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壹明 《广西教育》2014,(25):92-93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常背诵课文,有利于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领悟文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文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只有通过多读多背才能体会其深刻内涵。因此,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背诵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一、阐明意义,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背诵的意义。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诵读能够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相似文献   

2.
背诵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读、讲、说、背的"快速背诵"法帮助学生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这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3.
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熟读精思成诵是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正如朱熹所认为的“读书千遍,其义自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道出了在背诵课文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从如何培养学生背诵课文的兴趣,提高背诵课文的能力入手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熟读精思成诵是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正如朱熹所认为的“读书千遍,其义自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道出了在背诵课文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从如何培养学生背诵课文的兴趣,提高背诵课文的能力入手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我国传统教学中一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除了多听外,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多读,高声朗读,阅读,进而熟练至背诵。朗读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朗读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当学生认真朗读、朗朗上口以后,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犹如蓄势待发,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小学低年级是阅读学习的起步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入景生情、读中感悟为突破口,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5个生字,课文后绿线方框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喜欢家吗?…  相似文献   

7.
正朗读是我国传统教学中一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除了多听外,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多读,高声朗读,阅读,进而熟练至背诵.朗读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朗读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当学生认真朗读、朗朗上口以后,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犹如蓄势待发,水到渠成.一、让学生知道"朗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郑秀芹 《中学生英语》2013,(12):111-111
"哑巴英语"成为中国英语学习中一种"说不出的痛"!因此笔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以背诵课文经典语段为突破口。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小组竞赛"法刺激学生主动背课文,这一做法发挥了很大作用,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阅读教学不同于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不能蜕化为枯燥的背诵课文、抄默生字,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听、说、读、写的角度对低年级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和尝试。一、初读课文,不妨大声朗读在低年级阅读课堂上,我们屡见这样一幕幕场景,初读课文前,教师这样要求学生:请  相似文献   

10.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方法,努力点燃学生"心中之火",让"要我读"变成"我想读"、"我要读",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一、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同时,兴趣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较好的情境,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有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读15个生词,理解“纷纷”“四海为家”等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你们灿烂的笑脸,老师就知道你们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的父母是怎样疼爱你们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读的训练,增加学生读的兴趣,提高读的能力,培养勤奋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并辅以说、听、写,效果显著。一、培养读的兴趣创造性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始终在愉悦中阅读课文,全身心投入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境界中,点亮智慧的明灯。如学习古诗《春晓》《静夜思》等,播放学习卡中精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诗句逐行跃出,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读的欲望和兴趣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13.
肖丽华 《湖南教育》2005,(22):23-24
一次晨读时,我见到学生脸上露出了愁容,连忙问道“:你们不喜欢读课文吗?”没料到一学生竟这样回答“:语文书中的课文开始读时觉得很有新鲜感,可是,我们早就会背课文了,你还总是要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口都读干了,真没劲!”是啊!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一味地强调让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却不知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早已失去了初读时的兴趣。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一旦知道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之后,便不愿再细细地品读课文。而在教学中,教师一开始上课,便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在研读课文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4.
学习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卡3.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太阳知识的资料。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趣味识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感悟理解。感情朗读课文,指导书写两个生字。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资料。师播放太阳与人类和地球关系的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2.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提问…  相似文献   

15.
背诵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高和充实学生语文素养。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效地背诵课文时,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要让学生灵活掌握背诵课文的方法,从小养成背诵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正>低年级阅读教学不同于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不能蜕化为枯燥的背诵课文、抄默生字,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听、说、读、写的角度对低年级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和尝试。一、初读课文,不妨大声朗读在低年级阅读课堂上,我们屡见这样一幕幕场景,初读课文前,教师这样要求学生:请  相似文献   

17.
白银 《文教资料》2009,(20):60-61
古诗文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难点,培养学生读语感,读情感,读美感,读好感是提高学生古诗文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注重古诗文教学的"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是我对培养阅读兴趣的几点想法。一、教学中培养诵读能力"读"是语文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但平时的测验以笔试为主,读能力的培养被置之一旁。上课时,以讲代读,以练代读。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得好胜过讲得好。教二年级语文课时,有一首小诗《我爱祖国》,我先让学生自读,把诗句读通顺;再同桌互读,读出爱祖国的自豪之情;  相似文献   

19.
正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而听说读写中最最重要的则是读,当然这个读不是指简单的读文章,而是指一种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应该运用  相似文献   

20.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其中"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读感知、理解课文,通过读来表达感悟。可以说,读的成功与否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通过梯度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兴趣引路,制定分层目标1.示范引导,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朗读教学也是如此,当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朗读看成是一种任务或负担,会主动读,乐意读。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笔者常常把电视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