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物质微粒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物质微粒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它的形成对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宏观的事实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质微粒观的建立,是他们开启化学之门的基础。“物质微粒观”主要包括:(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4)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核心是微粒作用观,即不同层次的微粒本身是有结构的,微粒结构就是内部微粒间作用的结果;物质变化是微粒间的“强”…  相似文献   

2.
沉淀溶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后的又一个平衡理论,它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未在头脑中形成化学学科观念.实施学科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微粒观是学科观念核心要素,学生微粒观建构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教育价值,有利于解决当前化学知识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微粒观的视角,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的课堂教学,探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科观念教育,以达到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核心知识与考查方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结合“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四个二级主题的标准,分析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总结本主题的考查内容、核心知识及考查方式(见表1)。  相似文献   

4.
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物质微粒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它的形成对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宏观的事实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质微粒观的建立,是他们开启化学之门的基础。“物质微粒观”主要包括;(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  相似文献   

5.
化学学科作为理科性学科,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化学学科牵扯到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学生需要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教师需要将微粒观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微粒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微粒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采取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主要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物质微粒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一、为何要基于螺旋式上升的认知层次进行物质微粒观教学研究1.课程标准对于物质微粒观的相关要求新课程要求,化学学科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宋心琦教授亦表示:“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学生正确的,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鉴于此,中学化学教学正由“知识为本”向“观念为本”转变.  相似文献   

7.
基本观念在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被多次强调,微粒观作为其中之一,在学生建构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在中学阶段,有效建构微粒观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学科本质和特征的必要选择。基于学生、教师、课程内容、方法的角度,微粒观建构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基础、知识基础、素养基础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可见,在原子,分子等微粒的基础上认识和研究物质是化学学科的基本任务。掌握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学习方法,并将微粒观纳人自身的认知体系,已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任务和必然要求[1]。中学化学的五个核心素养也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可见“微观”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微观的抽象性,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容易停留在宏观认识上,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多媒体在化学“微观”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需要形成的重要化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物质的微粒性的认识,形成微粒观,是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应从整体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充分利用核心概念以及形成核心概念的典型微粒知识组织教学,通过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微粒观解释宏观事实和现象,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立和深化微粒观,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文本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从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以及化学价值观等六个方面梳理化学基本观念在2017年版课标中的具体内容及呈现方式,为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理解化学基本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总结归纳出理解化学基本观念与核心概念、具体知识的关系,丰富学生认识物质及其性质的视角、思路及路径,以及实施"观念建构"教学等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1.
胡正怡 《化学教与学》2023,(1):26-30+44
以化学史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化学史展开“水的组成”的研究,引导学生建立化合与分解两种认识物质组成的思维模型,建构“元素观”“微粒观”等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在高品位的主题下,渗透学科文化。并提出本节课的化学史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模型教学等方面的新思路,融入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化学元素观,其分布在不同课本的不同章节中,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意义深远,建立化学元素观,能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化学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元素观是初中化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化学观念,它是随着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由不同层次化学知识的学习积累而成.因此,元素观不可能通过短暂的学习完  相似文献   

13.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模型认知”进行了阐述:“能运用各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可见,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素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任务,而化学模型的建构和应用是培养“模型认知”素养的核心方法。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建构模型,进而利用模型深度理解新知识的本质,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下面以“羧酸”的教学为例详述通过问题驱动建构T-ADCEI模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从化学史和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对主题内容的科学本质进行分析,通过将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制作模型、引导学生思维外显和过程性评价等措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和微粒观,培养科学精神,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质、科学探究本质和科学事业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离子反应”的教学为例,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设置驱动性问题,以知识为载体,借助数字化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本质,从实验现象和图表数据分析入手,采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等方法,运用动画模拟等手段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实验观、变化观、化学价值观等化学学科基本观念,实现情境、知识和素养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保持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要把握学科规律,结合学生已有的学科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指导学生深度学习,了解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正确的微粒观、物质观,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构建趣味课堂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教学任务,通过构建趣味化学课堂,满足学生对趣味学习的基本需求,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推进。以人教版“燃烧的条件”为例,提出初中化学趣味课堂构建的方法,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初中阶段生物、物理、化学学科具有相关性的“微粒观”知识教学进行整合,以避免学科间共同知识的重复教学,由于阶段性认知的不统一造成负效应。更合理地遵循知识生长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以“水的净化”为例,探索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资源观、微粒观、实验观、价值观的构建,激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确立项目“合理使用洁厕剂”,规划四个子任务“确定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探究洁厕剂的除垢原理”“建构酸的化学性质的认识模型”“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一般认识思路”,融具体知识“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实践应用中促进学习理解、迁移创新等化学学科能力的提升,形成结构观、分类观、变化观和科学的物质观,发展“科学探究”“证据推理”“宏微结合”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盐类水解”主题教学中,笔者尝试以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的理论分析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判断并自主形成概念,促进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形成“微粒观”、“平衡观”等化学观念,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