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就是香港     
这就是香港●王一桃(香港)把我从华夏版图上强行拆散!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我期盼着祖国母亲的呼唤!风霜雪雨,酷暑严寒,我深深知道,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挺直了腰杆,我这只在风浪中颠簸摇晃的帆船,才能拨正航向,顺利返航!“香港的主权不容谈判,香港永远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香港印象     
香港印象卓新平我初次到港,是1987年从欧陆回国探亲。作为一个人文学者,我更注意和关心香港人的心态和精神境界。此后多次到港参加国际会议或途经香港,我多抽时间观察香港社会,与各界人士交谈、沟通。这一体验使我这位来往香港的匆匆过客亦留下了一些难以磨灭的印...  相似文献   

3.
多多沙龙     
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我叫余橹,去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现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很高兴能在“多多沙龙”栏目中认识你们。大家都知道,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归我们祖国的怀抱了,这将是一个万众瞩目,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一届“多多沙龙”中,我将带大家到香港走一圈,去领略一番这颗“东方明珠”的璀光华,看一看这个“万象之都”的迷人风光。希望能约朋友们带来一些情趣,也对香港增加一些感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吴启迪(同济大学教授,留学瑞士):2月20日,我率团在香港出席“第七届教育及职业博览会”之际,意外听到邓小平同志溘然长辞的噩耗,顿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我为祖国失去这样一位世纪伟人感到无比痛惜,特别是在这香港“九七”回归的前夕。小平...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7~13日,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委托,我带领北京市十佳辅导员团队到香港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这是我第三次到香港了。前两次到香港时,我虽与香港的高校有些接触,但唯独这次对香港高校了解得更深入、更充分。一周的培训时间并不  相似文献   

6.
我的香港印象●张浩音︵留学美国︶大约小学三四年级的光景,我的一个同学家里来了个“香港阿叔”。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香港阿叔”留着长长的头发、穿着喇叭裤,很是时髦。我们都羡慕那个同学,包括他不肯拿出来的“阿叔”从香港带来的玩具。这是我对香...  相似文献   

7.
我很幸运,大学毕业后,正准备回烟台家乡找工作,却正赶上香港特区政府推行“输港优才计划”,要从内地招20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赴港工作。一时应聘者趋之若鹜。由于我所学专业是商业管理,加之形象、气质都不错,一位香港公司主管在初试中对我表示满意,但能否到那座国际都市就职,还要过一个决定性的面试关。  这家香港食品公司的面试地点,设在京城一家星级酒店内。第二天,我装扮一新,按约定找到603房间敲门进去后,看见3名男子正靠在沙发上聊天。“请问这是香港×××公司招聘办公室吗?”我问。“你搞错了,这不是公司招…  相似文献   

8.
侯守生 《师道》2004,(3):12-12
去年11月,我到香港探亲。一天下午,在港岛上环一所稍有名气的小学读五年级的侄孙女,从学校带回家庭作业,要我指导。我一看题目,《香港的昨天和今天》,我惊疑了,如此大的题目,小学生能完成吗?我在内地教了四十多年的语,觉得这种题目应该是大学本科生做的,香港老师竞叫小学生来做?  相似文献   

9.
香港杂思     
前些天,电视新闻上报道一则消息,香港各界开座谈会,畅谈如何迎接香港回归。因为这是香港被英国强占为“大不列颠海外属地”的最后一年了。香港的殖民地命运就要结束,香港上空将要飘扬起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这使我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0.
聆听香港     
我站在高原之巅,虔诚地面对着遥运的南方:那里有我一个纯真的梦源;那里有我心中神秘的殿堂;那里有颗闪光的东方之珠——香港。分少次俯着聆听,一种缘自大地的声音在我耳畔涌……它如同巨浪冲开我沉闷的心扉:“归来吧,香港!”带着一代人纯真的心,我聆听香港,耳边传来的是有关它名字的古老传说:有一条小溪流入大海,海上过往船只常在这里汲水。后来人们发现这里的泉水清香甘甜,便将小溪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的港口就称为香港。我常幻想自己变为一滴至清至纯的小水滴。无声无息地落在香江的“摇篮”中。然后顺流而下,新眼目睹香港…  相似文献   

11.
论文化沙漠     
我在西安的时候,有一个混了很久的唱片店,老板应该是西安最“厉害”的老板,不用加之一,搞过乐队,认识左小许巍张楚,在唐朝混过,个人收藏万余张,给我长了很多见识,但他常常嗟叹:“唉,这西安,简直就是一个文化沙漠,我这打口店就是这土王国里的一抹绿洲啊。你赶快到香港去吧。”  相似文献   

12.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我应香港同行的邀请赴港进行艺术交流。其间,我在香港画了一幅邓小平画像,并体验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点滴恩情     
何钧 《家庭教育》2009,(5):39-39
“装备自己,迎接挑战。”这是一句眼下流行于香港青年人中的警句,道出了现在的“装备”对于日后“挑战”的重要性。对于这句话,我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相似文献   

14.
季湘 《天津教育》2014,(23):72-73
有这样一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赴港交流的一年中,一位香港资深校长曾经对我说:“大陆的课堂教学很有功力,教研活动也开展得很好!不过,你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懂情感没有梦想!”这句褒贬参半的评价刺痛着我,但同时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满怀着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令人瞩目大事件的无比兴奋心情,我饶有兴致地阅读了《话说香港》这本书,获益匪浅,感慨万千,特别是阅读了其中“迷人的维多利亚港”一节与欣赏了“维多利亚港”的照片,更使我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6.
我爱香港     
我爱香港志鹏英国人“爱香港”,不仅政治家们把它视为珍宝,即使普通百姓也以香港的繁荣和给英国带来的丰厚利益为自豪。自然,“港督”也成为一个“宝座”。留英时,多次与英国朋友谈到香港,朋友们常问:中国已经那么大了,为什么一定要收回这小小的香港呢?回答:东西...  相似文献   

17.
魅力香港     
在我脑海里,从来没有一座城市形象是不固定的,香港除外,有关香港的一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当我有幸踏上香港土地的时候,一个词毫不犹豫地蹦进了我的脑子——繁华。高耸入云的大楼,川流不息的车辆,穿梭不停的人群,应接不暇的商店,富丽堂皇的装饰,熠熠生辉的珠宝,让身处其间的我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曾是英国殖民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是我国神圣的领土,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1997年7月1日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人民都在关心,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本文就香港与不平等条约、香港与英国殖民统治、香港与世界贸易金融中心、香港与恢复行使主权等,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9.
说明;《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大事记(1949、10-1995、12》在《香港文学》连载后,曾得到不少作家、学者的鼓励,他们建议我将这一工作继续做下去,因而便有了 1996-1997的补编。由于此稿在武汉编成,不少村料来不及去港核实和补充,欢迎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李建辉 《师道》2008,(10):57-59
一个城市的面貌,一个社会的精神,标志着一种文化的高度。香港为什么如此干净?香港市民为什么如此高素质?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走进了香港啬色园主办的可风中学。经过一天的学习,我终于找到这些问题答案:香港“殖民地”的干净整洁,是因为香港市民普遍具有自由平等的文化素质;而这种文化素质,缘自香港先进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能如此富有成效,就是因为有一些像可风这样的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