材相比 ,主要是编写顺序不同 ,添加了不少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使教学能尽可能用实验来验证、说明问题。实验材料提倡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得着、见得到的东西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使用北京版教材教学两年来 ,感觉到第一、第二册中有的实验存在尚待改进之处。1 有的学生分组实验不适宜分组 ,个别步骤中的方法需改进   (1)第四章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探索”不适宜分组。实验材料的准备上存在问题。“长形的新鲜萝卜”不仅不能重复…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和应用”的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主要是通过对固定化酶技术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酶或细胞固定化的简易方法,理解固定化酶或细胞在生产实践应用中的优越性。但是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我发现实验操作部分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可实施性不强。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对该实验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是用琼脂块(内含酚酞试液)模拟细胞,用NaOH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由于酚酞遇NaOH显粉红色,学生可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由无色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NaOH分子扩散进入“细胞”的过程;再通过测量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获得相应数据。学生经计算、比较不同体积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可预测细胞表面积、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物质运输的关系,进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笔者考虑到球体更接近细胞的形状,所以用琼脂球代替琼脂块来完成实验。以前…  相似文献   

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演示实验2“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哪种物质可以透过透析袋,思考进入消化系统前食物为什么必须经过消化。利用透析袋能够使学生较为形象地联想到消化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课本《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专题5“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在进行样品处理过程中用透析袋对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以上两个实验都用到了透析袋。  相似文献   

6.
该文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并借鉴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法,尝试如何在生物实验中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开发生物实验中的探究资源,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文章通过对“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实验中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案例分析,指出从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难点、改进实验过程、深化实验结果方面开发生物实验中的探究资源,探索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细胞膜和细胞壁”中“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学生在操作时提出了很多问题,引发了我对该实验的反思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实验是当今高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难度大、开放性高、得分低等特点。本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等渗浓度的实验设计,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倡导“素质教育理论”和“探究性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9.
“公共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教育学知识,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教育工作。但通过实践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这门重要课程并不是十分重视。“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在师范院校担任“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课程本身、学校、教师、学生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芸芸 《阅读》2024,(18):46-49
<正>一块块泥巴怎么变成神奇的兵马俑?兵马俑的神态为什么那么逼真?兵马俑坑中还有哪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工艺技术?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能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本篇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中国兵马俑背后的奥秘。走近兵马俑在1974年被陕西农民发现之前,秦兵马俑埋葬在地下已达两千年之久。八千多名真人大小由黏土塑成的士兵和军官伫立于俑坑之内,这些由黏土制作的俑人排成阵列,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再现了秦军势不可挡的气势,充分展现了秦始皇的勃勃雄心。  相似文献   

11.
"找"不同     
邹中娥 《阅读》2014,(1):68-68
故事广场中的小兔子在野外寻找食物:The rabbit is very hungry. She is looking for food. She finds two carrots.(小兔很饿,她正在寻找食物,她找到了两根胡萝卜。)同样是“找”,为什么前一句用“lookfor”,后一句用“find”?小朋友,你知道吗?快来听听字典爷爷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实验是教材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恒定电流一章中的实验问题在历年高考中更是受到命题者青睐.就恒定电流实验而言有“测量金属的电阻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练习用多用电表”“伏安法测电阻”这几个实验.就实验原理、实验过程而言学生已较熟悉.但经过多年的高考情况统计,学生正确理解和全面落实《考试说明》中对实验能力“三会一理解”的要求仍有差距.考试的得分率是比较低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固然随着考试形势的发展,要求学生能力的实验题增强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难度是其一,但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归纳、总结,而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造成的.比如,1997年高考题:“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50千欧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①待测电压表(量程3V)②电流表A_1(量程200μA).③电流表A_2(量程5μA)④电流表A_3(量程0.6A)⑤滑动变阻器(最大值IKΩ)③电源ε(电动势4V)电健K,求(a)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哪个仪表(b)为了尽量减少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试在方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此题不是书中原题,它要求学生应用学过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来解决问题,但经过对学生试卷的分析看出学生对选材与选  相似文献   

13.
由于实验经费缺乏,我校现有高中物理仪器较少,只能开出一部分学生实验,学生动手机会少。鉴此我们将学生天平改制成磁秤,开设了“磁秤的使用和测量”的实验。用它代替“观察磁铁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装置,既能定量地测出磁场作用力的大小,还能验证磁场力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成正比关系。而且此实验中用到的其它仪器,一般实验室都有配置,可提高仪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用P63(图6~1)所示实验引出“光的折射”这一概念,我认为是不足的。首先是它用一根筷子.不是光;而且为什么要斜射才能发生折射呢?这些都不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此我设计了如下实验,通过投影机的银幕便可观察到光的折射,可见度高且直观。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中的观察与实验(一)──观察实验的作用殷志杰(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地提出:观察实验“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小学自然教学必须“加强观察和实验”。为什么小学自然教学...  相似文献   

16.
物理实验部分的教学改革是物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完成新教材所编人的大量课内外实验的数量与质量情况,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检查教学是否真正落实“三个基本理念”的重要依据。而教师实验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完成实验的数量与质量。因此实验教学改革的着手点,就是要提高教师的实验能力。教师的实验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实验教学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它包括实验的组织管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应用实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能力。如何提高物理教师的实验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闽濮”为什么称“濮”,又为什么称“缅”,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演化?这是困扰史学界的百年难题.试图从语言学、民族学等的角度,进行探索,以解决一些史学界关于“濮”的相关争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四年级“加热和传热”一课中 ,“水的传热”这一知识点 ,通过教师演示加热方框形玻璃管来得出水是靠对流方式把热传播开来的。这样的实验简单 ,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 ,只看演示实验印象不深 ,理解不透彻 ,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对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进。首先学生通过实验(图 1 ) :试管上部的水烧开了 ,下部手拿的地方却不烫 ,知道了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图 1 接着 ,研究水是怎样传热的呢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 ,我增加了一个学生实验 (图 2 ) ,加热烧杯中的水 ,观察。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水的流动 ,在加热过程中 ,往水中放入…  相似文献   

19.
王宝琪 《阅读》2013,(9):18-18
贝贝:李老师,我想知道“北大荒”在哪儿呀?为什么叫“北大荒”呢?  相似文献   

20.
玻璃片加热时为什么会破损,其道理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除了操作方法不当,还与学生实验操作的负迁移、心理因素有关。 小学自然课本第二册第五课《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有一实验(如图1),该实验的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