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这两个字很难写,但是欣赏艺术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在欣赏世界经典名画时,不谈冗长的美术史脉络,不谈风格、流派,只是欣赏美丽的图画,说说画里的故事,诸如蒙娜丽莎为什么微笑?拿破仑骑的是马还是驴?夏加尔的左手为什么有七个手指头,等等,那一定是很有趣的事情。《艺术里的秘密》告诉我们。只要抱着平常心去欣赏艺术,那一定会发现其中越来越多的乐趣。艺术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人类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顾德宁 《传媒观察》2005,(11):59-59
9月10日是第三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正巧美国知名社会问题纪录片导演葛瑞格先生途经南京。交谈之中,这位15次来华的“中国通”问笔者,为什么中国媒体在谈预防自杀问题时会频繁使用“某某自杀成功”?这么失败的做法为何要说“成功”一词呢?孩子们会怎么想?他还问我,中国记者在报道自杀时有无“用语守则”?他们是否受过正确把握自杀报道尺度的专业训练?这两点在欧美国家是有要求的。  相似文献   

3.
开场白: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对于目标管理,有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者,就有说不能循规蹈矩者;有说成绩大大者,有说问题多多者;即便都说事实胜于雄辩者,结论也各不相同。尽管对以往的方针目标管理,还在众说纷纭,新修订的标准却已亮相。是这世界变化快,还是这世界太精彩?  相似文献   

4.
朱秀梅 《大观周刊》2012,(29):82-82
大凡中国企业都会谈“以人为本”,似乎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象征,但我们在给企业咨询或培训时却强调中国企业应该到了不再谈“以人为本”的时候了!是不是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不是,是“以人为本”本来就是企业管理最基本的内涵,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不以“人”为本,那以什么为本?这就像我们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声“吃饭了没有?”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的经济起飞,让我们有了这样多的认证需求,让社会上冒出了这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认证。但是,这种认证本身由谁来主导?由国家,还是由专家?当百姓们感觉本应该是最可靠的“国家加专家”的牙防组出了问题的时候,人们才认识到,真正能确保论证水平的,应该是由行业内专家组成的独立的、民间的、与各方利益都无关的行业组织。国家行政力量的介入、特别是在经济利益上的嗳昧不清,是目前认证弊端屡治不清的原因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EQ情绪智商(亦称情商),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各国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积极探讨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情绪,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智商(IQ)高的人不一定成功,成功者往往是情绪智商(EQ)高的人;情绪智商高的人,能弥补智商的不足,能提升智商。管理,实质上是一种“人的管理”,通过对人的情绪的调试,人的感情与心理因素的激励,发挥人的智慧与智能,达到最大效益。作为一个单位或某一部门的管理者,必须了解这一重要原理,善于把握员工的情绪。一、试论EQ管理在出版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谈出版社,首先就要提到编辑。编辑人员,学历高…  相似文献   

7.
通权达变盛蹈常袭故衰──兴刊十谈《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编辑部田宏“现在变革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潮流,不变革,在世界上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诚如此言,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变革的时代。不难看出,在世界形势发生了战后以来最深刻变化的今天,在中国转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赵波 《出版参考》2011,(10):11-11
现在谈裸婚,真的需要勇气,因为没有物质基础,谁跟你谈婚姻和家庭呢?可是,我们的父母辈们不都是裸婚过来的吗?也许你可以说因为当初人人都裸婚,大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他们裸婚并不代表他们甘心情愿,也不代表因为不怀一点物质欲,他们就比我们简单幸福。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相似文献   

