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那 天我被那英国 佬逮住了,也 许我就没命 了。”谈到此事 阿伦总喜欢用 一种满不在乎 的口气。 很少有人 知道这位康涅 显的明 星是 在欧洲 长大 的,并且还有过一次 相当危险的经历。 阿伦的父亲是 位军人,曾经在阿伦 很小的时候带领着 阿伦居住过德国和 英国。对于那段时 光阿伦总是记忆 犹新,虽然当地的 英国孩子们与他 们相处得并不融 洽。 “我父亲是名驻 外军人,小时候我也 随他驻扎在国外。” 阿伦回忆道:“我就 在基地中的学校读 书,但住在村子里, 因为那有很多同我 们一样大的孩子。” 但村子里的居 民却从不把他们…  相似文献   

2.
刘伟 《垂钓》2010,(12):56-57
2006年,我在著名的鹤乡齐齐哈尔市郊住了一年。闻名世界的扎龙湿地就在这里。她位于齐齐哈尔市的东南,有成千上万的丹顶鹤在此繁衍生息。我就住在扎龙湿地的旁边一个叫做葛家地房子的村子。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3.
石川 《钓鱼》2007,(5S):1-1
即将卸任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孩提时有一个梦想——渴望成为一名远洋船长。中学毕业后,希拉克虽然没有成为远洋船长,但在一艘货轮上做了见习轮机手。多年后,这位天性浪漫的政治家深情地回忆起当时的如歌岁月:“每到周末,我们就在一个名叫韦尔托拉耶的村子里呆着,那里有一条叫拉多雷的河流,在那儿,我学着渔夫的样子钓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辣辣的思念     
唐之初  郑之 《垂钓》2001,(3):76-77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乡下,村子里不过三十几户人家,守着四座虽不入云却也蛮高的山,两条十几米宽的河,一个四万多平方米的水库。这山光水色自然成为我童年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眷恋,尤其是泡在水库里嬉水捉鱼的那些夏日时光。  相似文献   

5.
洛河     
洛河是一条发源于鄂西南大山中的小河,小得在地图上几乎难以找到。洛河流到家乡附近,早已少了它在山中的那份“野”气,温顺且富有灵性了,特别是当它来到老家所在的村子时,竟依依不舍地沿着村子绕了一大圈,形成了一个“Q”形,不知是相约我走向远方,还是期待我去弄潮!洛河,曾给放牛娃出身的我带来过无比的欢乐。春天,我们在沙滩上放飞风筝;夏天,我们在河水里追逐精闹;秋天,我们创来红薯野炊;冬天,我们则呵斥着南归的大雁。然而洛河最让人感到趣味无穷的还要数夜钓。每到阳春三月杂树生花之时,夜钓的季节就到来了。夜钓的基…  相似文献   

6.
九问     
《集邮博览》2011,(10):11-13
1.您什么时候开始集邮? 我集邮时间并不早。我童年生活在北京远郊的农村。初中毕业前都没听说过集邮一词。集邮需要接触邮票,接触邮票最便利的渠道是通信。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同学基本上住在一个村子或相邻村子,有事或想见谁了,骑上自行车就去人家了。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打电话,那时谁家有电话呀?虽然联系不方便,但是也没想过写信。一是没钱,二是觉得没必要。  相似文献   

7.
李爱芹 《钓鱼》2013,(7):48-49
老公名叫侯增福,是个不折不扣的钓鱼迷。老公迷上钓鱼还是上世纪90年代,具体说是1990年,那时候老公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了3年,他的科长已经把他带上了钓鱼的"邪路"。到了星期天,俩人就一起到岳城水库下面的英烈村去钓鱼,那时候的鱼还很好钓,给村子里的人5毛钱就可以钓一天,绿油油的芦苇荡里到处都是四五两的鲫鱼、二三  相似文献   

8.
杨觉 《收藏》2006,(6):54-54
家父杨绍源(字寿楣)仅是读过私塾的一介书生,一生清贫。但我叔父杨润玉(字寿标)却是1930年清华大学政治系毕业生,获法学学士学位。1942年官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统计长。叔父在1932年任上海市地方协会《上海市统计》主编时,把我父亲从无锡乡下介绍到该协会工作,父亲才得以有机会和朱庆澜、黄炎培等名人见面,并求得朱庆澜七言对联一副,黄炎培五言诗中堂一幅。  相似文献   

9.
寻小江 《中国钓鱼》2004,(12):49-49
几年前我在湖南浏阳一个叫老桂的村子教书。这地方处在大山腹地,十分偏远,一般人是绝不想去的。但我却在里面待了5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迷恋于这山溪中的石窠鱼。  相似文献   

10.
遥路拳寻踪     
曹进江 《武当》2006,(8):52-53
位于江苏常熟市碧溪镇周泾口以东的遥路村,是一个南方少有的大村落。它是南北向,由前、中、后三个村子组成,村子都很大,少说方圆有几百户人家,在中、后两个村子中间有一个遥路滨,河水清澈,翠竹绿树倒映其中,显得那么的宁静而闲适。2003年7月的一个下午,我在南派少林拳传人曹建亚、王解叶两位朋友的带领下,顶着烈日,赴中遥路当时78岁的老拳师孙毅家中作客,细细听他道出他的家史和遥路拳的由来。  相似文献   

