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班有个叫王蒙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平时基本上一言不发,小朋友们都不爱跟她玩。为了让她开口,我在全班孩子面前说:"现在老师要跟王蒙小朋友说句悄悄话,谁做了王蒙的好朋友,王蒙就会把悄悄话告诉他。"小朋友都想知道悄悄话的内容,他们起劲地叫王蒙的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接着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  相似文献   

3.
学习文言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依然是畏途。因为学生发现文言文既跟现代汉语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却是最使他们困惑的地方。这就使学生对文言文只能是看得半懂不懂。文章看不懂,翻译就必然成为考生头痛的题目。教师要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上,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同理,文言文翻译设题的关键也是着眼于文言文和现代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在相同的街道与不同的人擦肩而过。有时我会遇见一些秘密,有时也会身不由己地成为秘密的一部分。48先生和21小姐"48"代表的是从香草舍公寓到百花苑小区之间的车程,也是一个总穿阿玛尼西装的中年男子。第一次遇见他,是在百花苑小区门口。他要去的地方叫香草舍公寓,停表的时候,车资48元。他拿出一张50元递给我:"不用找了。"我道了谢,正要离开时他叫住了我:"这地方太偏,晚上很难叫到  相似文献   

5.
作品信息     
正王蒙推出最新长篇小说《笑的风》王蒙的最新长篇小说《笑的风》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通过讲述作家傅大成的婚恋故事,以多变的视角与活泛恣肆的语言,借普通人的命运起伏盘点中国近70载风云际会,时间跨度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处处饱含时代标志性信息。王蒙在接受采访时说:"《笑的风》内容多,留的余地也较多。你可以理解为是风送来的笑声,也可以说风笑了,也可以说笑乘  相似文献   

6.
我叫渴望,从小住在叫幼稚的森林里。父亲是个高大英俊的男人,他叫坚强;母亲是个温柔而美丽的女人。在我11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我和母亲决定搬去另一个地方住。这一天,一个面如桃花、心如毒蛇的女孩骗走了我所有的钱。母亲劝导我说:"钱是身外之物,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7.
李兴茂 《师道》2008,(2):18-18
王蒙先生有一篇文章,题目叫《我是学生》。他认为,自己虽然有较长的创作生涯和革命工作经历,而且有很多社会兼职,但他的最大特点,贯穿平生的身份不是别的而是学生,尽管正式学历只有高中一年级肄业。他说:“当我想清楚了我是学生以后,我是何等地快乐啊!这不但是一种身份也是我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号情感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由王蒙的这些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8.
<正>阮炳炎说自己注定是要救火的,"喏,我名字里就有三个火。"老汉近70岁,以前人称"阿三",是因为在家排行第三。25年前,他组建了农民义务消防队,迄今救火达二百次,远近闻名。人们于是改了口,叫他"救火阿三"。阮炳炎是浙江绍兴上虞人,他所在的村离绍兴有50里,离上虞也有50里,一旦发生火灾,等消防队赶到,火也烧得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9.
姐姐     
我有个姐姐,叫玲子,外婆和妈妈叫她"阿玲"。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在我出生之前,她就不在了。外婆和妈妈常念叨她。"阿玲要是不走,该有十岁了。"她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回来看妈妈?我不知道。妈妈说,她去的地方很远很远。"格小娘是来讨债的。"  相似文献   

10.
素面朝"生"     
记得那次在上杨绛先生所写的<老王>这篇散文时,我先让学生在默读中找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的善良,哪些地方写出了老王的善良.  相似文献   

11.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写“游”___。你都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呆:要说我游览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尤其是这两年,爸爸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要多开阔眼界,所以经常带我出去走走。我们走过的地方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十来处了吧!  相似文献   

12.
王蒙小说的语言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五六十年代是王蒙创作的起步期,封闭性是其语言的主要特征;70年代末是王蒙语言变化的过渡期;80年代以后是他的小说语言的开放期。开放式语言是具有内在说服力的语言,它具有未完成性、多种可能性、不确定性、幽默戏谑性诸特点,杂语与并置是它的基本存在方式。但王蒙的小说还不是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性,而是潜在的对话,即“亚对话”。  相似文献   

13.
王蒙与政治的关系如胶似漆:他入世极深,钟爱杂色,透彻反思五四时代知识分子性格、政治落难者命运、官场政治和70年代末"归来者"的歌;他思考文学的担当,热衷小说的形式变革,他以不纯粹的现代主义,挑战又丰富了现实主义,他的"王式大排比句"独具语言革命的意义。王蒙是一名"醒客"(thinker),他以作品诠释了"醒"的过程。王蒙自传是"醒"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论王蒙创作的精神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蒙的创作与其精神资源有密切关系。精神资源之一是由庄子、李商隐、曹雪芹等作家创作所构成的传统唯美文化精神;之二是50年代文化和苏俄文化。它们造就了王蒙对艺术美的执著追求及主要艺术特点,也使“政治意识”和理想主义成为王蒙创作的主体内容。两种文化在王蒙创作中总体来说有较和谐的融合,但文化差异也间或投射在其精神和创作上,对其创作成就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宙斯和马     
<正>"人和兽的父亲啊,"马这样说着,走近了宙斯的宝座,"人们要我成为你美化世界的最美丽的生物之一,而我的自爱也使我相信这一点。但是,难道不该把我身上的一些地方再加以改进吗?""你指的是哪些地方要改进呢?说吧,我接受你的请求。"这位和善的神祇一面说,一面微笑。马继续说道:"如果我的腿能再高一  相似文献   

16.
这个地方有一个"场",一进校园感觉就不一样,让人说出这句话都特别由衷——我是爱南开的。在座的同学们,16岁的举一下手,好,谢谢16岁的少男少女们。高一的同学都是16岁。《焦点访谈》和16岁的男生女生们同岁。就在你们出生的年份,在中央电视台出现一个栏目,它叫《焦点访谈》。我想讲的是,在没有《焦点访  相似文献   

17.
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坛有影响的作家.说他有影响是因为他的作品,从体裁、手法到谋局布篇都形成了特色.本文所述及的是王蒙小说中心理描写的点滴,透过这点滴的论述,可以窥见作者以怎样的感情捕捉着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苍桑感、惶惑感、孤寂感,也可以透过这些微澜的、寻求慰籍的、被扭曲的心灵折射出的时代之光,把握王蒙小说心理描写的“闪光点”,理解作者之所以如此为之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8.
榛生 《少年文摘》2012,(10):68-70
我和冬美在街角分手,夕阳下,她的影子小小的,有一圈金黄色的边儿。一我们那豪放的生理卫生课老师是一个50岁的老太太,她强权而且武断,叫我们"猴儿们"。她不相信我们这帮活蹦乱跳的猴子也会有害羞的一天,当她未经公众投票就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07,(23)
姓名:王永庆职业:沈阳市某机关公务员高考时间:20世纪70年代高考对于我来说是终生难忘的,因为高考给了我文凭,文凭为我的人生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10年"文革"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节假日,很多小朋友都会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旅游,那么,小朋友都去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呢?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几个著名的地方。 板书课题。 二、出示黄山图,学习字词。(用一个例子交给学习方法) 1.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呢?拼拼读读: 2.师:这是我国一座名山,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