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弃老虐老、老人生活艰辛、精神孤寂等是当代农村养老中较为普遍的现象,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法律制度都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瑶族素有注重亲情,尊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借鉴瑶族的传统家庭伦理,强化人们的尊老养老意识,促成养老观念的转变,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问题严重,高龄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的弱势人群,他们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在收集安庆农村家庭养老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使用SPSS软件对高龄人群家庭养老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支持、代际照护、精神慰藉、医疗情况影响高龄老人家庭养老满意度.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加大敬老尊老观念宣传力度、加大对基层医疗财政投入、丰富高龄人群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其家庭养老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家庭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就有深厚的崇老、尊老、敬老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家庭养老传统,家庭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在家庭管理结构上奉行以年长者为尊,在生产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和小农经济模式,在生活上基本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家庭承担着所有成员养老和社会保障的各种责任,赡养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并由此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的观念。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障上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它也从观念层面上制约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化、价值观取向是决定一个国家社会保障模式的重要方面.探究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习俗,将有助于更好的解释该国的相关政策.养老制度背后有表现多样的尊老文化,作为社会行为,中国历史上的养老受中国传统尊老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5.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其逐步统一北方之后,历代统治者就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大力推行“孝治天下”的统治政策,开始注重推行各种尊老养老礼仪.太和改制期间,北魏继承两汉魏晋以来的尊老养老传统,并仿效周礼,逐步恢复了魏晋之后因社会动荡而废弃的尊老养老礼仪,主要包括拜三老五更、行乡饮酒礼和赐几杖安车之礼三方面.北魏帝王系统颁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尊老养老礼制,促使全社会形成了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对巩固统治、稳定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其逐步统一北方之后,历代统治者就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大力推行“孝治天下”的统治政策,开始注重推行各种尊老养老礼仪.太和改制期间,北魏继承两汉魏晋以来的尊老养老传统,并仿效周礼,逐步恢复了魏晋之后因社会动荡而废弃的尊老养老礼仪,主要包括拜三老五更、行乡饮酒礼和赐几杖安车之礼三方面.北魏帝王系统颁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尊老养老礼制,促使全社会形成了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对巩固统治、稳定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生产方式和养老文化观念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不断改变,相应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显现出弱化的表现,但农村家庭养老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经济、家庭与社会的根基仍是其可持续的动力,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仍有可持续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规范的重要内容,物质赡养、精神敬养、健康关切等道德内涵是孝道思想的精华,它们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养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家庭规模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地变化,农村养老问题凸显。弘扬传统孝道规范中的道德精华,对于有效应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而养老问题首当其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也是社会的难题。百善孝为先,中国人将孝道作为社会伦理规范的核心,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就我国传统孝道文化对农村家庭养老作用的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在继承先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汉代皇帝扮演了重要角色,将“以孝治天下”定为基本国策,朝廷将《孝经》列为儒家经典,命天下诵读,因而《孝经》起到了指导尊老养老的重要作用。除了学校教育,政府还重视社会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全体成员灌输尊老养老思想。举孝廉从选官的角度为全社会制定了敬老尊贤的行为准则,成为鼓励人们尊老养老的强大精神武器。把尊老教育与法律尊老相结合,运用礼法对不养老、侮老、弃老者予以严惩。尊老养老教育对于家庭和睦与家庭保障、培养“尊老”风尚、保障社会和谐安定等等,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将道德教育置于绝对支配地位的弊端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