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磊 《世界文化》2001,(4):10-11
如果比较文化差异的话,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两个国家比美国和中国更具可比性了。今天,提到中美文化差异,几乎会让每一个人自然地联想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确,作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美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因此在人们有关东西方文化的探讨中,中国和美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东方和西方的代表。一种文化通过生活在这一文化辐射范围之内的人们的处世原则、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具体行为体现出来,构成了创造和拥有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所以,不同的文化必然产生不同的民族性格,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迥异的…  相似文献   

2.
美食之都的形成,必须有城市鲜明的餐饮文化特色作为立足点,有突出地体现城市餐饮文化特色的餐饮格局和餐饮企业作为重要基础,美食之都的建设与城市的餐饮文化特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不仅探讨了成渝两市的餐饮文化特色和美食之都建设的重要基础,而且对进一步加强美食之都建设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指出应当在工作内容上紧抓重点、强化特色、丰富内涵,在工作方式上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里所说的“西方”,主要指欧洲,也包括18世纪以后的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而“文化”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习俗等等。“西方”原本是一个地理概念。欧洲人从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发,将地中海东岸一带和亚洲西部称为近东,将亚洲东部则称为远东,他们自己所处的位置自然成了西方。但是,这个概念现在巳包含了太多的历史、文化、政治的内涵。譬如,“西方”曾经一度就等于资本主义列强;而“东方”则大体上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是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中击及其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智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此历史环境中,西方绘画也顺利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艺术;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世纪。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母语。汉语文化特色,表现在听说习惯、阅读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心理上。人们的行为和政府的政策,都会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不合乎文化习惯,就会遭到社会的拒斥。至于报刊传媒,更须以这种文化为立身之本,否则就没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市场。这一提法的出现在我国还只是近二十年的事,但文化市场的存在古已有之。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充满灵性的,对文化的需求与生俱来。即使是在最远古的时期,一个部落的人们在一天劳作之后,恐怕也会围坐火边,听长者讲一讲上一代的故事,听身强力壮者讲一讲白天围猎的场面,而听者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是早期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子平 《滇中文化》2000,(2):15-17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是有别于我国的特别是西方文化;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又有别于我国历史上有过的封建的,资本主义文化。它们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与新世纪中国文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金融危机背后暴露出的是文化危机和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之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破除对西方的仰视心理,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以及诸多的“现代性弊端”加以质疑,不再拼凑他国的思想文化百衲衣,以中国经验中国元素建构社会生活理念和生活价值观,通过“创新经典”进行自身文化建设的“再中国化”,从而成就中国文化形象的整体高度和阁度,并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前进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化安全,包括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选择权、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自主权。文化安全问题,首先由美国提出。冷战结束,西方国家认为,国家安全已由传统的军事安全领域扩展至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因为文化可以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可以有效地地维护和推动国家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近年来,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老模式的娱乐场所经营潇条,歇业场所明显增多,98-99年间,苏州市区清理注销了歇业的歌舞娱乐场所116家。与此同时。以歌舞、游艺、视听等综合项目为主,集桑拿、餐饮为一体的新型的休闲娱乐场所正在悄然兴起,迄今为止已有10多家,  相似文献   

11.
最近,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最血腥的校园枪击事件——弗吉尼亚枪击案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全世界。震惊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一向以民主自由自居的美国社会怎么了?风起于青萍之末。弗吉尼亚枪击案决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美国血腥的枪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当代文化史上,宗白华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优秀的编辑,给我们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和人格建树,令人敬佩不已。他文化视野宽广,学贯中西,识见卓越,人格境界高迈,终生著述颇丰。其重要原因主要在于他能站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时代大转折点上,将西方文化特别是德国古典派文化的科学思辨精神和浪漫气质,与中国传统的诗学智慧和生存思悟巧妙地融合起来,对中西文化的精华进行了创造性的自我开掘。毫不庸言,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非同寻常。但细  相似文献   

13.
媒神高禖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川 《寻根》2000,(3):60-67
一提到媒神,人们就会想起月老,其实,我国最早的媒神是高禖。在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中,婚姻中介经过了由高禖到民间媒妁这样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社会人们对婚姻的概念还很模糊,但男女结合后能生育子女却是实有的  相似文献   

14.
欧阳 《世界文化》2008,(12):46-46
圣诞节原是基督教徒的宗教节日,后来,由于基督教势力和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遂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节日。每当对圣诞节来临,人们都要到教堂去做礼拜,还相互交换礼物,并尽兴狂欢。对远在他乡的亲友,互相寄赠圣诞贺卡,表示节日祝贺和思念之情。寄赠贺卡,据说是1843年最早从伦敦开始的,现已风行世界各地,以美国最为流行。  相似文献   

15.
芭比娃娃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之一,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玩具,也是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本文就芭比娃娃的广为流传,结合美国时尚文化来铺陈展开,探讨20世纪最有力的美国文化象征,以便更好地了解美国的文化及人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徐春燕 《寻根》2006,(4):12-15
近几年来,韩剧势如破竹,穿边入境,走入中国千家万户,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了很多本土优秀作品。于此同时,韩剧的热播也带动了一系列韩国产品,如服饰、餐饮、音像等在国内的热销。如今,韩国文化正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时尚。韩剧何以如此魅力独具,风光无限呢?笔者认为,除了成功的商业包装,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优美的背景音乐外,韩剧对于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表现,优其是对于孝文化的继承和宣扬,是其能够迅速为我国民众接受并喜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炎黄儿女的精神家园,也是我国最深厚的软实力,是民族自信心的不竭源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国内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蔚然成风。中国传统文化势不可挡袭来,要成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中国人的"公共必修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想,要是手里有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简明扼要反映中国文化珍品的著作,作为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入门书,就太好  相似文献   

18.
陈跃 《华夏文化》2008,(3):58-59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词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石头从作为使用工具到作为欣赏对象,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奇石作为石中奇品、珍品,以奇特的形态、变幻的纹理、丰富的色彩、相映成趣的图案以及形体各异的特点而深博人们珍爱。中国的奇石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道色彩绚丽的风景。号称“天下第一奇石”的灵璧奇石愈益具有久远、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子游戏经营活动日趋活跃,发展迅猛,已成为文化市场中的支柱项目。游戏机活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人们智力,帮助人们掌握电子操作技能,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精神层次的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拓宽了社会就业渠道,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为国家增加了税收。  相似文献   

20.
独具一格的中国画闫秀芝我国的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多年前,西方的绘画作品与绘画技法通过传教士、留学生、对外贸易三种渠道大量进入我国,为区别中西绘画,人们将我国传统绘画称为"中国画"。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