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20,(2):66-69
研究一部作品的叙事艺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托马斯·品钦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其创作的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艺术。《拍卖第49批》是托马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中体现的叙事结构艺术、人物塑造艺术和叙事话语艺术等,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托马斯·品钦的小说叙事艺术,值得广大读者展开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性本恶》是美国后现代大师托马斯·品钦的作品,被称为他个人历史上最好读的自我解构之作,是品钦众多实验作品之一,其写作风格依然独树一帜。文章将从悖论性的角度解读小说中人物比格福特这一警督形象,着重分析他不同于传统警察形象的偏见与邪恶,并试图证明品钦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读者对个人与社会的重新思考与定位。  相似文献   

3.
"义理"是日本社会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一种名誉感,一笔人情债.荚国后现代派作家托马斯·品饮在作品<葡萄园>中对"义理"的创造性使用是品钦在西方信仰危机时刻探索从东方文明重建精神家园的尝试之一.义理在小说中如同一根链条,不仅在小说涉及的两个不同时代背景、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链接的作用,也是小说濒临瓦解人际关系的纽带,其...  相似文献   

4.
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托马斯·品钦的早期三部小说都采用了开放性叙事结构:开放式结尾;围绕主题的情节并置;不同层次上主结构和主题重复。开放式的文本结构让人物和读者都陷入了一个没有出口的熵化迷宫,从而深化了小说不确定的主题。文章从开放性文本理论,小说空间形式的相关理论和混沌理论来分析品钦小说的开放性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5.
李娟 《文学教育(上)》2011,(11):110-111
托马斯·品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V.》一经问世就因其不同凡响而备受瞩目,并一举获得当年的"福克纳最佳小说处女作奖"。以往的评论大多围绕着小说的追寻模式和熵主题来展开论述,认为该小说的基调是悲观绝望,极少有人认为这是一部乐观的小说,而该篇文章以存在主义的视角揭示出小说中的严峻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品钦是后现代美国著名小说家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映射了当今世界的一些问题。本文所研究的《拍卖第四十九批》是品钦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对主人公身世的叙述,揭示了后现代世界的真实性。本文在讨论后现代不确定性过程中,通过研究品钦创造性地分析、反映和讽刺的写作手法,表明品钦战后对美国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美国后现代派作家托马斯·品钦晚期作品<葡萄园>中女忍者在小说中意义非比寻常.忍者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品钦试图为坍塌的西方文明从东方文明中寻找精神家园重塑社会体系的佐证之一.身有瑕疵的女忍者迫于时代的变迁已变身为区别于传统忍者的新型忍者重新服务人群和社会,从而成为作者选定的维护社会秩序的战士.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品钦是当代最杰出的美国小说家之一。虽然是身处20世纪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品钦仍然无法摆脱东方主义的影响。在他的《葡萄园》一书中,日本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形象。在文章中,笔者介绍了《葡萄园》中东方主义语境下的忍者和忍术、主人公武志及其和丹瑞尔·露易丝的关系以及既宁静又混乱的日本。同时,笔者还指出这种矛盾的日本形象是美国人渴望宁静生活和惧怕强大日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笔者指出作品中的东方是作为一个西方人的托马斯·品钦在东方主义的影响下创造和虚构出来的,是为西方人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品钦创作的《拍卖第49批》是一部深奥晦涩的小说,涉及了众多复杂的内涵与主题。它采用品钦习好使用的追寻叙述模式:女主人公奥狄芭·马斯赴美国西海岸调查皮尔斯·尹维拉雷蒂的遗产。由此发生的一切是:线索出现——中断——新线索出现——再中断——含混终局或无终局的终局。奥狄芭在追寻过程中的被动交际和交际失败体现了她在心灵上所遭遇的困扰与折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一股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已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被介绍到中国并于近几年达到了研究高潮.美国后现代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也于八十年代以来逐渐被国人译介.随着对后现代主义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对品敛的翻译、解读和研究也掀起了一股热潮.本文从翻译和批评两个角度出发对托马斯·品钦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黑色幽默”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的小说流派,荒诞是黑色幽默小说的普遍特征。作家通过对事件、人物等以荒诞的形式进行描述和刻画,无情地鞭挞了残酷的战争、黑暗的世界和虚伪的美国社会。托马斯·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塑造了主人公斯洛索普等一系列荒诞病态的人物形象,寄托了对战后西方疯狂和荒诞世界的沉重忧思。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作家托马斯·品钦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作家。他很少抛头露面,似乎游离于社会之外,所写的作品却全都面向社会现实、关心人类状况。收录在短片小说集《慢学者》中的早年习作,虽然受到的关注较少,但其主题在他之后的鸿篇巨制中却都有体现。通过对《慢学者》中的五个短篇小说《小雨》、《低地》、《熵》、《玫瑰之下》和《秘密融合》进行逐个的分析,挖掘品钦作品中所体现的“死亡”、“选民/弃民”、“熵”、“追寻”、“爱与融合”等主题,并探讨品钦在这五个短篇小说中逐步向我们表达的对人类如何在后现代荒原社会中找到出路的思索。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品钦进入中国研究界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事了.在批评话语从全盘模仿到逐渐完善的漫长过程中,品钦研究经历了失语、遮蔽、单维、多维研究的曲折发展历程.当然,个案研究作为一次实践也昭示了理论建设的艰难.  相似文献   