11.
“生命在于运动”,越老越要适当地运动。游泳锻炼,贵在坚持。对此,我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一) 我的体育锻炼,主要是游泳。 我生长在广东南海的一个村庄,村前有塘有河,从小就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在私塾念书时我就常常偷偷下河戏水,有一次被老师发现,被重重地打了手掌,还被罚在孔子像前跪了两小时。但我不后悔,过后照样偷偷下河。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一农户家中淘到一件铜制竹蝉镇纸(见图)。据其家中的一位老者介绍,是他祖父于晚清在一所私塾里教书,写字作画时用来镇压纸张的。竹和蝉,都很受旧时代文人雅士的欢迎。竹,是一种生长快、生命力强的植物,自古以来就有竹报平安的说法。历代,文人雅士爱竹、咏竹,写下了不少脍炙人  相似文献   

13.
村子大与村子小,会直接影响到村民的心态,大村子的人普遍要比小村子的人更有优越感和底气,有些不讲理的,甚至会"仗村欺人". 我儿时居住的村子是个小村,全村不到30户,而紧邻我们的云村,则是个大村,有近百户. 村子大,上学的孩子相对也就多些,反之亦然.云村去上学的人,都是成群结队的,在这群队伍中,总有几个坏孩子,仗着同村的...  相似文献   

14.
本诺·尤德里和他的哥哥萨默以及父亲塞尔沃是斯洛文尼亚Sempeter镇的第一个篮球家庭。 "喔,在家乡不想出名都难,"尤德里说道,"斯洛文尼亚只有两百多万人,我们镇子大概有5000人,其实更像个村子。" 尤德里进入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时的花费远大于一个村子的GDP。在或许是NBA阵容最为整齐的马刺队,这名左撇子新秀组织后卫进步飞快,他担任着来自法国的托尼·帕克的替补角色。 尤德里的父亲曾在南斯拉夫二级职业联盟打球,他和他的哥哥在斯洛文尼亚职业联盟开始运动生涯。"我父亲并未要求我打篮球,"尤德里说,"我曾打过手球、橄榄球,还踢过足球。9岁的一天里,一个篮球教练跑到我家里让我尝试着给一支球队打球。"  相似文献   

15.
2004年9月1日星期三天气晴今天路上不太顺利,离溧水县还有几十里路的公路边上,后轮内胎爆裂,只好一瘸一拐地推着车往前走,看见一个汽车修理店,求师傅修车,他直摇头,说修不了;只好再往前。见到有一村民。便向老乡打听,村子里有无修自行车的,她摇摇头说没有,并说:"你再往前走二十多分钟,路的左边有修自行车的。"这句话就像给我打了强心针,立即加快了脚步,不一会果然见到有一修车铺。这是一间独门独户的平房,在修车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16.
提及冰钓、溪钓、海钓、野钓,钓友们均有所闻,甚或已为行家里手,但谈到“洞钓”,恐怕就鲜为人知了。1999年5月12日中午,我到菜市买菜时,遇见鱼贩子老周。因为鱼的缘故,我便蹲下跟他聊。他问我近来“战果”如何?我摇着头,吐露了现今“钓鱼难,难钓鱼”的苦衷。不料,老周却满不在乎地说:“有什么难,想玩就有办法,水库去不得去野河沟,实在不得就进山洞里去钓。”我以为他在开玩笑,就说:“吹牛,进山洞去刮蝙蝠屎差不多,哪有鱼钓?”“哎,你不信?你看这是什么?”他边说边把手伸进篓子里,抓起一条斤多重的鲶鱼。“年…  相似文献   

17.
康哲峰 《武当》2011,(6):46-47
暮色苍茫,母亲的喊声像萤火虫一样在夏季闷热的风中四散飞舞。母亲在喊我回家。母亲嘶哑的嗓音凝成一根根尖利钢针,一下下刺入我的心脏,疼入骨髓。我不敢回家,因为我今天早上打了村长的儿子。我不是一个顽劣的孩子。相反,我生性懦弱,老实,在村子里经常被欺负的。上学了,在学校也不得老师欢心,同学们经常让我替他们值日,擦黑板,扫地,  相似文献   

18.
王瀛 《健身科学》2011,(5):22-23
"歌唱家王大婶":修真养心在北京东三环的一个村子里,村委会旁边一所平常民居,住着一位和善的"大名人王大婶",偶尔进出散步时,朴实的村民们总是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叫一声:"王大婶!"村民以与她为邻而感到骄傲和幸福。有时遇到村子里有重大活动,村委会就邀请她参加,有一次村委会的邀请与知名人士聚会发生冲突,王大婶立即给那位名家打电话要求更改了时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远亲不如近邻,我不能让村民失望"。人民艺术家王昆对"王大婶"这个称呼很受用,她满脸幸福,乐呵呵地说,我本来就是农家女儿……在王昆的家里,所有人都非常平等,包括她的学生、保姆、司机都可以提出各自不同的主张。王昆是个很"真"的人,除了歌声清澈、真纯,在生活中也处处都表现出"真"性情,她不施脂粉,不着艳妆,对人对事真挚坦荡。一次有个盛大的演出,主办方领导得知王昆到来,格外兴奋,并悄悄给这位歌剧泰斗准备了一套  相似文献   

19.
人生弧圈球     
说起我与乒乓球,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其中有欢乐,也不乏遗憾和悲伤。孩提的时候,市体校教练就看上了我,说我天生就是打乒乓的材料,对我进行了重点培养。几经努力,我水平提高很快,不但在市小学组里夺得冠军,在中学组不计名次的比赛里也毫不逊色。大约是1963年...  相似文献   

20.
葛新仁 《垂钓》2002,2(10):1-1
我是一名鞍山的钓友。在2001年1月15日外出办事时路过一家书报亭,无意间看见柜台里摆着一本气度不凡又很时尚的《垂钓》杂志,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出于好奇,我特意翻开看了看,又很快地被杂志的内容所打动。于是我索性买了一本,我也从此开始阅读和收藏《垂钓》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