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诚如“居住改变中国”一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城市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使中国人的生活行为与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是新一代职业建筑师重大的任务.本文就试着从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业界、同行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住宅设计只有通过外部环境的设计体现住宅个性,在尺度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应用,符合人们居住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模式,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从而使住宅设计向更加科学合理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福成 《林区教学》2009,(7):124-12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关注住宅的建筑面积、户型、朝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住宅的核心部分厨房、卫生问的设计。排水管道设计的正确与否与居住环境卫生有着直接的关联。建设部城镇住宅研究所制定的《小康型住宅厨房卫生问设计通则》(BK—94—2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国家标准图《住宅卫生间》(01SJ914))《住宅厨房》(01SJ913),对厨房、卫生间的设计给出了统一的指导原则,对提高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结合我们公司近年在住宅建筑设计上的实践,谈谈住宅建筑排水管道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高校职工住宅设计体现“以人为本”适应高校职工的居住心理,从人们的生活需要、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各方面因素去考虑、去发挥。  相似文献   

5.
刘涛  龚克 《高教研究》2005,21(1):49-5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需求和居住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住宅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的住宅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住需求对住宅形式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进行住宅设计,就必然要从分析人的居住需求入手,分析人的居住需求则需从人的居住心理出发。自古以来,人类心理对住宅设计就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静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3):130-132
所谓“生态住宅”是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基本生态环境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住宅。从人居住的小环境而言,生态住宅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尽量使用污染小、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能较好地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环境的需求,使人、建筑、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装修已成为人们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品位的一个重要手段.伴随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人们越来越看重住宅的电气设计.而这种设计从总体上来说,应满足安全、舒适的要求,既节约能源,又有足够的通讯设备、完善的信息设施及智能化的家庭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居住、工作和办公的建筑环境提出了舒适健康、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的新需求。为了实现办公楼和商住楼的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楼宇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建筑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建筑智能化的内容及特征 国际上建筑智能化研究机构把建筑智能化定义为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同时又拥有高效率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还有一种认同,就是把智能建筑称为3A建筑,即建筑物集成了建筑自…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党和国家对住宅建设的工作越来越重视。不仅将其作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措施,而且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为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国家对住宅建设以及住户对住宅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新科技在住宅建设中广泛运用,这不仅要求我们搞好房屋的功能、质量与配套设施建设,而且要抓好住区环境与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水平。因此,住宅发展要与这新的时代背景相适应,才能把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住宅产业带入新世纪。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住宅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形态,居住建筑的本质和目的是给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住宅发展是物质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居环境。居住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住宅建设的发展。已成为设计师、开发商和广大居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探讨分析住宅设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市场的新理念,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人性化的现代住宅室内设计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住宅室内设计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本文阐述了进行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泉州古民居建筑俗称“皇宫起”、“汉宫体”,其建筑形制、风格、名称源自古代中原,一千多年来。泉州古民居建筑名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语言学,化学角度探究泉州古民居建筑化的源流变化与化意蕴。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小型出版社作为大学出版社的主体,在改制后如何选择发展之路是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当前出版业的发展实际和大学出版社的特点,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必须走集团化、特色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之路,这是实现其在改制后新阶段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前,包头市房地产开发建设增势强劲,住房供应仍以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主,商品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市场供求状况基本平衡,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上升。今后,包头市房地产发展空间很大,竞争趋向更加激烈,房地产市场需求会逐年升温,商品房价格会继续攀升,金融政策将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伪蒙疆政权建立后,日本为掠夺该地丰富的矿产及农畜产资源,急欲“开发”蒙疆,日本人大量涌入该地。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劳动力亦从华北其它地方涌入蒙疆的张家口、大同、宣化、厚和、包头等地,一时间住宅需求剧增。此外,随着工矿业建设规模的扩大及商业活动的发展,商业用房需求扩大,城市基础建设亦提上日程。为此,日本在该地设立了“蒙疆不动产股份有限公司”,垄断性专营住宅、商业用房及城市基础建设等工程,以保障掠夺性开发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视域下,"大楼"是一个关于教育场域的隐喻,具有物理空间、群体生活和文化传统等多重内涵.大学教育场域不仅接纳肉体,而且安放精神,让身在其中者能够"诗意地栖居".住宿书院建造是20世纪发生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历史运动,过程持续半个多世纪,其核心目标就是在大学中培育文化生活和构建教育场域.该运动增添了美国大学的魅力和底蕴,有利于各大学形成具有统一文化身份的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苗族聚居区山岭连绵,沟壑纵横,林木茂盛,由此决定了武陵山苗族的家居环境必须与亚热带山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相适应。文章从村寨选址、对自然环境气候的适应以及民居建筑工艺等方面,分析了武陵山区苗族民居的生态智慧,对武陵山区苗族的生态意识进行了研究,希望为现代村镇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知识资产的无形性,知识产权证券化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分析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内涵及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中存在的交易结构风险、市场风险及法律风险,最后提出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中风险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试论武陵山区苗族民居中的生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陵山苗族聚居区山冷连绵,沟壑纵横,林木茂盛,由此决定了武陵山苗族的家居环境必须与亚热带山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从村寨选址、对自然环境气候的适应以及民居建筑工艺等方面,分析了武陵山苗族民居的生态智慧,对武陵山区苗族超前的生态精神进行了研究,为现代村镇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里,建筑艺术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成为了这片热土上凝固的民族精神。透过我国建筑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我们看到的是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并由此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本文通过对传统建筑艺术范畴内的宫殿建筑,民居,古典园林等进行剖析,探寻其中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所反映出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