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6月中旬,我在河南郑州开会期间,惊闻吴冷西同志于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不胜惊讶。回到北京后,立即将此事告知学院办公室,同时急切打电话向冷西同志的夫人——萧岩同志表示悼念之情。不料电话多次占线,未能通话。只好转拨冷西同志秘书老褚同志电话,请他代为转达。平静下来后,不由回想起半年多以前和冷西同志最后相见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我和冷西同志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是在1989年秋。当时,吴冷西同志是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我担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赵水福同志处理学会的日常工作。我来报到的那一天,正赶上冷西同志主持召开中广学会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只有17位常务理事,有几位同志因故没能出席这次会议。我虽是列席,但总算有机会和冷西同志有了一点接触。  相似文献   

3.
我十分敬重冷西同志,在广电部和新华社工作,他都是我的前任,且年长我24岁,确实是老前辈,是长者。在我心目中,冷西同志首先是一个智者的形象。这要从我将进入新华社时说起,“中介”正是那本引领我了解并热爱上了新华社的书——《我们的经验》。一个  相似文献   

4.
做韬奋式的新闻工作者吴冷西今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怀着十分钦佩和景仰的心情来纪念韬奋同志。我是受韬奋同志主办的《大众生活》的启蒙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代人中间的一个,尔后又踏着韬奋同志的足迹投身新闻事业。韬奋同志是...  相似文献   

5.
6月16日晚。正在家中收看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突然接到总局值班室小何打来的电话,说:当天下午4点多钟。冷西同志不幸逝世。听到噩耗。我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下。几乎惊呆了。今年春节前夕。我和宝新同志到北京医院探望冷西同志。看上去,人虽然有些消瘦。可谈起话来,还是那么精神矍铄、条理清晰。他谈到当前广播影视改革。谈到学会工作。谈到要组织记者去西部采访。显示出对广播影视事业一片真情。不想那次畅谈。竞成永诀!我们失去了一位劳苦功高的新闻界老前辈!我失去了一位诲人不倦的严师!  相似文献   

6.
学习韬奋精神做韬奋式新闻工作者吴冷西今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诞辰100周年。我怀着十分钦佩和景仰的心情来纪念韬奋同志。我是受韬奋同志主办的《大众生活》的启蒙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代人中间的一个,尔后又踏着韬奋同志的足迹,投身新闻事...  相似文献   

7.
冷西同志是延安时期的老新闻工作者,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的笔墨记录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这一段辉煌壮丽的历史;他的心火点燃过千百万人的激情.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上个世纪80年代初,63岁的冷西同志重新回到新闻宣传战线.担任广播电视部部长.此后又担任中  相似文献   

8.
刘辰莹 《中国广播》2010,(12):37-40
两鬓秋霜忆当年,空间舌战敌伪顽。红色电波传军令,大军欢腾敌胆寒。三座大山脚下踩,五洲同庆尽开颜。满目青山山烂漫,北京广播全球传。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最早的播音员是四名女性,她们分别是:麦风、姚雯、萧岩、孙茜。这首献给人民广播事业诗篇的作者,正是其中的萧岩。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的《要政治家办报》一文被选录在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这篇文章原是1959年6月毛主席和吴冷西同志谈话的摘要,看得出,标题系编者所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军报时指出:“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背景“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早在1957年6月13日吴冷西同志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吴冷西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毛主席最后严肃地对我说,要政治家办报,不是书生…  相似文献   

10.
纪念杨刚学习杨刚吴冷西杨刚同志是现代中国的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从早年参加学生运动起,做过作家、记者、评论家、驻外记者、国际事务活动家,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国际问题评论家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才华。我同杨刚同志交往较晚,抗日战争时期只爱读她在大公报上发表的...  相似文献   

