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招生政策改革招生制度确保博士生生源质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博士生生源质量是能否培养出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实录取的博士生生源不尽如人意。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博士生招生政策、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加强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等对策,以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相似文献   

2.
建立吸引优秀博士生生源机制的思考张桂英提高博士生的教育质量,需从课程设置、指导方式、生源质量等诸方面考虑,其中很重要的是生源质量问题,生源素质不好,培养质量就难以提高。从我校前几年的招生情况看,博士生的生源不足,近一二年有所好转,但生源质量仍然难以保...  相似文献   

3.
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平 《文教资料》2008,(28):298-300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博士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促进了我国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无论是博士生培养的质量还是数量,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在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数量的各因素中,生源问题是第一个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有必要用创新的思路,革新现有博士生招生当中的一些政策、措施,如吸引优秀硕士生留在国内攻读博士,调整入学考试外语的难度和内容,增加博士生在校和毕业后的待遇,改革国家人事管理制度等,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我国博士生入学质量,进而促进我国博士教育健康、有序、积极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胡春平,吕晓声,郭学东目前,我国博士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要提高质量,就必须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一、把好博士生入学质量关博士生招生目前存在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生源严重匾乏。一般招生单位...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博士生招生工作现状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博士生招生工作中若干重点关切问题。从实施以学科为导向的招生配置,构建奖学金体系吸引考生报考,对生源质量指标和流程控制进行比照分析设计及引入淘汰机制的倒置诉求4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论述,以确保吸引更多优质的博士生生源,提高博士生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农科类博士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研究力量,肩负着培养服务于农业发展、农业教学及农业科技进步等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农科类博士生招生质量体系构建目标、内涵及招生实际,高校应从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优秀生源培育、改革招考制度、优化招生资源配置、建立招生与培养协调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努力构建招生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农科类博士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当前理工科博士生生源存在数量偏少、质量偏差的问题。其主要成因是就业困惑、培养过程的高损耗、师生关系异化和招考制度的缺陷。生源挖掘的路径有:构建招生宣传的高效平台和长效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生源流失;优化招生考核的评价体系和录取方式;完善培养机制的奖助体系和资助体系;探索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培养的机制;尽快开展理工科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博士生招生在总体上存在生源不足、素质差距较大、优秀生源比例较低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现有博士生招生计划分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严格贯彻按需招生、按需培养的原则,对改革博士生招生机制提出了一些看法。一、现有博士生招生机制的弊端长期以来,我国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总体来说都是按年度国家计期的形式下拨到各校,学校再分配到各系(所),各系(所)再分配到导师,捕后将分配情况上报.至于如何分配,大都以以往的分配数为自础,或将招生名扬平均分配到导师名下(当计划数与导…  相似文献   

9.
陈谦 《江苏高教》2013,(1):96-97
文章从当前困扰博士生招生的突出矛盾出发,提出一系列深化博士生招生机制改革的措施建议,希望通过建立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的博士招生计划指标分配体系,科学设计招生计划管理的弹性增量或补偿机制,打造博士生质量控制分流淘汰的执行空间,优化人才选拔标准改进博士生招考方式等手段,大力促进博士生教育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生质量工程为例,介绍博士生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位标准、加强博士生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流淘汰机制等,从而实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教育的高质量,并进一步就分流淘汰机制的落实与实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