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迪 《文教资料》2008,(20):70-7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采用的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目录的典范,我国古籍的分类大多沿用此法,而这种分类法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本文试图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分类作一个粗略的研究,以求能找到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古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典籍分类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末民初 ,中国典籍分类法突破“四部”分类框架后 ,逐渐形成了“新旧并行”局面 ,并随着杜威十进法的引入 ,转向西方近代图书分类法。由于典籍分类与知识系统之分类密切相关 ,故典籍分类之演变 ,不仅仅是改变典籍分类法之简单问题 ,而且是中国传统知识系统向西方近代知识系统转变之重大问题 ,是中国知识系统在晚清时期重建之重要体现。所以 ,以杜威十进分类法替代四部分类法之过程 ,既是将四部分类体系下之典籍拆散 ,归并到十进分类体系的各种学科门类中之过程 ,也是将“四部”知识系统整合到西方近代知识系统中的过程。正是在典籍分类法之此消彼长的演进过程中 ,“四部之学”逐渐被分解、消融、整合到以学科为骨干的近代新知识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3.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管理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典籍分类法的主流,古籍规范化的管理给我们后人阅读书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研究唐朝前的图书分类的继承发展定型以及对后朝的图书分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时代学术的盛衰。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图书分类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古籍文献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图书分类史、图书分类法的比较分析,阐述了我国图书分类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图书分类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因此,图书分类法基本结构的划分必须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以科学分类为依据,以专门研究科学分类的理论为依据,而不能单凭领袖的两句话就作为图书分类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图书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编制的类分图书的依据。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分类法,解放后所编制的图书分类法注意到了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统一,力求能反映所有发展中的学科内容。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被人们所公认的标准的分类法,因此,给馆际互借、图书情报检索网络化等带来了困难,图书分类时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可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法是中国古籍目录分类法的结晶。它博采众家,择善而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图书分类法的集大成者。但在分类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类目义界不明”就是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总目》在以下类目之间存在义界不明的现象:经部乐类与子部艺术类之间,史部杂史类、子部杂家杂说类与子部小说家类之间,杂史类与别史类、纪事本末类之间,杂家类杂品与谱录类器物之间。  相似文献   

8.
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笔者与笔者所在的古籍普查小组对宁夏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进行普查.馆藏善本共计222种.普查中发现,此前本馆对某些善本的版本断代存在问题,善本与普通本有待重新厘清.宁夏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尚未充分利用起来,保护措施也不合有关要求.宁夏大学图书馆馆藏省非堂刻本<满洲四礼集>系北谷氏父子三人共同编撰,卷数当是五卷,其编次缀合有误,<满洲四礼集总序>当上调至<满洲祭祀总序>之前,刊刻是书是为了保存满洲旧制,但婚嫁丧葬、家祠祭祀仪节多有汉制在其中,虽非本意,但有违初衷.  相似文献   

9.
进行科学的图书分类工作,首先要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确定一个适合本馆所用的图书分类法。中学图书馆由于藏书都不多,因此必须选择既简单而又使用方便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经过修订已经由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分类法是一部新型分类法,是为适应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解决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的需要而编辑的。这部分类法比较简略,使用也比较方便,而且和我国大型图书馆使用的中国图书分类法在分类体系和编制结  相似文献   

10.
云南彝文古籍同川、黔、桂三省(区)彝文古籍,其载体、体裁样式及内容而言,涵盖面较广,其内容涉及彝族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在现代化语境下,无法很好地完成彝文古籍的抢救与整理、保护与传承、利用与开发.因此,云南彝文古籍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很有必要,并就此提出合理、可行的云南彝文古籍数据库共建共享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云南彝文古籍资源共享,也对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