9.
现在谈裸婚,真的需要勇气,因为没有物质基础,谁跟你谈婚姻和家庭呢?可是,我们的父母辈们不都是裸婚过来的吗?也许你可以说因为当初人人都裸婚,大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他们裸婚并不代表他们甘心情愿,也不代表因为不怀一点物质欲,他们就比我们简单幸福。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新东西层出不穷,新观念如雨后春笋,新新不已,人们乐“新”不疲地追赶着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不过,热“新”者也难免有些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今天流行这个,明天时髦那个,刚刚时兴的新东西还没有完全适应,刚刚接受的新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转眼之间就陈旧了过时了,又有新东西在向你招手。你难道不喜欢更“新”的吗?你难道愿意与陈旧为伍吗?陈旧意味着什么?陈旧意味着过时、落后,更重要的是,陈旧意味着“衰老”———判断一个人是否还年轻,就看他对新事物的兴趣如何,如果没有了追逐新潮…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它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什么是真实的世界?就是人离不开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在第八届函授学员开学之际,我愿同新学员谈谈心。谈什么呢?谈个老题目:实践出真知。我之所以要谈这个题目,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新闻函授中心已举办七届了,已有35000多位学员领取了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结业证书。这个结业证虽不是通讯员的合格证,但起码说明学员们通过一年的函授学习,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新闻写作知识。可为什么有些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志仍然不能胜任通讯员工作,在写作上进步不大呢?我看不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重要因素。新闻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无论你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么深多么广,它最终要落实…  相似文献   

13.
邢映纯 《新闻传播》2006,(11):62-63
近年来,“民生新闻”一词在新闻界十分盛必上行,尤其是省市晚报、都市报。“无民生新闻不火”已成为当今不少新闻人的共识。那么,各级党报能不能也来打“民生”牌?党报的民生新闻又该如何定位、展现哪些特色呢?对此,笔者试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各种ERP解决方案就如窗外的春花.不断涌现.从功能强大的整体ERP到品种繁多的CRM、SCM、eHR等模块系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众多厂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销售攻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困惑和难题却摆在了企业的面前一选择哪种IT解决方案?标准是什么?如何导入和实施?IT项目的效益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通权达变盛蹈常袭故衰──兴刊十谈田宏“现在变革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潮流,不变革,在世界上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诚如此言,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变革的时代。在世界形势发生最深刻变化的今天,在中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以往等靠的做法,难逃停滞或淘...  相似文献   

16.
刘晓庆涉嫌偷税刚被捕,立刻就有媒体拿这个题目做起了文章。其实这题目是很不准确的,因为当时刘案并未判决,羁押她的地方是看守所而不是监牢——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谈。不管刘晓庆进了哪里,总之是不太体面的地方,那么是谁送她进去的呢?文章说是“她自己”。这话当然绝对错不了,有句古训就叫咎由自取,她不偷税,检察院能签字逮捕她?但如此回答,虽然一语中的,简捷明快,却未必缜密周全。她为什么会把自己送进去?除了她自己,还有没有其它的外在因素起作用?有人说刘晓庆“一贯胆大妄为”,所以才有今天这一步。然而胆子的大小,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5,(43):53-53
当我们端起手中的红葡萄酒.我们应该先向谁致敬,艺术家一样的酿酒师吗?还是决定葡萄品种特征的土地)亦或是不可琢磨的天气变化?在葡萄潜世界有这样一个定律,无论多么高明的酿酒师都不可能用不好的葡萄酿出好酒来还有人说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每一杯葡萄酒都会把生长的条件一点都不磨灭地封存在酒瓶里.让我们先向富饶怡人又富千变化的土地致敬!  相似文献   

18.
假如我是一个婴孩,我有不出生的权利。世界,你可曾听到我在羊水中的呐喊?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06,(3):I0001-I0001
大家都知道挑房子要挑好户型。随着选择面越来越宽,人们在眼花缭乱之余,不禁要问现在的新楼盘这么多,究竟怎样才称得上是优秀户型?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设计师们也很难达成统一意见,不过总的来说,好户型通常功能和空间的分布合理、重点突出,具有升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科学记者是代表公众利益,还是代表任何特殊利益集团,如学术界某个流派、某个科研部门或产业部门?为什么要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科技传播学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新闻传播能不能在科学和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科技传播对公众的影响?新媒体传播是否加深了或改变了公众对科学的认知?2001年2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科技传播大会。本刊特约记者孙静惟日前专访李希光教授,跟他讨论了参加这次学术会议后的感想,并回答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