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甘雨 《考试周刊》2009,(40):31-31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等原因。本文归纳总结了辽宁省海城市方言的几种形成方式,并列举了一定数量的实例。在对比海城方言和周边城市方言及东北方言的异同过程中,更加突出了其本地方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时代性是语言社会性的体现,我们对待词义也应有一个历史的观点。方言的历时研究是总结概括区域方言特点的重要方法。扬雄的《方言》不仅对于一地方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探讨整个民族语言发展变化规律,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列举《方言》中保存的鲁南方言词汇与现今鲁南方言词汇在词义上的演变,总结鲁南方言演变的规律,为更全面地总结鲁南方言的特点提供事实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一种语言和其方言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汉语方言之间差别很大,但汉语各方言有着公认的标准音、统一的书面语和潜在的转换关系,仍然属于同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而不是不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浅析云南方言的语言变异--"马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如此紧密地相连,研究社会结构可借助语言结构,同时提供了一种进行语言研究的途径。在云南方言中,当人们试图用普通话和不同群体的人进行交流时,一些特点迁移进了语言标准,形成了特定的语言变异——“马普”。本文试图讨论云南方言的一些特点,分析了在进行交际过程中形成的不同语言社团及形成不成文合作的背景和原则,折射出操这种方言的人的不同背景和交际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方言的三大分支的定义,地域性方言的发展概况,社会性方言在文学中的作用等问题,从而阐明了"风格即人",也就是说我们能通过对人的语言的研究来评判一个人,每个人的语言风格能反映出他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6.
方言,是一种在语音、语义和语法关系上具有特殊规定的地方化语言。而陕西关中方言,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在历史上更有其特殊意义。作者从关中方言的特殊意义、关中方言例举及研究方向三个方面、提出了个人对研究关中方言一些意见,对研究关中方言有一定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贾红霞 《培训与研究》2002,19(1):100-101
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近三十年来新兴的工业城市之一。由于其城市形成的特殊性,它没有使用当地传承已久的方言。而是以一种受不同方言影响有所变异的普通话作为交际语言。这使十堰市的儿童语言不象其他城市的儿童语言那样传袭一种特定的方言,而是具有变异性、阶段性、双语或多语转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时代紧密相连,时代的投影在一些社会性的人际称谓上尤其明显。“老板”是当今社会的高频词,近年来不少学者探求“老板”一词,其说法错综复杂。文中分析关于“老板”身世的几种不同观点,并根据笔者在闽南方言中发现的语言材料进行佐证,认为“闽铸铁钱说”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环境,普通话口语学习更是需要形成人人都说的语言环境。处在信息传媒时代,普通话学习如果仅仅依赖课堂上教师施教,而其他时间和场所学习普通话的个体仍然用方言交流,使学习者依然处在方言的汪洋大海中,这种情形即成语所说的“一傅众咻”。如果缺失必须的语言环境,普通话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林街方言中的隐语是隐语的一种,是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意义,其词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指代关系,部分隐语的来源和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同一隐语也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些问题着手对林街中的方言隐语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1.
湘西花垣县的语言比较复杂,汉语方言是该县的通用语,但其方言性质学界历来有争议。文章通过描写花垣县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归纳其主要的音韵特点,指出花垣县汉语方言具有湘语、西南官话的混合性特征,是一种混合性方言。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色鲜明的社会方言,模因论是理解文化发展,阐释语言及其相关语言现象的新理论,模因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单位,具有通过信息交际和交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解读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方言与语言     
现代的语言学认为,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同属一种语言的方言有共同的历史来源,共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其现代的形式在语音上必定有互相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言发展有离心、向心两种方向。有两种不同先后的共同语:一种是在方言形成之前;一种是在方言势力雄厚起来以后。中国境内的汉语方言格局呈现出方言发展的分、合景观。目前澳门处于回归祖国的前夕,语言走向统一是大势所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粤方言与普通话长期并存,各有其适用环境;二、法律语言亦将是粤方言与普通话各司其职;三、学校教学语言与行政语言将逐步向普通话转移;四、普通话的推广将势在必行。一个语言的分久必合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5.
浅析二人台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人台是一种极富乡土气息的民间演唱形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二人台语言中地方方言色彩浓重,通过对其语言特色进行分析,发现其唱词中存在大量口语化词汇的应用,并且运用了衬字虚词和叠音词,以及谚语、民谣、歇后语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其语言风格、语言特色及其方言风貌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二人台艺术的抢救、保护、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普通语言学体系,是建国初照搬前苏联的。当时苏联针对马尔院士的"语言具有阶级性"观点,集中论证了语言的社会性。然而,语言作为意识的物化控制系统,其性质远非社会性一种品格能概括。人类自然语言具有三种重要品格:实践化品格,意识化品格,逻辑化品格。  相似文献   

17.
在一民族与他民族的相互交往中,词语的相互吸收是一种很普遍的语言现象。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就不断地从其他语言里吸收了汉民族原来没有的词语,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词汇量。这种源于其他民族的外来词,从现在的使用范围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已经进入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为全民族所共同使用;一种却始终未能向全民族推开,只使用于某些汉语方言中。这后一种,我们称之为方言外来词。方言外来词并非每一种汉语方言中都存在,一般说来,它只出现于汉语方言区中那些与操非汉语的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或者与国外有较多交往的周边、沿…  相似文献   

18.
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即使用同一种地方方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语用环境、个人风格等等不同,语音、措辞、谈吐也会有不同。在不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方言”一般都是指地域方言。方言一方面是相对语言而言的,方言与语言是个别对一般的关系,语言是一般,方言是个别。人们日常使用的是个别的方言而不是一般的语言。另一方面,方言是相对于民族共同语而言的。民族共同语是以该民族所使用的某一种方言为基础,以某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北方方言是它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是它的标准音。语言与方言理论上的层级划分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因它涉及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但我们不难想像我国各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参差不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方言语料库有助于提高方言研究的水平和方言词典编纂的质量,对于语言学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粤方言语料库建设为例,说明了优先建设该种方言语料库的有利条件:粤方言是一种强势方言,语料丰富,研究力量突出,成果众多。文章最后就建设方言语料库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0.
台州方言作为汉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自身的地方语言特色。在台州方言中,熟语是其中最为有趣的语言之一。本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对台州熟语的意义建构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概念的合成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为方言熟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