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领域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如何通过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角色转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结合教学体会分析初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李玲 《文学教育(上)》2011,(18):131-131
近年来,由教育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教育改革逻辑,即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这个论题集中体现了教育改革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自从夸美纽斯(Comenius,J.A.)创设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教学便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有学者指出,课堂教学是决定教育成败的最后领域。“学校教育系统最终所实现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每位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要进一步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思想,核心是改变课堂教学面貌。一、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堂教学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自身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与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对长期争论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4.
首先,打造地理有效课堂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现实选择。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有关地理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活动,正是为了追寻与体现这个逻辑。地理有效课堂,归根结底离不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为前提的。地理有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  相似文献   

6.
通过识别影响高校教师课堂授课效果的主要因子,以总结出有效地提高教师授课效果的措施。本研究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观为视角,选取广东省某高校1113份本科生为样本,调查影响教师授课效果的25个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筛选出影响教师授课效果的主要因子。结果发现,课程能否学到有价值性知识或技能、教师授课是否富有激情、是否与学生互动、是否思路清晰方便学生笔记、教科书质量高低等都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注重提高课堂传授知识的价值性、使授课更有激情、有效与学生互动和授课思路清晰等都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理念传播的最佳平台。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对教学的有效体现,是对教师课程意识的唤醒、激发,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催发教师的生成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引导教师的综合评价意识。讲课需要一定的艺术性,文章从课程意识、备课、授课、课堂教学评价、总结等几个部分入手,详细分析了课堂教学中改革问题,从而对课堂教学很好地进行改革,使课堂规范化、系统化、艺术化。  相似文献   

8.
自从夸美纽斯(Comenius,J.A.)创设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教学便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有学者指出,课堂教学是决定教育成败的最后领域。“学校教育系统最终所实现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每位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要进一步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思想,核心是改变课堂教学面貌。  相似文献   

9.
邵军祥 《现代语文》2010,(2):121-122
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教师如何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作文教学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锐 《考试周刊》2013,(74):146-146
自实行并纵深推进新课标以来,一场以"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类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教学意识的习惯性影响清晰可感,那种"以教为主、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授课形式依然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在力;与之相应的是,在这场教学"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却呈现出"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陈酒"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作者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此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需要具体的企业案例来配合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的教学目标。现实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社会实践太少,导致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手段落后,课堂教学内容脱离企业的岗位需求。授课教师应改革"供应链实务"课堂教学方法,开发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真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供应链理论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在其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教材选用混乱、教师授课时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以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然而,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迫切需要大批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专业人才,这就使得《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必须。为了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效果,文章从《国际贸易实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立足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本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现了这个逻辑,它冲破了旧的教学法研究的束缚,立足于新的教学研究的视点。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与新课程标准的提出紧密联系。追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实践品性。清晰性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提升教师授课清晰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旨趣。教师教学清晰性通常被界定为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资料的能力和在信息发送者(教师)到信息接收者(学生)的传递过程中,信息保真的能力。它通过运用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在对教学材料有一个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了解教师教学清晰j生现状,探讨影响教师教学清晰性因素,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技能,促进教学的微观化研究,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提供更为直接和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8,(4)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文稿从五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如何进行病理学的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试验,实质上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试验。广大地理教师应当抓住优化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全面发展学生素质,落实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要深化课程改革,就必须制订一套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其基本思路是:1.评价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方向。任何教师、任何课程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即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改革逻辑,它冲破了旧的教学法研究的束缚,立足于新的教学研究的视点。"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是转型教学规范的活动,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推行改革的关键。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呢?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应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打破传统的封闭的教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强调指出,学校通过课程来发展人、培养人,核心是教学。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品格和取得发展主要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多年来,我们着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打造有效课堂”为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通过优质课资源转换,激活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激情,物化了成果,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从而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