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教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出示标题后)1.师:将是谁?是怎样的官?……(板书:廉颇)2.师:相又是谁?是怎样的官?……(板书:蔺相如)3.师:和是什么意思?那俩人之前为什么不和?……4.师:蔺相如为什么官大?……5.师:廉颇为什么不服?……6.师:蔺相如靠什么立功?……师小结:蔺相  相似文献   

2.
《将相和》(第十二册)第八、九自然段讲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两个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两个自然段,想想这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 生: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气氛,借此来激活课堂,发掘学生潜能。可有些课例并不如执教者所愿,常给人一些困惑和反思。一、师生关系应民主平等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负荆请罪》时,讨论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特点。师: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向谁学习?生1:我认为蔺相如能想到赵国的安危,处处避让廉颇的挑衅,顾全大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2:我觉得蔺相如深明大义、心胸宽广,就连处处刁难他的廉颇也不得不佩服说:“你真是个深明大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有幸听江苏特级教师徐善俊执教的《将相和》一课 ,深为徐老师朴实、扎实的课堂风格折服。尤其是在教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几个小故事时的三处提问设计 ,更令人叫绝。现介绍如下 ,以飨读者。一、完璧归赵师 :请大家找找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 ?生 :“撞”。师 :这儿为什么用“撞” ,而不用“磕”、“碰” ?生 :“撞”的力量是很大的。生 :这说明蔺相如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用“撞”更能表现蔺相如的勇敢。师 :那么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 ?这一问 ,由“撞”这一训练点切入 ,切入口甚小 ,但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却…  相似文献   

5.
(《一人性缓》选自《明清笑话集》)一、引子:我是一个什么人。(从好人、坏人的辨别到内向、外向性格的判断,再到急性子的笑话。此处略,编者注。)二、先发明个组词法。师:那慢性子好不好?生:也不好。师:不要轻易下定论。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出示:"一人性缓")师:(师先读此句)什么意思?生:一个人性子很慢。师:句子里没有"慢"字,你怎么弄出个"慢"字来?生:句子里有个"缓"字。缓就是慢。师:聪明,由"缓"想到"缓慢",就明白了意思。那么,句子里只有一个"性",你弄出个"性子",也是这个方法?生:对。  相似文献   

6.
师:请同学们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师(多媒体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师:同学们,读了以后有问题要提吗?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生:(沉思了一会儿)生1: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生2: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生3: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位军神?师:同学们真会思考,围绕句子内容一下子提出了三个问题。再读读,看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学们又会有什么问题呢?生4:(学生读后一脸兴奋)老师,这儿为什么一连串用了三个感叹号?师:你真有一双慧眼,能…  相似文献   

7.
(以下撷取的是进行词语教学的一些片段)师:你知道“拮据”是什么意思吗?生:经济情况不好。师:这是字典里的解释,光看字典的解释还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拮据这个词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投影句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很拮据。”教师范读句子。)师:你觉得他们家怎么样?生:很困难,很穷。师:困难到什么程度呀?读读这句话再说一说。生: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他们的生活。师:维持几个人的生活?生:六个人。师:这就叫做—(生:生活困难。)我们从字典中查到词语的意思后,应该把——语的意思放到课文中去…  相似文献   

8.
师:谁来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生:课文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璧,结果是蔺相如用智慧完璧归赵.……  相似文献   

9.
师:谁来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生:课文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璧,结果是蔺相如用智慧完璧归赵.……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我们转变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从"单一接受"走向"多元理解"《将相和》教学片段。师:当蔺相如将和氏璧悄悄地送回赵国后,如果你是秦王,你会怎样处置蔺相如呢?学生A:如果我是秦王,我会杀了蔺相如,因为蔺相如不讲信用,说好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根据《将相和》片断,完成练习。1.蔺相如避开廉颇是为了什么?2.蔺相如手下的人看廉颇不顺眼是因为什么?3.蔺相如拿秦王和廉颇比,是为了什么?4.蔺相如的推理过程是:秦王比廉  相似文献   

12.
[教例]《匆匆》师 :文中诗一般的语言给人以清新细腻的感觉 ,让老师喜爱不已。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呢?能有感情地读给老师吗?生 :我喜欢的句子是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有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师 :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吗?生 :我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 ,它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师 :请你仿照这个句子再写上几句 ,好吗?生(思考片刻) :月亮缺了 ,有再圆的时候 :朋友散了 ,有再聚的时候。师 :你真是位不错的小诗人!听了你诗一般的语言 ,老师想起了一句话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  相似文献   

13.
一、以和为眼,以拼为线,研读第二个小故事1.提炼重点,引导质疑。师:请同学们浏览第二个故事,一边读一边想,找找故事中哪一个自然段最能体现蔺相如的智和勇?其中哪一句话最具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师: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生1: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具有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生2:我喜欢廉颇,因为他能知错就改。他同样有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师:喜欢这两个人物的同学请举手。(班上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案例1]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生1: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聪明。师:(语气平淡)嗯,还有吗? 生2:我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  相似文献   

16.
【课例】师: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生: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师:(出示这段文字)文中是怎样具体写他的?(生读上面的句子,理解"又"的含义,并找出课文中有关表现船长品质的句子,先试着读。)师:(出示文字配图)哈尔威  相似文献   

17.
[课例] 教师出示词语“纷纷”和句子“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参加劳动。”让学生思考:哪个词说明举手的人多? 生:纷纷。 师:那么怎样举手才是纷纷举手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相似文献   

18.
师:有人知道"天涯咫尺"的意思吗?(没有人举手)知道这个词语是从哪句话演变而来的?生:远在天涯,近在咫尺。师:知道什么意思吗?生:有的在很远的地方,有的在很近的地方。师:不准确。读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一下。(出示文句: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生:就是两个人离得很远,却感觉就在一  相似文献   

19.
案例1: 师:自由朗读"完璧归赵"的故事,说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连课文都没读,少数学生便应声回答:机智勇敢)  相似文献   

20.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齐读课题—— 生:钓鱼的启示. 师: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一遍课文,注意做到两点:第一,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第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带着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我从课文中选了几个句子,谁来读一读? (师依次出示四个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朗读,并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沮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