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9月9日上午,全省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部署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的工作。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  相似文献   

2.
自今年9月9日省政府召开全省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工作会议之后,我省各地积极行动,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3.
11月6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事厅、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出《关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中首次招录公办教师的通知》。通知对组织招录工作的地区范围、参加招录考试的条件、招录工作的原则、招录工作的程序及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做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师基本特征、工作状况、专业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对湖北省随州市的代课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代课教师年纪轻,教龄短;学历达标,教学能力过关但工作任务重;收入偏低,获得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在不能马上"清退"代课教师又不能弥补"清退"代课教师后的师资缺口的情况下,笔者认为,代课教师还是必要的选择。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对他们"素质低下"的刻板印象,明确聘用主体,实行"代转公",提供培训机会等,真正公正、合理、有效地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式教师请假严重造成美国大量使用代课教师.因薪酬低下、福利待遇无保障,美 国面临代课教师严重短缺.目前,美国正通过拓展招聘路径、提高薪酬待遇、加强专业训练等方式,解决代课教师质量低下和数量短缺问题.我国应从师资应急补充、农村小规模小学师资配置现状和构建职业性向体验平台几个方面,反思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西部农村代课教师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查报告运用农村学校调查数据,从教师基本特征、专业发展、工作待遇等方面对农村代课教师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代课教师年纪轻、教龄短,主要在本村从事教学工作,女性居多;代课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偏低,但教学工作尽职尽责,以期能被长期聘用;农村代课教师进修培训机会少,很少参与教学研究;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公办教师低,而且大多数代课教师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合理、公正、有效地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通讯员 陈小兵)赣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妥善解决公办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实施意见》,通过“关”(关闭吸收代课教师的大门)、“聘”(将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择优选聘转为公办教师)、“退”(将不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予以辞退)等办法。逐步减少代课教师数量.确保在2011年底前彻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问卷从身份地位、职业动机和人际交往等9个维度对代课教师和公办教师进行测试。研究发现,代课教师的工资收入明显比公办教师低,但是代课教师的职业动机、人际交往等维度表现出比公办教师更加积极的心理状态。这一结论进一步验证了Bruce Stokes提出的随收入增加,幸福感会增加缓慢的"高原现象",同时也验证了陈般若研究发现的"工作态度对工作收入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的结论。但是,代课教师的这种心理状态是处在"休眠期",如果长期不解决他们收入过低的问题,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就会消失,结果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疾病。为此,建议决策者尽快解决代课教师工资收入太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代课教师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并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回避的议题。事实证明,“一刀切”的清退政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对于代课教师这一议题,我从2006年以来一直在持续关注,并组织了一系列的调研,连续三年都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相关议案。2010年的两会上,我提出了两个针对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提案《关于“代课教师问题”解决方案的建议》和《关于尽快出台〈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的建议》,并在我的研究团队的协助下,草拟了三个办法——《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中小学在岗代课教师解决办法》《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以期能将媒体、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代课教师问题的视角从问题的揭示、情绪的渲染转向“问题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3,(25):25
实事举例2009年,广东省启动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工作,即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据广东省2012年公布数据显示,当年该省98%的县(市、区)已实现"两相当"。广肇庆市在珠三角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姚远在肇庆市德庆县某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工作已经19年。姚远的工资单显示,职务工资649元,级别工资488元,岗位津贴408元,应发工资2395.7元,扣除  相似文献   

11.
2月《教育》上旬刊做的专题为代课教师的年关,这个专题展现了不同地区代课教师的生活,还原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专题让我对代课教师群体有了更形象的了解。读过文章后,作为普通读者,我开始重新思考代课教师的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代课教师意味着什么?与此同时,在矫情地感叹代课教师生活的不易之外,我们还能为代课教师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年均工资水平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存在较为严重的中部地区凹陷、省际差异大的问题。将经济水平作为介入影响因素,对中小学教师年均工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显示中小学教师年均工资增长水平跟不上当地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经济社会指标的增速,部分省份中小学教师工资存在严重不合理性。为此需尽快解决中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凹陷问题,保障教师工资与当地经济社会水平同步增长,研制教师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教师劳动报酬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工资水平总体上偏低,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收入的地区差距日益拉大。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坚持依法治教,建立教师劳动报酬的保障机制;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调整教育财政体制,实行省、县两级教育经费管理;采取优惠政策,增加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代课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极为贫困、艰难的生存和工作条件下坚守在农村义务教育第一线,成为支撑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清退代课教师"成为教育部和各级政府部门处理这一问题的主要政策导向。但代课教师数量大,非一日之功即可解决,清退代课教师,农村贫困地区将面临缺乏教师的境况进而会影响义务教育发展的进程。所以,对西部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处理不能简单行事,而需尽快采取积极的、稳妥的、合理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代课教师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对其生存状况的实证调查成果却相对缺乏。本研究从个人及发展情况、经济情况、工作情况、社区支持情况四个方面对代课教师的生存状况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岳伟  刘柳迪 《中国教师》2012,(15):26-28,80
200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的要求,自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清退代课教师的工作。然而,随之出台的一系列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清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要想妥善处理代课教师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的代课教师清退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的要求,自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清退代课教师的工作。然而,随之出台的一系列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清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要想妥善处理代课教师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的代课教师清退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18.
《广东教育》2006,(1):60-61
每月工资40元至80元!;为什么渭源县不拿出一定的财力解决这一问题?;以“均衡观”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从《劳动法》角度看代课教师。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0月28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以下简称《计划》);2017年3月31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师厅[2017]3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17年8月11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度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教  相似文献   

20.
代课教师的政策与法律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代课教师是继民办教师问题之后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又一重大问题。代课教师与《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教育政策与法律相矛盾,在聘用和辞退中产生了许多法律纠纷。代课教师的产生有其现实性,应该承认其合法性。在解决方案上要尽快出台必要的政策与法律,标本兼治,把代课教师纳入规范化管理体制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