11.
2002年6月18日,我正在河南省漯河市参观几个繁荣经济,共同富裕的村庄,晚上有事和北京通电话,不料却得到一个噩耗,全国广播电视界和新闻界所尊敬的吴冷西同志不幸病故了。在中国的新闻史上.在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播媒介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除了冷西同志,没有第二人了。静夜无语.在深切的悼念之中,他那严肃认真、沉着稳重,奋斗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优良作风的鲜活形象,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2.
1982年3月31日下午,即将上任新设立的广播电视部部长的吴冷西同志,来到位于复兴门外的广播大厦,同中央广播事业局领导成员见面。见面会开得很短,冷西同志讲话也很短,他说,今天是我第一天来部里上班,从现在起就要和大家一起共事了。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把部的领导班子组建起来,这样才好全面开展工作。当时我作为中央广播事业局秘书处负责人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我的妈妈是一名音乐教师。每天我们家的屋子里都飘荡着妈妈的歌声。早晨,妈妈一边哼“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边做饭;中午,妈妈利用休息的时间教我和姐姐唱歌;晚上,妈妈拍打着我,轻轻地哼着:“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哄我入睡。妈妈爱唱歌,更爱自己的学生。课堂上,妈妈一边熟练弹着风琴,一边随着琴声教我们唱歌。她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时而看着琴谱,时而深情地注视着学生,谁唱得不好,妈妈就停下弹琴的手,给他讲歌词表达的意思,教学生唱出感情来。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一名男生,非常调皮,把《国歌》中的歌词:“把我…  相似文献   

14.
原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吴冷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6月16日1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相似文献   

15.
张全铭 《新闻三昧》2005,(12):30-30
1993年的一天,仍是采煤工的我,偶尔参加一次矿上召开的基层区队通讯员例会,宣传部门的同志一边讲述着从事新闻工作的艰辛、作用和自豪,一边让兼职通讯葡传阅着数量并不多的《新闻三昧》。初次与《三昧》“亲吻”,就让我产生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早在高中一年级我就想成为一名新闻工作。一个因素是语老师把宣传工作这一政治“武器”夸得锐不可挡;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已在“海”畅游多年的舅舅留下的基因吧。  相似文献   

16.
近读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一书,受益匪浅。该书的作者吴冷西同志,曾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的领导岗位上工作过多年,是当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目击者、当事人和见证人。江总书记在今年元宵节联欢会上曾.对该书作者说:“你的《忆毛主席》写得不错”!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议已经顺利完成了议程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今天就要闭幕了。在学会新当选的会长艾知生同志致闭幕辞前,我想就学会今后的工作谈几点个人的想法。一、学会安排今年以及今后工作的依据在本届理事会议开幕式上,冷西同志、家正同志对学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对本届理事会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会议原则通过的经过修订的《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章程》为学会规定了七项任务;与会的理事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谈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要求、建议、规定和意见是安…  相似文献   

18.
余建华 《新闻记者》2006,(11):62-64
今年国庆长假,我去看望了解放日报老领导陈念云同志。深受帕金森病折磨的他,已行动不便,整天埋坐在沙发里,一边拿着手帕,不时擦着嘴角流下的口水,一边认真看着报纸,身边的小几上堆放着厚厚一叠报纸。我每次去看他,报纸、办报及其历史和现实总足他最感兴趣的话题。尽管肌肉的偶直,已使他舌头有些硬,但一讲到这一话题,他总是津津乐道,老新闻工作者对事业的执著溢于言表,真是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9.
一封表扬信     
《西安档案》2007,(6):26
2007年6月15日,一位中年妇女手里提着一个小包急匆匆地来找高陵县档案局副局长任兰英。见到任局长后,她一边从包里取出一封信双手交给任局长,一边激动地连声说:“谢谢!谢谢!谢谢你们档案局的王亚娟同志帮我爱人解了燃眉之急。”看了这封信后,任局长才了解了事情的大致经过。  相似文献   

20.
张家先 《视听界》2010,(5):87-89
吴冷西同志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是新中国第一任新华社总编辑兼社长,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也是我国第一任广播电视部部长。他的笔墨记录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这一段辉煌壮丽的历史,他的心火点燃过干百万人的激情,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基层广播工作者,我无缘与冷西同志直接交往、当面聆听他的教诲;然而,我与他有过三次神交,从中受到教育、鼓舞和激励,成为我前进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