14.
《熵》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最成熟的一部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品钦首次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来隐喻日益混乱的后现代社会。本文着眼于作品和《圣经》典故的相似点,将小说主人公之一卡里斯托修建的温室视为“伊甸园,”通过分析这个貌似和谐完美的乐园的毁灭,揭示出交流和沟通是抵御熵化的唯一办法,人们惟有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和理解,才能抵御日益恶化的混乱状态,建立真正美好和谐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5.
《熵》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一部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品钦首次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来隐喻日益混乱的后现代社会。从反主流文化、碎片文化、缺乏交流的封闭式文化来评析品钦的短篇小说《熵》,可窥见美国后现代文化的熵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熵》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一部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品钦首次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来隐喻日益混乱的后现代社会。从反主流文化、碎片文化、缺乏交流的封闭式文化来评析品钦的短篇小说《熵》,可窥见美国后现代文化的熵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的长篇小说《拍卖第49批邮票》是不确定性写作原则的经典范例。在《拍卖第49批邮票》当中,品钦在不确定性的写作原则基础之上,通过各种语言游戏;利用符号的内在不确定性;打破常规的文本叙事结构,给作者呈现了一个混乱无序的后现代迷宫。并进一步探讨不确定性的写作原则体现了品钦主张多元化的思维方式,预示了多元化的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品钦小说从自然生态层面抨击了在资本主义"人控制自然"意识形态、技术理性、经济理性等的驱使下,人对生灵、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等的严重破坏;从社会生态层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和非正义性所导致的战争之灾和种族屠杀,权力和技术的合谋造就了一个"类死人"的世界,技术异化使人物化及人际关系的畸形等社会生态严重失衡的现状;从精神生态层面批判了科技至上、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对人性的异化、对文化的践踏,以及人们信仰的丧失等精神生态危机。对此,托马斯·品钦提出了一系列化解生态危机的方法,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忧思与后人道主义关怀,发出了对生态正义、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文化多元等的呼吁,希冀建立一个远离有害物质和生态灾难、免除种族与性别歧视以及资本主义毒害和压迫的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19.
《白轮船》是蜚声前苏联文坛的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一部以儿童生活为内容的小说,从现实描绘向道德探索和哲理思考过渡,作品充满了独特、深刻、丰富的哲学和美学气质。本文节选的是在知道爷爷决定送自己上学后,孩子一个人在卡拉乌尔山顶上的片段。  相似文献   

20.
海外文坛     
正耗时8年修订的《万有引力之虹》再版近日,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精装全译修订本由译林出版社重版推出。据了解,该书的重版修订经历了8年时间,译者张文宇当年为翻译此书,甚至放弃博士学业、错过评职称的机会。《万有引力之虹》小说的情节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个月,内容囊括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