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包括视音频信息编码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内的综合技术的发展,不同行业用户对视频通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媒体技术"将多种媒体元素与 Web应用、远程协作、媒体信息广播和存储等结合在一起,能够真正满足用户对一体化网络的需求,从而使视频通讯进入超媒体应用时代.  相似文献   

2.
网络广播的出现和发展是同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分不开的。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广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广播网站的建立。传统电台将自身拥有的音频信息等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突破了以往电台单一收听、线性传播等局限,实现了多媒体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3.
王掌 《中国广播》2012,(11):37-39
网络广播一方面展现了网络平台的自由性,另一方面又使传统广播媒介得以延伸。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网络广播,即网络广播的概念及历史背景;网络广播的类型以及它的优势,包括传播技术的优越性。接受方式的便捷性,广播资源的无限性,传播载体的多媒体性等;网络广播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徐明鸣 《视听纵横》2002,(4):106-107
近年来互联网方兴未艾,传统媒体纷纷与网络“联姻”,国内各级广播电台也陆续涉足网络,欲借网络之翼与报纸、电视等强势媒体站在多媒体传播的同一起跑线上。1999年初宁波电台尝试传统广播与新兴网络的结合,开通了《音乐之声》节目的网上广播,使宁波电台的节目第一次超越时空的局限。2001年5月,宁波电台为延伸广播宣传,拓展广播发展空间,正式建立综合网站“宁波广播在线”。一年来,网站实现了全台3套节目的实时广播  相似文献   

5.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广播媒体前所未有的冲击。无线电广播何去何从众说纷纭,广受争议。本文侧重技术层面,阐述新媒体时代的无线电广播面临的形势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世纪之交国内广播电台在因特网上作为的考察,旁观网上华语及英语电台的现状,提出应树立全新的网上电台的经营理念,即:超媒体的网络广播将使传统广播的本质发生变化;节目资源的组合是网络广播节目存在的形式;网络广播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将直接从用户那里得到回报;网络广播成为发送个人化信息的新媒体;网络广播传播的是具有个性化、本地化和社区化的多元文化;作为虚拟的无限容积的水库,网络广播具有"累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为了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总局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融合,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着力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着力推动台网互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抢占舆论引导新阵地,努力形成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网络视听新媒体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8.
赵曙光 《传媒》2014,(11):45-47
正广播媒体的初期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广播电台节目的网络化呈现,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或回放收听传统广播电台的节目。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传统广播电台对网络音频市场的开拓也逐渐从基本的"广播网络化"向"网络化广播"发展,将互联网的及时性、丰富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等更好地与传统广播相结合,推出多种网络音频平台及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010年7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个性化、自定义的网络电  相似文献   

9.
引言"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网融合后能为用户集中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服务。智慧家庭又可称为智慧家庭服务系统,是在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下一代广播电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IT产业的高速发展改变了广播 技术发展缓滞的局面,通信技术、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音频技 术相结合,推动了广播技术的创新和升 级换代。90年代中后期,自动播出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状态新媒体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没有成为广播的竞争者,反而促进了广播的发展,为广播打开了信息传播的另一片天地。1.广播与网络等其他媒介的非视觉互补——伴随收听优势广播是大众媒介中唯一的非视觉性媒体,然而当今这个时代,却是个崇尚视觉冲击的时代。与广播不同的是,网络是多媒体的形式,视觉元素却占有着重要的比重。广播与网络的相结合,正好形成互补。在这个信息  相似文献   

12.
靳珂 《青年记者》2017,(20):68-69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的传播模式发生着改变.互联网广播即网络音频,是融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多媒体形态之一,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化音频信息的一种形态,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收听节目.①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中,互联网广播将传统广播的音频信息资源和网络传播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文春英  隋欣 《当代传播》2012,(6):106-108
数字技术与网络激发了一场信息储存与传播方式的革命。广播行业借助新媒体技术,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数字化、网络化、接收终端的多样化等变革。我国广播业如何突破技术层面的简单嫁接,实现内容生产与社会服务的良性"化学反应",就需要发挥广播特有的媒介优势——非视觉传播,加以新媒体技术为广播带来的良性变革,实现广播的"适度视觉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周远帆 《军事记者》2005,(10):55-56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各种传统媒体纷纷掀起了与网络捆绑的大潮,以期在与网络的结合中获得整合传播效应。广播与网络的融合,诞生了网络广播。网络广播(Net Broadcast,Internet Broadcast),即通过网络进行广播,通过在因特网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运行节目播送软件,将节目广播出去,访问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节目接收软件,访问该站点,收听、收看、阅读广播信息。  相似文献   

15.
王刚 《记者摇篮》2012,(12):61-62
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视媒体与各种新媒体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剧,媒介融合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通过数字技术,报纸和杂志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展现出来;电视视频和广播音频通过网络传输,在互联网上也可以点击观看、收听。通过"机顶盒",电视和互联网也实现了融合,利用电视也可以上网。而音频、视频、文本等都可以通过手  相似文献   

16.
马瑜斐 《视听界》2005,(6):101-103
广播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随着信息全球化浪潮的来临,随着网络与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涌现,广播新闻节目编排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发展新特点进行了探析。一、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听众意识日益明显在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中,多媒体的  相似文献   

17.
尤永  吕瑞超  林堃 《今传媒》2010,(1):84-85
一、问题的提出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因特网被正式承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大众媒体并存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全新的传播媒介,它具有传统传播媒介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和特点:网络传播信息覆盖面广,即时性高;互动性明显;信息极大丰富且多媒体兼容,抵达率高、感染力强等,已经得到受众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8.
三网融合政策形势下传统广电媒体的新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福 《今传媒》2011,19(1):117-118
三网,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不是电信、互联网和广电网融合为物理上的一个网络,不是一个网络替代另一个网络,而是三张网在各自平台上分别实现不同业务的融合。三网融合使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相互渗透、互相兼容、整合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及广播电视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通信、广播电视产业的技术在不断地进步、衍化、融合、涌现出移动互联网、网络视频、IPTV、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等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态。下一代网络的融合与发展成为趋势,“三网融合”为人们展示了美好的数字生活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如同潮流一般涌向我们的生活的今天,手机、网络、移动多媒体等正将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多种多样的新媒体正在不断的给我们带来惊喜,为传统媒体——广播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广播的发展提供了全新而广阔的空间,让广播插上了翅膀.新媒体的优势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人群多,更广泛、更深入、更自由;劣势是受终端控制、安全掌控难度大、公信度稍差等.广播的优势是权威性强、公信力高;劣势是载体受限、传播手段单一、成长性弱等.新媒体与广播的融合,可以使它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比如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可以使广播的传播方式转化为网络的传播方式(文字、图形、声音的立体式传播),广播与手机的融合可以拓展广播的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